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傍林鲜与傍水鲜

 王太生(江苏)

宋代文人林洪《山家清供》里说:“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初夏的竹林,嫩笋勃发,想尝鲜的人急不可耐,在林边支一小炉,添枯草黄叶,“咕噜、咕噜”煮将起来,图的是个山岚清气。

摘下的竹笋,带出山去会老吗?我在山间曾经做过尝试,刚爆出的嫩笋,拱破地衣,蹿出一二尺高,不小心用手轻轻一掰,璞然而断,确实很嫩,但等不及离开竹林,回家烹煮,使的还是性情。

傍林鲜,林子里的桃子,青中羼一点红,触手可及。从树上摘下来,在园子傍清亮的小河里洗洗,就啃上一口,比在城里盖二片树叶摆在篮子里买的要新鲜。

无独有偶。汪曾祺有篇小说《钓鱼的医生》,有个人钓鱼时,搬把小竹椅坐着,随身带着个白泥小灰炉,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还有一瓶酒,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钓上来一条,刮刮鳞洗净了,就手就放到锅里。不大一会,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起水鲜,也就是傍水鲜。

一碟小鱼咸菜,细嫩鲜美。鱼是小鲹鱼,刚从河里捞上来的,一尾在握,活蹦乱跳。咸菜切成丝,干辣椒,葱姜蒜,在土灶铁锅里翻炒,弄鱼人和他乡的朋友,坐在河边小窝棚里,慢条斯理地喝酒。

傍水鲜,傍的是视觉、触觉、诱觉、味觉,都是为了一个心情。陆文夫当年到江南小镇采访,过了中午,餐馆饭没有了,菜也卖光,只有一条桂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两斤黄酒、一条桂鱼,那顿饭,陆文夫对着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后来他回忆,吃过无数次的桂鱼,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

秋天的河塘,水面有菱角、鸡头米,二三村姑坐在木盆里,拨开绿水草,划水采菱,菱角有紫红、青绿,剥一颗放在嘴里,琼浆玉液,水嫩鲜美。

山间的傍林鲜,体会不多。野生的小猕猴桃,怕也是傍林鲜的。我在皖南的山中,从农妇手中买回一袋,初尝一二颗,小,却甜、鲜,其余的带回家,大多都烂了。早知道,就坐在山林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将它们全吃了,也算是学一回古人的傍林鲜。

傍林鲜与傍水鲜,也是一种吃相,有夸张恣肆的成分。扬州个园主人黄至筠,住在城里,想吃黄山笋,尤爱刚挖出的“黄泥拱笋”傍林鲜。黄山一去,数百里,可是山中笋嫩不等人,作为清代资深吃货的黄老板,自有妙计:他让人设计了一种可以移动的火炉,在山上砍下嫩笋,与肉一道放到锅里焖煮,脚夫挑着担子昼夜兼程赶到扬州,笋如山中一样鲜。

竹中里的七个文人,不知有没有吃过“傍林鲜”?反正他们在林子里赤膊啸歌,喝酒晤谈。水泊梁山中的阮氏三兄弟,肯定是吃过“傍水鲜”的。

傍林鲜与傍水鲜,两种吃法,一种意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酱香臭桂鱼 色泽饱满 口味独特 鲜香微辣 多谢转发 附臭桂鱼技巧
焖桂鱼及相关菜谱
春之味集锦(之一)
偷闲野钓大闸间,偶获桂鱼尽开颜
风景秀丽钓鱼乐 鳜鱼鳊鱼都来凑
教你桂花鱼的钓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