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年后,才发现王朔发小叶京为什么看不上冯小刚

“干嘛不直接叫冯小刚啊?”

王朔看了发小叶京指导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指着里面冯裤子这个角色,说了这样一句话。

叶京,王朔的发小,是和王朔在一个部队大院长大的。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叶京特意增加了冯裤子的刻画,长相丑陋、性格猥琐、欺软怕硬,又爱哭、爱占小便宜,为了达到目的有些不择手段,最后做了导演。

惟妙惟肖,并且还特意找了一个和冯小刚相像的演员,就是为了恶心冯小刚的。

记者问叶京导演,怕不怕冯小刚生气,叶京说,这有什么好气的,冯小刚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1

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电影世家出身,一部《霸王别姬》足以名垂中国电影史;

张艺谋,虽然大器晚成,但也是电影学院科班出身;

姜文,演而优则导。

唯独冯小刚草根出身,野路子出道。

姜文清高,但是他可以卑微到尘埃里。

对于他来说,他只有他自己,别的什么都没有。

在冯小刚的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中提到,父母在他很小时就离婚了,他和姐姐跟着妈妈过。

他妈妈是印刷厂的保健医生,但身体不是很好,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冯小刚一直到现在,都宣称自己最爱吃开水泡饭就剩菜,那是小时候太贫寒落下的重口味。

但冯小刚坚信自己会成功,因为他妈妈告诉他:“孩子,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妈妈的这些话对冯小刚的影响或许很大,但是什么是所谓的出息,到底是个什么样?

那个时候的冯小刚应该还很模糊。

不过,那种底层苦孩子的日子,他却是深有体会的。

冯小刚高中毕业后,进入部队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

退伍后,冯小刚到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做工会文体干事。

正是这个时候,他结识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郑晓龙——就是《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金婚》的导演和总制片人。

1988年,36岁的郑晓龙,在北京市广电局下面的电视艺术中心负责生产的副主任。

主抓生产,像冯小刚、赵宝刚等人进入中心,都要经过郑晓龙的同意。

刚进入中心的时候,冯小刚是美工、赵宝刚是负责道具。

郑晓龙出生于总后大院,是冯小刚羡慕的大院子弟。

冯小刚每天都谦虚的、恭敬的,整天跟在郑晓龙后面跑。

他通过郑小龙认识了人生的第二个贵人——王朔。

从此,他开始了为王朔鞍前马后的生涯。

“朔爷”长“朔爷”短的,也成了当时冯小刚的口头禅。

2

当时,在郑晓龙的策划和统筹下的《渴望》大火之后,北京电视台就想让郑晓龙再拍摄一部。

《渴望》让全国人掏心掏肺的大哭了。

而郑晓龙想让劳苦大众开怀的笑一次,他想拍喜剧。

于是郑晓龙把善于做喜剧的王朔,马未都等人找来。

郑晓龙先给这个片子定了调:写喜剧,反映社会生活。

但是那会不像现在,可以随便的调侃。

那个时候政治风波刚刚结束,不能拿工农兵、老干部调侃。

想来想去,大家合计一番,决定就拿自己最熟悉的文字工作者开涮得了。

就这样名字就叫《编辑部的故事》。

郑晓龙把几位编剧请到了北京的友谊宾馆住着。

当时的友谊宾馆180元一天,24小时热水,每天好饭好菜供着。

这么非常奢华的条件,郑晓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赶紧出活。

可是大家都是第一次创作这样的喜剧,各位编剧写出来的剧本千奇百怪。

风格太不统一,五花八门,有写的一股山西味,还有写的和相声一个感觉。

只有王朔写出的2集,比较合郑晓龙的心意。

于是郑晓龙将《编辑部的故事》的风格定位是王朔风。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自告奋勇和郑晓龙说,自己也要加入编剧团队。

