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露清愁

 廉萍(北京)·八卦红楼

夜宴怡红,黛玉所掣花签“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这是木芙蓉,应该不必争议了。但因为信息量太少,且表述含糊两可,所以一直有人以为是水莲花。

水莲花在花界的品位和口碑,不待多说,与牡丹并立当仁不让。木芙蓉,在很多人心目中,似乎就有些含糊。何况《镜花缘》这样的书,还借上官婉儿之口,把它归入“花婢”一流。这种风流口孽,先不管它,且看芙蓉在红楼自身花卉体系中的地位。第七回介绍“冷香丸”成分:“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秋芙蓉正与春牡丹相对。红楼一书,钗黛敌体,为避免厚此薄彼,连曲子判词都糅为一首,可见作者苦心。自然在这么重要的花签上,也不肯草草倾斜。

再看黛玉的反应。掣签之前,默默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掣到以后,众人都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可见公允,黛玉自己也满意。而且花签小注是:“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所以在红楼体系中,芙蓉不输牡丹,这是无疑的。

这种不输,自然不是红楼的一厢情愿、自我作古,也是有来历的。早就有人替芙蓉抱过不平,如明代黄廷用《孙太守环山庄上对芙蓉》诗:“自昔名花羡牡丹,春风娇艳令人欢。若教植此沉香北,也得君王带笑看。”更早到宋代,也有方蒙仲《手种芙蓉入秋盛开》诗:“天然富贵又风流,簇簇湘妃起聚头。唤做牡丹何不可,高他一著见深秋。”卢梅坡《芙蓉》诗:“云袂飘摇翠佩环,仙姿绰约紫霞冠。虽然谪在西风里,合作人间小牡丹。”方岳《芙蓉花》甚至说:“却笑牡丹犹浅俗,但将浓艳醉春风。”——虽然都是游戏笔墨,但文人替名花打架,总胜过替恶棍粉饰。俞平伯先生主张“木芙蓉说”,证据之一说是从哪本笔记里看到木芙蓉有“秋牡丹”之称,但是忘了书名。其实不必多查,上面诗里,也提到了“小牡丹”的名号。

木芙蓉另一个优势,是利用和水芙蓉的裙带关系,顺便占尽了荷花的风流。花签上“风露清愁”四个字,就是“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或者完全可以看做“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其他人也多有提及。如白居易诗:“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屈大均诗:“终岁芙蓉开不尽,木莲枝接水莲枝。”有莲花加持,更是不逊牡丹了。我甚至怀疑,作者是似乎故意含糊着,让人往莲花的方向联想。

作者把木芙蓉派给黛玉,看中的自然是它“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花语,寓意黛玉失嫁,枉自嗟呀。“莫怨东风”句出自欧阳修明妃诗,本来与芙蓉没什么关系。但巧合的是,这一句,被明代诗人朱朴在《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中,与唐代高蟾的诗嫁接到一起,变成“芙蓉生在秋江上,莫怨东风当自嗟”。和红楼几乎同一机杼。不过高蟾诗的下一句“不向东风怨未开”,立意与欧诗接近,本来也容易撞衫吧。大家想到一处也正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每枝花签,都和主人命运相关,但是《红楼》采用博喻体系,并不局限于一花只表一人,一人只配一花。而是随文生发,信手点染。比如湘云醉卧芍药,花签却是海棠;探春花签杏花,诨名却又是玫瑰。香菱是菱花,花签是并蒂花。黛玉晴雯共用芙蓉等等。总是千红万艳,旨趣同归,不可执于一端。因为红楼,毕竟是小说,不是八股。那段贾政评宝玉的话,颇可看做红楼写作指南:“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你看你看,作者都没那么拘泥,读者就更加不必。一个胡乱写,一个胡乱读就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花卉:木芙蓉
文学作品里荷花的审美意象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工笔芙蓉
哪些植物关系你一生的吉凶?(6)
宝钗是花王牡丹,那黛玉呢?
林黛玉为什么是芙蓉花?看看“芙蓉花”的含义是什么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