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疯子”章太炎
“疯子”章太炎



文辞训故,集清儒之大成;内典玄言,阐晋康(唐)之遗绪;博综兼擅,实命世之大儒。

——黄侃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鲁迅

「疯子」章太炎

章太炎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不仅国学深厚,脾气也异常古怪,与其得意弟子黄侃同气相投,在圈内留下许多谈资。论学问名气,章太炎当年与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难分轩轾。事实上当年清华校长曹云祥在征求胡适意见时,胡适最初推荐的三个导师人选,便是梁启超、王国维和章太炎。三人可谓比肩而立,难分伯仲。本来章太炎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上清华国学院的导师,可最终章太炎以他与梁启超个性不合为由,谢绝了。章太炎的特立独行的个性在这件事上再次暴露无遗。这样,清华的大门对章太炎便从此关上了,清华也因此少了一位国学大师。从严格意义上说,章太炎并没有正式担任过大学的教授,但他一直做着大学教授都难以胜任的教学工作,他的一生远比一般书斋里的教授更为精彩。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一八六九年出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炳麟。又因私淑顾炎武,以炎武名绛,而易名绛,字太炎。曾祖为余杭巨富,祖父是乡村医生。父亲曾官至河南按察使,后任杭州诂经精舍监院多年。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章太炎幼承家学,从外祖父、父兄治经书和文字音韵之学。从诂经精舍肄业后,师从朴学大师俞樾,学业精进。章太炎虽埋首书经,饱读诗书,却并不是个书呆子,很早就显露出极高的治学天赋。章的得意高足黄侃曾著文说:“先生生而徇敏,幼读《东华录》,愤异族之君中国,即立志不仕进。年十七八,从德清俞君受经学,又尝从仁和谭仲修游,文采斐然,有所述作。治《左传》,为《春秋左传读》数十万言,始显名于世。”(黄侃《太炎先生行事记》)

一***五年,章太炎加入康有为所办的上海强学会。一***六年年底,应梁启超之邀,任时务报撰述,与谭嗣同等人相识,受梁、谭等人影响,思想渐趋革命。一***七年六月,章太炎在杭州发起成立兴浙会。一***八年十二月,因支持维新变法,遭到清廷通缉,逃往日本占领下的台湾,次年转赴日本,八月回国。

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友情便始于这一时期。当时“任公方主办《清议报》于横滨,与孙总理过从颇密,渐醉心民族真理,得太炎书,乃函约赴日,谓将介见孙某同计议国是。太炎闻之甚喜,因有扶桑之行。太炎与孙总理订交即在此时”。(冯自由《记章太炎与余订交始末》)这里可以看出,章太炎赴日本并结识孙中山,都是梁启超从中安排的。

一九○○年,《訄书》出版。章氏在书中提倡复兴诸子之学以济儒家,反满,反列强,首倡光复之说,对当时的社会思潮影响深远。不久章氏又发表《正仇满论》,第一次对清廷及保皇主义进行公开批判。一九○二年,章因遭到苏抚恩铭通缉,再次东渡,思想更趋激进。“是年三月,于明崇祯帝主殉国忌日,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孙总理、梁任公均署名为赞成人。是为吾国留学界组织爱国团体之滥觞。”(冯自由《记章太炎与余订交始末》)因清室干预,孙中山及留学生数百人未能与会,后来在横滨补办仪式,席间,孙中山提议与会者各敬章太炎一杯酒,总七十余杯。于此可见孙中山和广大爱国志士对章的敬重及章当时的影响。

一九○二年五月,章太炎回国。一九○三年五月,为邹容《革命军》一书作序,称之为“义师先声”;六月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因文中有“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之语,引起清廷震怒,二事并发,与邹容一同被捕。章氏这两篇文章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人评价道:“尤以太炎《与康有为书》中‘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两语为奇警,论者谓不啻向五千年帝王历史中,猛投以爆弹也。”(景梅九《悲忆太炎师》)

事发后,清政府到爱国学社抓人,问谁是章炳麟,章太炎挺身而出说:“我是章炳麟,你们抓我好了。”章遂被捕。章在狱中做裁缝度日,但革命意志不减。当时邹容尚在逃,章在致邹容的信中大义凛然道:“吾已被清廷查拿七次,今第八次矣,志在流血,焉用逃为?”劝邹容不要逃。不久,邹容真的主动投案。结果,章太炎被判三年,邹容判了二年。邹遇害后,章特地在宅壁高处挂了一幅邹容的遗像,前面摆了一张几状横板,上设香炉,每月初一、十五必沐手敬香一次。