这个人就是在艺术中心做美工的冯小刚。

几天之后,冯小刚有模有样地拿了一集的剧本给郑晓龙看。

郑晓龙一看,这个剧本从口气到结构再到风格是最像王朔的了。

于是,两天之后,冯小刚就被召唤到了友谊宾馆。

在那里他看见了郑晓龙、国家一级编剧朱晓平、首届金盾文学奖获得者魏人(原名魏东生)……在场一共六个人,除了冯小刚,全是文坛大腕。

几个月之后,当大家把剧本都写好了之后。

正好赶上北京艺术中心搬家,创作好的剧本莫名其妙的丢失了。

马未都、葛小刚、魏人等参与的编剧都有其他工作要忙,不愿意从头再来。

郑晓龙就让王朔把剧本重新统筹出来。

但“时间紧任务重”,单靠他一人也不行啊!

没想到,冯小刚说:“我能背,我重新写一遍就行。”

没多久,冯小刚真的重新写了,交出了剧本。

连郑晓龙都说:“冯小刚跟着王朔写剧本,他写的和王朔写的,我根本就分不出来,他模仿王朔太到位了,遣词用句甚至是标点,都有王朔的精髓。”

冯小刚从美工摇身一变,成了编剧。

最终,俩人合力写完了剧本,风格也很统一。

冯小刚完成了9集,王朔完成了13集。

而冯小刚写的剧本和之前丢失的剧本,几乎是一模一样。

后来,冯小刚和郑晓龙提出来,他写的剧本同时署上王朔的名,而王朔的剧本也是署上他的名。

郑晓龙和王朔一说,王朔说没问题。

所以,电视剧里面有22集是王朔和冯小刚联合署名的。

这个时候就看出来冯小刚的心思了。

而后,丢失的剧本又被冯小刚神奇地找到了。

到底是怎么丢的,又是怎么能找到的,这个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知道吧。

这一下子让冯小刚完成了从美工到编剧的转型。

直接改变了冯小刚的命运,才有了后来了“冯氏喜剧”。

3

时隔多年,郑晓龙对冯小刚的评价,就是模仿王朔,王朔的语言是冯小刚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王朔对冯小刚的评价,更为一针见血,他会利用身边所有比他聪明的人。

叶京曾经说过,冯小刚如果听到别人说了什么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

虽然抱上了王朔的大腿,进入了大院子弟这个交际圈 ,但是毕竟圈子不同,强融不易。

王朔的发小叶京,就顶瞧不上冯小刚。

“不过冯小刚确实没什么文化知识,经常白字连篇,记得有一次,我跟他在车上,他看到一本杂志把徐帆作了封面,打长途给她念,说:“帆子,这里面说你青春青丽”。我就在旁边纠正,那是靓丽。”

