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精神体现“中庸之道”
我们经常说“文以载道”,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这个“道”就是精神。那么中国人的“文”是怎样的一种文呢——就是雅正。什么叫雅正呢?就好比“文胜于质则史,质胜于文则野;文质彬彬而后君子”,这才符合中国人审美的不文、不火、不野、不弱的中道,即儒家讲究的“中庸之道”。审美趣味中也讲究“中庸之道”,书画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也要体现这种“中庸之道”。当你工作烦闷,回到家之后,看到悬挂在家中的字画,你会从它的诗句、画的内容、或者是从它本体的艺术语言中获取一种心灵的慰藉,这时它会让你刹那间能够心气调服,这就是书画艺术中的“中庸之道”。

书画,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而是经岁月积淀、饱经沧桑的人生精华。而书画作品,也展现了书画家对生命的感悟与创见!

书画,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足见个人品味,甚至代表一种家风。爱书画、有书画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在想象的空间里,能够享受书画的美,是一种多么高雅的能力!

书画,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艺术。可是说到书画艺术的魅力,大家就不一定能够完全吃透,尤其是作为普通大众,对书画艺术不那么了解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一下总结出书画艺术的魅力到底在哪里的。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中庸之美”是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成熟之美,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美的范畴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化艺术内涵,并且可以被发展、导向、整合为新时期的美学典范。

中庸观既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样也可以将它用在艺术的道路上。中国画也可以说是全面的中庸艺术。画的形态对齐白石来说是“似与不似之间”,其画面和谐有度,把大众民間的“俗”和文人画的“雅”放在一起,雅俗共赏、气息纯正又可耐琢磨。对颜色和墨的应用上,他用洋红着大红花,用墨色泼叶,首创“红花墨叶派”。正符合兼容并蓄、和谐对比的中庸观点。

中国画和很多艺术作品都长久地受着中庸文化的熏陶,所以中国画的美学特点也受着中庸文化的影响。中国画艺术在儒家提倡的中庸文化影响下,委婉表达了中国画中的情感,往往含蓄有致,不会大喜大悲。中国画之中的“中和”之美,温婉而敦厚,让人心生宁静与淡泊。古人项穆对中和的解释:“中也者,无过不及是也。和也者,不乖不戾是也”。

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画亦然。中庸是一种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影响下的审美观不但要求内外的合一即品性与行动的合一,也要求客观与理性与情感的合一。

在中国画的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由对画家们审美态度和审美观念的潜移默化,逐渐具体到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上对“中和之美”的追求。在审美的维度上,中庸思想的这种讲究适度的观念表现在在实现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和谐沟通,也就是说,将服从于社会法则的理性思维和服从于主观情绪的感性思维在艺术的表现方式上进行协调,这就促成了“中和之美”的产生。

中庸思想映照在审美上,就是一种有节制的和谐之美,于绘画上则是题材、表现技法与艺术风格的完美和谐,因此也常常表现出对绘画手法的某种有目的性的制约。在中国画的品评体系中,画家过度的放飞自我或者朝某一方向的任性偏离,都不是中庸;而画面上过于激烈的审美表达或过于极端的风格彰显,也有悖于“中和”之美的要求。

通过书画去感受意境,这就是作为书画家带给我们的感触,也是我们的艺术家真正在做的事情。

儒者、江南画荷人淼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和•顿悟•自然:儒释道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书法、绘画艺术
关注 | 直通中国(青州)国际艺博会——书画名家崔兆爱
[原创]浅谈魏晋书法的文化生态(二)――儒道佛玄思想对二王书法的风格影响 - 〖书印研究〗...
试论儒道佛玄对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的影响
儒道释哲学中的中国画美学思想研究
龙瑞:中国画发展战略诸问题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