一九○六年阴历六月二十九日,章太炎出狱赴日,在欢迎会上,章慷慨陈词,表达自己志向:一、“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二、“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并表示要成革命大业,必须有精神病人的执着和勇气,“……大凡非常可怪的议论,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章氏一生行事古怪,常被人视为“疯子”,与他这种想法不无关系。

不久,章太炎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担任民报社长,继续鼓吹革命。章氏革命热情很高,但生活上极困顿。章流亡日本时,生活拮据,常食盐笃饭。盐笃饭,乃浙江方言,即桌上放一小盆盐,用筷子蘸着下饭。最困难时连这样的饭都吃不上,生活之艰苦可见一斑。

这一时期,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很多,许多人慕章氏大名,希望追随他学习国学,应广大留学生的要求,章氏决定创办国学讲习所,免费向留学生讲授国学。学员中以黄侃、钱玄同、朱希祖、马裕藻、鲁迅、周作人、沈兼士、沈尹默等人最为著名。对章氏创办国学讲习所的原因,其亲炙弟子黄侃这样解释:先生“文辞训故,集清儒之大成;内典玄言,阐晋康(唐)之遗绪;博综兼擅,实命世之大儒”。(黄侃《太炎先生行事记》)“其授人以国学也,以谓国不幸衰亡,学术不绝,民犹有所观感,庶几收硕果之效,有复阳之望。故勤勤恳恳,不惮其劳,弟子数百人。”(黄侃《太炎先生行事记》)

章氏讲学目的,不仅为弘扬国学,更是为了民族复兴。对此许寿裳也有同感:“先师章先生是革命大家,同时是国学大师,其阶位卓绝,非仅功济生民而已。前世纪之末……自先师以历史民族之义提倡光复,‘首正大义,截断众流’,百折不挠,九死无悔,而后士民感慕,翕然从风,其于民国,艰难缔造,实为元功。”(许寿裳《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有一天,在东京讲学时,章曾问余云岫:“新药中有入口即绝,略无宛转者乎?”(余云岫《余杭章师逝世三周年追忆》)表示了为革命必死的决心。

随着时间推移,章太炎在学界和思想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于右任发表文章,称:“章太炎,中国近代之大文豪,而亦革命家之巨子也。”辛亥革命胜利后,时任总理的孙中山特地遣使迎章太炎至南京总统府议事。

袁世凯窃取大总统宝座后,鉴于章在国内的影响,聘章为总统府高等顾问,同年任命章为东三省筹边使,试图笼络章太炎为其所用。宋教仁一案后,对袁世凯的幻想逐渐破灭,章认清了袁世凯的本质,起而反袁。“民国成立,袁氏初以东三省筹边使饵先生,既而罢职返燕都,隐窥袁氏抱帝制野心。一日,予谒先生于客寓,先生拟效方孝孺故事,执丧杖,穿麻衣,痛哭于国门,以哀共和之将亡,为同人所劝阻。然‘章疯子’之名,遂由此播露。”(景梅九《悲忆太炎师》)鲁迅曾高度评价章太炎的革命功绩:“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章氏反袁,自然为袁世凯所不容。一九一三年八月起,章事实上已经遭到袁世凯的软禁,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一九一四年二月,太炎乃往总统府向袁辞行,袁不见。则以袱被宿其门下。袁遂命戒严司令陆建章将太炎拘禁于一军事废校。……续移龙泉寺。”((汤国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

 被袁世凯囚禁后,章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在致夫人信中感慨道:“我死以后,中夏文化亦亡矣。”并在室内写满了“杀、杀、杀、杀、杀、杀、杀,疯、疯、疯、疯、疯、疯、疯”的对联,表达他的愤懑之情。

关于章太炎在北京被拘禁的情况,其弟子马叙伦的记叙最为可信:“太炎为袁世凯幽居于北京钱粮胡同时,以作书自遣。日有大书,尝书速死二篆,大可尺五六。悬之屏风,遂趣其长女以自缢。”(马叙伦《章太炎》)