不仅仅是因为冯小刚原本不是大院子弟这个圈子的人,而是他的处事方式,过于功利。

冯小刚总是利用别人来办自己的事,更重要的是,冯小刚的确坑过叶京。

叶京写出他的第一个剧本《梦开始的地方》后,很多导演都想做这部戏,包括姜文和赵宝刚,冯小刚也特想拍这剧本。

按王朔的话是:这人有好事从来不落空,他生怕你的事跟别人合作,没跟他合作。

于是,冯小刚以能给叶京搞到拍摄资金作为交换条件,拉着叶京陪他宣传《甲方乙方》,并且表示路上还能跟他一起探讨剧本。

后来叶京发现他妈的冯小刚最大的动机是想拉着他一路打扑克,因为当时他们三缺一,那段时间冯小刚天天沉迷于打扑克。

一路上,冯小刚对《梦开始的地方》剧本的事只字未提。

宣传回来后,由于冯小刚跟投资人开黑价,把投资直接谈崩了,并且连声招呼都没打,就没信儿了。

这事换成谁,谁不生气呢。

叶京在《甲方乙方》

拍摄《甲方乙方》的时候,投资只有340万,叶京给冯小刚调来一个坦克连。

让他免费使用。

但是拍完《甲方乙方》之后,王朔和冯小刚就掰了。

这个电影是根据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的,剧本的原始名是《比火还热的心》。

《甲方乙方》剧照

当时,电影上映的时候,原著里面,把王朔的名字去掉了。

1997年12月24日,这部电影上映,最后以3000万元的成绩夺得票房冠军,确立了“贺岁档”的概念。

后来,冯小刚托自己的制片主任陆国强,给王朔送去了5万块钱,权当版权费、精神赔偿费之类的吧。

结果被王朔,直接扔出来了。

叶京曾经问过王朔,早干吗,知道他是那样的人,还和他混在一起。

王朔来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有记者问过冯小刚,怎么评价王朔。

冯小刚说,抬头望见北斗星。

看看这个人家这马屁拍的。

此时,冯小刚从一名美工,蜕变成一流导演,进入到王中军的视野。

王中军

1994年,在美国留学回来的王中军怀揣着靠送外卖辛苦攒下的十万美金和一腔创业理想,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

开始做美食小册子美食小册子,类似“吃在北京”,刊登一些餐厅广告,每个月一本,直邮给各国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

1997年底,王中军在地铁里被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的海报吸引,买票进影院看,观众笑得特别开心,“从这一天起我们开始做影视的投资”。

1998年,华谊兄弟的影视部成立了,就三个人,包括王中磊在内。

当时投资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英达的《心理诊所》。

电视剧开机发布会的时候,英达请了冯小刚两口子做嘉宾。

这是王中军、王中磊第一次见到冯小刚。

王中军和王中磊

《心理诊所》为王中军净赚400多万元,收益率达90%以上。

这让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尝到了甜头。

华谊兄弟投资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姜文的《鬼子来了》,正式涉足影视圈。

几乎在同一时间,华谊兄弟还投资了陈凯歌的《荆柯刺秦王》以及冯小刚的《没完没了》。

一部被禁,一部“扑街”,只有《没完没了》赚钱,收获票房3300万元。

“正是冯小刚这部片子,让我看到了希望。原来电影并不是都赔钱,也有的是可以赚钱的”,王中军说,

感慨万千的王中军和冯小刚最终在赚钱上达成一致。

于是,冯小刚想要拍摄《一声叹息》。

《一声叹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狼狈不堪的日子》,而且是两个人一起做的编剧。

没有王朔点头,冯小刚不敢动剧本。

但是此时,冯小刚又想抱着王中军、王中磊的大腿,又不敢得罪王朔。

王朔在《锵锵三人行》中说过,媚上必能欺下。

冯小刚哭着说:朔爷为什么那么不给我面子啊?人那么大老板掏钱买朔爷的剧本眼睛都不眨啊。王老板很大度,人家把给你的税钱都背了。

结果王朔不冷不热回了一句:哎,人那么大老板也不缺这几万块钱。

当时搞得冯小刚很下不来台。

王朔最看不惯的,媚上欺下的人。

这样的行为也被称为:专业耍流氓。

但是冯小刚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取决于取悦别人的程度。

电影圈里有两类人先天就占了优势,一类是原本父母就在这个行业里遥遥领先了,他们从小到大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们可以只花3分的力就得到10分的效果;还有一类是当官人的孩子,虽然他们跟这个行业不搭,也是后进入的,但是父母的影响力就填补了很多他们才情上的不足。

在他眼里自己和张艺谋,都是属于自己“砍杀”出来的,没有太多的人帮你,你也指不上。

《一声叹息》内部放映,冯小刚请叶京和王朔去北影看。

看完后,王朔说,“挺好的,挺好的”。

可是,后来王朔却在车上对叶京说,所有中国电影的缺点都被这个电影吸收了。

该片曾经获得埃及某电影节的奖项,有记者问过王朔的意见,王朔说:“在我的印象中,埃及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企业奖。”

