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如何设计、建设、运营?

PPP模式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乡镇污水处理中。PPP模式下,政府与投资企业共同选择成熟可靠且投资运行费用低的工艺以及具备建设运营管理经验的公司或单位,采用总承包的方式参与项目过程,统筹污水处理厂、管网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使项目设计合理、建设高效节约、运营管理成熟,提高盈利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陕西某县乡镇污水项目的处理厂设计、管网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内容,可作为类似项目的参考。

一、污水处理厂设计

1.设计进出水水质

乡镇污水处理对象主要为生活污水,目前国内县一级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乡镇污水的设计进水水质可根据实测数据并参考邻近类似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综合确定。考虑乡镇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管网近期不完善无法做到完全分流制等原因,设计进水水质浓度不宜偏高,乡镇污水设计进水水质主要指标参考表1。

乡镇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最终排入附近的地表水域,《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标准》(建标148-2010)要求,规模3000m3/d以下(lll类)的乡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三级排放标准,对水体有特殊要求的,按环评要求执行。

由于乡镇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处理难度不大,而对于设置有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其排放标准由二级提高到一级B标准,从建设投资来看仅增加20%左右,从管理角度看由于总体流程没有变化,管理难度基本相当,此从技术、投资和管理的角度来看,乡镇污水处理厂采用一级B标准是合理、可行且易于达到的,因此,乡镇污水设计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参考表2。

2.污水量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即指污水处理能力,与其直接相关的就是污水量。乡镇污水量预测与乡镇规模、性质、人口、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发展速度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乡镇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故污水量与乡镇人口数量关系最为密切。

考虑乡镇经济水平普遍不发达且近期管网无法实现分流制,建议用水量指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参考上述规范或标准取低值,建议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取160-220L/(人˙d),并由此确定工程规模。

3.污水处理工艺

乡镇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处理难度不大,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污水量、污水水质以及经济条件和当地管理水平,优先选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低能耗、低投入、少占地和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处理工艺。目前,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生物处理工艺较有:A2/O工艺(包括各种改良型A2/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系列、AB工艺等,但这些工艺不能完全照搬用于乡镇污水处理。

而乡镇污水处理具有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特点,主要在于处理规模小、水量变化大、维护管理专业人员较缺乏,同时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还与其建设、运行、管理模式有关,应与之相辅相成形成体系。

4.污泥处理处置

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一直是污水处理的重点与难点,乡镇污水处理规模小,按每个乡镇自己解决自身污泥处理处置困难太大,由此带来的投资增加太多,乡镇负担过重。由于目前县市一级污水处理设施已较为完善,建议乡镇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与其县市一级污水处理厂污泥采用一样的处置方式,可对乡镇污水污泥进行简单处理后再与其县市一级污泥一并共同处置,减少乡镇污水处理的投资、降低乡镇污水处理的难度、发挥综合处置的规模效益。

二、配套管网设计

1.设计思路

乡镇污水处厂配套管网系统应根据乡镇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布置,分期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断面尺寸应按污水处理厂远期规划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按现状流量复核。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宜与污水处理厂同步或先于进行,宜选择同一个单位,以便整个污水处理设施从前期至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得以更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达到全程跟踪、减少环节、降低成本的目的。

2.设计内容

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应统一布置、分期建设,鉴于山区,居民住房大多依据当时地形而建,大多未考虑污水的排出,且房屋之间间距小,大多为砖砌结构,对其进行排水改造一步到位的难度非常大,同时投入资金巨大,难以实现,因此,建议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应统一布置、分期建设,近期只建主干管,最大限度截流收集污水,远期根据乡镇及居民房屋的建设和改造情况适时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完善管网建设。

三、建设运营管理

经过近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发现了较多的问题,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污水处理的投资、运营等主要经历了政府独资建设、BT、BOT、PPP等方式。

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广、越来越严,污水处理项目越来越多,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大,仅靠政府投资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T、BOT等方式因为牵涉环节众多,牵扯的范围广,复杂性强操作难度大,障碍多不易实施,而导致其融资成本较高暴露出众多弊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现在国内采用较多的PPP模式优点突出,很好地促进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PPP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①消除费用的超支。

②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则政负担。

③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④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政府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

⑤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⑥风险分配合理。

⑦应用范围广泛,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限制。

鉴于以上优点,实际运作过程中乡镇污水处理项目采用PPP模式,以县为单位多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作为一个工程包,由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选择具有成熟可靠、投资运行费用低的工艺、具备建设运营管理经验的公司或单位采用总承包的方式参与项目全过程,选用1-2种污水处理工艺统筹工程包(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使项目设计合理、建设高效节约、运营管理成熟,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污水处理工艺类型少,便于批量设计、采购、施工,便于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使整个过程高效节约,最终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难题咋解?
27个农村污水案例详解,设计、建设、运营、投资都值得收藏!
乡镇污水处理的对策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如何设计、
水务看点 |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工作的通知
廖志民:什么技术适合中国村镇污水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