章的被捕直接导致了其大女儿的自杀。“……其时去京省视老父,乃其洞烛袁世凯之阴谋,始知去京省父,已无意中落入袁之圈套。非但将致老父于死地,即自省亦陷入绝境。遂于八月间,自缢而死。”(汤国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

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软化章的态度。被囚禁北京时,章太炎对扮成服务人员的袁的特务宣布六条规则:“一、每日早晚必向我请安;二、见到我时须垂手鹄立;三、称我曰大人,自称曰奴仆;四、来客统称曰老爷;五、来客必须回明定夺,不得擅自拦阻,亦不得擅行引入;六、每逢朔望,必向我一跪三叩首。”

一向严谨的章太炎甚至还借吃元宵表达对袁世凯的切齿之恨,戏称道:“汤圆又称元宵,元宵者,袁消也。”一口将汤圆吃下,引得大家大笑。(邹立人《我的外公章太炎二三事》)

刚被囚禁时,章太炎非常担心为袁世凯所害。据其弟子马叙伦称,在北京钱粮胡同时,“……太炎惧为所毒,食必以银碗银箸银匙。”据说银可验毒。而且屋内也不生火,怕袁世凯用煤气毒死他,身上穿了几层厚厚的衣服。后来见袁世凯没有放他走的意思,章干脆绝食,一连三日拒不进食。任谁劝也不听,大家都为他的健康担心,却苦无良策。大家觉得马叙伦与他能谈得来,便让马去做章的工作,章也因为马叙伦不谈政治,才让他进屋。马开始劝他进食,章死活不进,还引《吕览》中的养生之言说,“迫生不若死”,马见直接劝说无效,便与他谈起理学来,结果两人越谈越投机,章太炎的情绪也渐渐好转,见天色已晚,马乘机说:“余来一日矣,未有食也,今欲食,先生陪我,可乎?太炎始诺。”(马叙伦《章太炎》)马当即让厨师煮两碗鸡蛋来,先送一碗给章,自己却不动筷子,等章吃完,忙把自己的那碗又端了过去,章也没有拒绝。章太炎的绝食就这样被马叙伦巧妙地劝解了。当马离开时,厨师都肃立在一旁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关于章氏的“章疯子”绰号的来历有多个版本,景梅九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章太炎仿方孝孺执丧杖,穿麻衣,反对袁世凯称帝,笑共和将亡,被时人称为“疯子”。曹聚仁对此也有类似的解释:“黎元洪死,先生挽之以联,下署‘中华民国遗民章炳麟挽’;……孙总理奉安之日,先生寄挽之联,更是骇人:‘举国尽苏俄,赤化不如陈独秀;满朝皆义子,碧云应继魏忠贤。’章疯子这外号,就这样更流传更证实了。”(曹聚仁《章太炎先生》)

章氏一生,得夫人汤国梨帮助甚多。与汤国梨结婚时,章太炎已经四十余岁。一九一三年六月十五日,章太炎与汤国梨在上海哈同花园举行婚礼,证婚人是蔡元培。有趣的是,二人结婚并非自由恋爱,而是经人介绍的。据汤国梨回忆:“我是浙江吴兴乌镇人。在一九一三年,三十岁时,由上海务本女校同学张默君的父亲、同盟会员张伯绳(纯)先生介绍,与章太炎结婚的。”

汤国梨是有名的才女。“吾嫂汤国梨女士,辞趣缤纷,足有才藻,徒以文名为吾兄所掩,则温和勤谨以相夫子,非吾兄欢辄不自欢。”(章行严《伯兄太炎先生五十有六寿序》)

章太炎虽然学问大,名气大,但作为一个男人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与章氏有过过从的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这样写道:“不客气地说,他的相貌,实在不漂亮,皮肤差不多是黄色的,鬓髯稀少得可怜,那突兀峥嵘的额,看去几乎像生了疣。只有那丝一般的细眼——在上品的无边眼镜背后,常是冷然微笑着的那细眼,确有些与众不同。”(《芥川龙之介氏的中国观·章炳麟氏》)

汤国梨的回忆更能说明问题。“关于章太炎,对一个女青年来说,有几点是不合要求的:一是,其貌不扬;二是,年龄太大,他长我十五岁;三是,很穷。可是,为了革命,在满清皇朝统治时,即剪辫子,以示决绝。其硬骨头气魄和治学精神,却非庸庸碌碌者可企及。决非和有些欺世盗名、祸国殃民者可比拟。并想,在结婚之后,对文学方面,向他有所讨教。”(汤国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