面对王朔的评价,冯小刚的表现是一边哭诉一边撒娇地说,王老师不能够这样对我啊。

冯小刚非常在意王朔对他的评价。

越来越有名气的冯小刚,曾经问过叶京,“如果我和王朔出去,哪个更受老百姓欢迎”,他心里也想超过王朔。

4

离开了王朔,冯小刚加搭上了华谊兄弟。

2000年到2004年,华谊兄弟迅猛发展。

此时的三人,全都摩拳擦掌,想要干出一番事业,而未来中国最大的影视公司,也就是在此时,渐渐展露头角。

2004年左右的时候,冯小刚拍完《手机》后,与华谊兄弟的合同期满了。

于是就想到单飞。

他就拉着张国立,一起成立了太合民众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两兄弟联手注资500万,双方各持50%的股份。

一个能搞定电影市场,一个雄踞电视剧圈,张国立任总经理,冯小刚做导演,简直是完美拍档。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年后,华谊兄弟找到冯小刚,冯小刚又再次回到了华谊,把张国立给抛下了。

为了能绑定住冯小刚,华谊给了冯小刚400万现金+3%公司股权的条件。

从此,华谊和冯小刚成了利益共同体。

与此同时,华谊用股权绑定了,张纪中,李冰冰,黄晓明,任泉等一众明星名导。

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的华谊兄弟,是“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

华谊兄弟上市,拿着华谊3%股权的冯小刚直接套现了2个亿。

徐帆还淡淡地向张国立抱怨道:“光纳税就纳了4000多万!”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华谊兄弟可谓是风光无限。

冯小刚让张国立落单后心里一直过意不去,于是为了表达歉意。

2013年,冯小刚牵线搭桥让华谊以2.52亿的价格收购了张国立公司70%的股权。

但是这钱不是白给的,有业绩要求的,要签一份对赌协议。

冯小刚开玩笑:国立,你以后要好好在华谊这个大户人家做好小媳妇,尽好自己的妇道呀!

为了完成对赌协议,张国立曾多次表示:“签了对赌被带着拍了很多烂片很后悔,66岁了还经常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有一次录综艺甚至一天干了18个小时。”

5

2004年上映的《天下无贼》,收获票房1.2亿元;

2006年上映的《夜宴》,收获票房1.3亿元;

2007年上映的《集结号》,收获票房2.1亿元;

2008年上映的《非诚勿扰》,收获票房2.51亿元;

2010年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和《非诚勿扰2》,

共收获票房11.06亿元……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的合作共创造了20多亿元的票房收入,这些成绩不仅让冯小刚稳坐内陆电影贺岁档头把交椅。

还令华谊兄弟一跃成为内陆影视圈的龙头老大,赚得盆满钵满。

多年以后,王中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华谊兄弟的江山,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2015年,华谊兄弟出资10.5亿元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70%股权时,外界就曾有过争议。

当时,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过几个月,总资产仅1.36 万元、净资产-0.55 万元,最值钱的就是冯小刚这个IP。

但是这也是一份对赌协议。

冯小刚为此背下5年的业绩承诺。

2016年-2020年,以2016年实现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为基础,此后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长15%。

即2016-2020年每年税后净利润分别为1亿元、1.15亿元、1.32亿元、1.52亿元和1.75亿元。

5年累计税后净利润不低于6.74亿元,每年完成不足的部分,由冯小刚补足。

作为当时中国最赚钱的电影导演,这点业绩要求,没有人会觉得冯小刚能输。

华谊兄弟更表现出了对兄弟的充分信任,巨额收购资金一次性全额支付。

6

冯小刚不止一次在媒体面前,表现过,自己很牛。

2010年,在《唐山大地震》的发布会上,满脸白癜风的冯小刚大放厥词,“拍什么都有票房,没办法谁超过的我,你给我找出来?”

末了,还补充了一句,“我特别孤独求败!”

