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诗与较真 | 作者 : 乔贝

       读书时,几个文艺少年聚在一起写诗,有人写了首《无题》,就有人高深莫测地说:“知道《无题》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乱写。”自己本也懵懵懂懂,却随声附和。

写《无题》诗最多的当属李商隐了,最有名的是这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我一直是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的,而且是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那种:两人难得一见,旋即相别,执手相看泪眼,东风无力,百花也残。离愁别绪笼罩下,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此天涯海角,云烟万里,是终生终世的相思。

如春蚕,作茧自缚,满腹情思,绵延不绝,直至身亡;如蜡炬,寸心自煎,终于成灰。一个晨起揽镜自照,惊见鬓边银丝,方知相思催人老;一个夜起望月,吟诗寄托情怀,不觉夜凉如水。

岁月荏苒,音信隔阻,你到底生活得怎样?只能寄希望于青鸟前去探看。忠诚,凄婉,绝望,让首《无题》诗有了种悲剧的美。

直到读周振甫的《诗词例话》,才知自己犯了个美丽的错误。

纪晓岚对这首诗的批示是“此亦感遇之作”,那么李商隐到底因何遇而何感呢?

原来这首诗是《无题四首》之一,另两首是: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最后一首是: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辗转到五更,梁间燕子空长叹。

这四首《无题》诗的用意,在第四首里点明了:贵族的溧阳公主十四岁就出嫁了,而东家女因没有地位,已成老女还嫁不出去。这是在感叹自己像东家老女一样,在仕途上不得志。那么前一首的“相见难”、“百花残”、“鬓云残”、“一寸灰”都是指老女说的,托青鸟探看,为的也是出仕,蓬山正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当然,李商隐的出仕是想建功立业,所以春蚕到死,蜡炬成灰,都是比喻自己不达目的死不甘心。“来是空言去绝踪”,那些说过提拔他的人也只给他留下梦想而已,让这个一直只能做小官吏、幕僚的他感慨良多。

原来,李商隐的《无题》还是古代文人梦想的入第出仕,建功立业,与爱情无关,更不涉相思。缠绵悱恻只是包装,就像“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张籍婉拒李师道的征邀,与妇人的忠贞守节毫不相关一样。

在读诗方面,汪曾祺有篇小文,非常简短,抄录如下:

苏东坡《惠崇小景》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名句,但当时就有人说:“鸭先知,鹅不能先知耶?”这是抬杠。

林和靖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千古名句。宋代就有人问苏东坡,这两句写桃、杏亦可,为什么就一定写的是梅花?东坡笑曰:“此写桃杏亦可,但恐桃杏不敢当耳!”

有人对“红杏枝头春意闹”有意见,说:“杏花本来没有声音,‘闹’什么?”“满宫明月梨花白”,有人说:“梨花本来是白的,说它干什么?”

跟这样的人没法谈诗。

如何读诗,当时的诗人就已经互相掐架了。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所举,更加好玩:“唐诗绝句,今本多误字,试举一二。如杜牧之《江南春》云‘十里莺啼绿映红’,今本误作‘千里’。若依俗本,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若你知道这出自明代三大才子杨慎的《升庵诗话》,一定会大跌眼镜吧?他那首有名的《临江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非成败,荣辱兴衰,尽在其中。

杨慎执着于“千里”不切实际,实际上诗人所写不是眼前所见之景,而整个江南春色。至于“鸭先知”,本就是一首题画诗,画是鸭而非鹅。

让诗意顿消的办法,大概就是求真、求实和索隐。拿诗当史来读,该是诗人的悲哀。

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有些人读诗“其尤酸迂不通者,既于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杜诗‘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遂据以为唐时酒价。崔国辅诗‘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大钱’。就杜陵估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其出处者,其可笑类如此。”诗里的酒,有时夸富,有时示贫,怎可当真?又想到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深夜中忍不住笑了起来。

《诗·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你想念我,我可拎起下裳涉过溱水来找你。是说思念之诚,之炽,并不是说溱水可以随便渡过去。

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中说了段话,大意是写史好比将米炊而为饭,但不变米形;写诗则已将米酿而为酒,形质尽变。如此,我们读诗的感觉,就是品酒的感觉,是微醺还是大醉,要看自身的酒力,更要看对诗的感觉——对,自己的感觉,不是诗论、诗话所能解决的。若一定要掌握了什么高深的理论再来读诗,就相当于学会了想象再去想象,习得了恋爱才开始恋爱。也像擦了厚厚的脂粉出来见客的风尘女子,再无纯真之心了吧。


作者简介:乔贝,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赤峰市作家协会理事,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在《百柳》《辽河》《思维与智慧》《短小说》《百花园》《做人与处世》《演讲与口才》《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红十字报》《广州青年报》等百余家刊物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首)。其中《你以温柔的手臂挽着中国》获得《淮风》诗刊“征文”一等奖;《发光的沉默》被香港金陵书社出版公司翻译成英文收入“诗人诗历”。散文《老钟》被选入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幼儿师资培训项目”的《语文》教材中。出版有散文集《生命经典》《记忆里的炊烟》和诗集《诗情浩荡》。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最深情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千古流传 被后世广为传颂
古诗词赏读三十二 李商隐《无题》一
无题·李商隐|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唐朝为何多李姓诗人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54页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全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