章太炎结婚时条件相当艰苦,“他与先母成亲时,宾客满堂,由蔡元培证婚,中山先生等都来祝贺。但家中甚为简陋,仅有白木方桌一张,长条木凳四只,新房内其他家具和陈设都是从外面租来的。婚后仅一个多月,先父只身北上被囚。袁世凯死后获释归家,未住满一月,又去西南和南洋争取革命力量,一去又近半年。南洋归来,适我诞生尚未满三个月,他又离家参加护法战争,随中山先生去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一年零三个月后才回家。先母每忆及此,总不胜感叹,说先父心里只有国,没有家。”(章导《忆辛亥革命前后先父章太炎若干事》)

章太炎除了做学问,从事革命活动,几乎没有什么生活能力,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似的。马叙伦这样描写道:“长亦独慧于读书,其于人事世故,实未尝悉也。出门即不能自归。其食则虽海陆方丈,下箸惟在目前一二器而已。……夏季,裸上体而御浅绿纱半接衫,其裙带乃以两根缚腿带接而为之。缚带不得紧,乃时时以手提其裤,若恐堕然。”(马叙伦《章太炎》)

“其四十四岁在东京时,余游日本,即往访之。……其饭配仅大蒜煎豆腐一味也。”(马叙伦《章太炎》)“先生生平不讲究饮食,且又近视。每食仅就案前近身菜肴下箸,家人以是每将先生好者置其前。时有不当意者,则尽白饭数碗,不语而去。方口可容拳。一竽之食,三数口能尽之。因患鼻疾,以口呼吸,饭时亦然。故饭屑最易误入气管。往往对案就嚏,饭花四溅。而先生容色自若,视如无事。”(朱镜宙《章太炎先生轶事》)

章氏出了门常常找不到家,闹出不少笑话,汤国梨对此常常哭笑不得。“中山先生派人陪送太炎回家时,出了孙家,门口仅有一辆人力车,太炎即坐到车上,挥手令拉车工人快跑。拉车工人问往哪里?太炎说‘家里’,问:你家在哪里?太炎说在马路上弄堂里,弄口有一家烟纸店的弄堂。因而他坐在车上,一直在马路上兜圈子。”(汤国梨《《太炎先生轶事简述》》

章氏虽脾气有些怪,有时却极有人情味。他与刘师培的恩怨是非即是一例。

刘文典原是刘师培弟子,对章的学问也十分佩服,后来刘、章二人交恶,在刘文典看来,其责任主要在刘师培。刘氏夫妇因为与章不睦,公开发表章的丑史,对章进行丑化。古人谓君子交恶,不出恶语,刘与章交恶后对章进行人身攻击,显然错在刘氏。所以刘文典在东京见到章时很是尴尬,不想章太炎听说他是刘的弟子,不仅没有不悦反而十分高兴,拉着他谈了几个小时,并对刘师培的学问推崇备至,从此,刘也成了章的弟子。章回国后,住哈同花园。刘师培当时在端方幕府任事,端方被杀后一度下落不明,不少朋友都替他担心。章也十分关心刘的命运,亲自给四川都督尹昌衡写信打听刘的下落;同时与蔡元培联名在上海登广告,劝刘师培到上海。并对刘文典说:“申叔若死,我岂能独生?”后听说谢无量把刘接到成都,在存古学堂教书,才放下心来。仅此一事,亦可见章氏的宽宏大度。

综观其一生,章氏主要还是一个学问家。弟子许寿裳称:“章太炎先生是革命者,同时是国学大师。他的学术之大,可谓前无古人。”他在国学弘扬传播方面的工作影响至大,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流亡日本时期最得意的有八大弟子,也有称十大弟子。“我们同班听讲的,是朱蓬仙(名宗莱),龚未生,钱玄同(夏),朱逖先(希祖),周豫才(树人,即鲁迅),周起孟(作人),钱均夫(家治),和我共八人。”(许寿裳《从章先生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章太炎到底是何等人物,为什么那么多文化名人对他毕恭毕敬
小脚、妻子、与药。
章太炎讲国学,一生有四次“兴师动众”的讲演
民国章太炎:牛年不得不提的牛人,狂人
黄陂奇女子,拒嫁章太炎-裴高才《首义精魂》
为政治而狂的章太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