这话说完,不到2年的时间,就被打脸了,而且打得很狠。

2012年12月,演员徐峥执导的处女作投资不到3000万的电影《泰囧》,冯小刚的《1942》,陆川的《王的盛宴》,成龙的《十二生肖》等各路大片夹击下,突出重围成为了当年贺岁档的“黑马”。

收获了12.67亿的票房,打破多项纪录,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10亿的电影。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演员徐峥一部电影的票房,相当于导演冯小刚过去拍摄5部电影的总票房。

这一年,徐峥40岁,冯小刚54岁,吴京才38岁,而贾玲才30岁。

标志着内陆电影开始进入10亿的时代。

2013年,冯小刚为了给华谊兄弟赚钱,拍摄了《私人订制》,被嘲笑是炒《甲方乙方》的冷饭。

尽管有葛优,宋丹丹,范伟,李成儒这样的老戏骨,还有白百合,李小璐,郑恺这样的新生代,但是票房仅为7亿

恶评如潮的同时,冯小刚被指黔驴技穷

2016年和2017年的《我不是潘金莲》,《芳华》两部电影票房,让东阳美拉踩着线完成了这两年的业绩承诺。

要知道,2016年的票房冠军是周星驰的《美人鱼》33.89亿元。

冯小刚,再也创造不了票房奇迹了。

2018年,冯小刚推出电影《只有芸知道》,却只拿到了1.6亿票房,成为电影界的一个笑话。而同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突破30亿,创造了内陆电影票房的奇迹。

从不被资本绑架,就是硬挺挺的站着也要把钱赚了的姜文,曾经和冯小刚说过,“ 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也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 ,很新鲜的葡萄, 甚至还挂着霜。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姜文的电影从不植入广告,他说,做电影就像请观众吃饭,你给人家吃点好的,人家会记着你的。

事实上,观众不傻,知道谁是糊弄他们,谁是真诚的。

但是冯小刚和姜文不一样。

他坚定的认为,“垃圾观众造成垃圾电影”,和导演无关。

郑晓龙曾经说过,希望冯小刚能有更好的文化修养走得更远。

但是,冯小刚的更关注的是如何快速赚钱。

随后一年的1.32亿元业绩,冯小刚将希望寄托在了已有强大观众基础的《手机2》身上。

未曾想,电影已杀青,却横生枝节。

随着“阴阳合同”的曝光,电影短期内已没有上映的可能。

税务局已经开始介入调查。

华谊兄弟股价一度跌停,市值蒸发近50亿,创三年来股价新低。

2018年,因低于业绩承诺1.32亿元,冯小刚就赔付了华谊兄弟6700万元。

但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冯小刚作为中国内陆“贺岁片之父”,没有一部电影上映,仅有560万净利润,创下公司成立以来以来的新低,远低于业绩承诺。

冯小刚已经向华谊支付2.35亿业绩补偿,对赌宣告失败。

同样签了对赌协议的张国立,日子也过得非常苦。

在两年时间内,参加了4部综艺,导演了1部话剧,2部电视剧,3部电影。

66岁的张国立凌晨4点半在网络上发表了说说:收工,记不清是第几个大夜班了!

现在的电影受众是,“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一代。

《哪吒》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异军突起。

《我不是药神》和《流浪地球》紧随其后。

万达影视,欢喜传媒,开心麻花、大碗娱乐等新兴实力开始逐鹿中原。

随着冯小刚的落败,华谊从2016年开始,也一直在走下坡路。

曾经傲视国产电影市场的华谊兄弟,被甩在了后面。

股价跌到地板上,公司又债台高筑华谊兄弟面临摘牌的风险,王中军卖收藏品,卖豪宅,他心酸的表示,“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卖。”

毫无疑问,属于华谊兄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属于冯小刚的时代也过去了。

“1997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它”,这是电影《甲方乙方》最后的台词。

24年前,那时的冯小刚和他的电影,确实让人怀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小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朋友们竟然这样评价!
对赌协议失败赔6700万,新片口碑扑街,冯小刚终于不刚了
叶京:冯小刚完全是靠王朔托起来
为什么冯小刚,会有冯裤子的称号?
1997年的冯小刚,我们很怀念
妖系冯小刚,和他的电影“芳华”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