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奠基了中国书画鉴定学

◎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 彧

作为2015年值得一书的重要展览,12月10日在上海博物馆三楼中国历代绘画馆启幕的“吴湖帆书画鉴藏展”无论从质量还是规模,都绝对担得起压轴的角色。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吴氏收藏之丰居全国之首,这次展览有24件国家一级文物亮相,足以说明展品的精粹珍罕。但只展书画并不是上博惟一的目的,他们此番更想展示的是吴湖帆这个人。

吴湖帆,这位从苏州走出的士大夫式文化藏家和他的梅景书屋,曾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滩嵩山路上盘桓流芳。他正气清朗的艺术审美、科学现代的鉴定方法、倾一生之力鉴藏中国书画的努力和修为,为其在书画鉴藏界赢得鼎沸声名。今时今日,他已被公认为中国书画鉴定学的奠基人。日前,上博举办展览的同时,特别召开为期两天的“吴湖帆书画鉴藏学术研究会”,遍邀全国各地博物馆专家与会。于是,从展品和专家口中,一个全景式的吴湖帆在这个岁末冬日走向我们。

系出名门的艺术鉴藏大师

吴湖帆出身名门贵胄,祖父吴大澂是晚清苏州名臣,不仅官居高位,吴大澂还是一位学者、金石学家和书画家。吴湖帆的外祖父沈树镛和妻伯父潘祖荫同样也是苏州地区有名的金石学家和收藏家。吴氏高贵正统的艺术审美和收藏眼界正是基于几个家族、几代人的智力和财力成就的。

集创作、鉴藏、研究于一身的吴湖帆,当年享有江南“画坛盟主”的美誉,他的书斋、位于上海嵩山路的梅景书屋则是个艺术沙龙,当时是南来北往古书画聚散鉴藏之所。丰富的私人收藏令梅景书屋成为正宗传统文人画学的代表与象征。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就是通过唐宋珍品、元明清主流文人画家精品、女史画等实物,呈现包括吴氏祖传在内的梅景书屋鉴藏历程。

展览的第二部分“具眼卓识”,充分展现了吴湖帆作为近现代古书画鉴定学的奠基者,在鉴定过程中运用的各种实践方法。比如,他精于总结古代画家个人风格,并对其生平各时期的艺术特点了然于心。他极擅长考证画家生卒、名号、斋名、上款人及相关背景人物交游等信息,并用印、装潢与形制细节观察等手法进行甄别。吴氏鉴定法被学界公认为超越古人,启迪后人,奠定了中国书画鉴定的主体。

吴湖帆一生鉴藏主要围绕董巨、赵孟頫、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四王吴恽等画史主流文人画家的作品,其藏品皆用于创作借鉴与研习,在展览第三部分“富春一角”中,展示了吴氏的鉴藏与创作,他崇尚正统文人画的审美追求可在其个人绘画创作中得以窥见。

雅玩品鉴 藏品斑斓

作为上世纪上半叶重要的文化场所,梅景书屋的收藏特色非常值得圈点。吴湖帆极喜元明清主流文人画家的作品,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清初六家等珍品遂成为他大力收购的对象,同时,他还致力收藏和自己画风旨趣相同的文人画。吴氏平生最爱董其昌和恽寿平,藏有这两位画家的作品达数十件之多。

由于吴夫人潘静淑好画精鉴,尤其青睐女史画,夫妻二人数十年间购入文俶的《蝴蝶花》、李因的《芙蓉鸳鸯图》轴等众多佳作,女史画丰厚也成为吴氏收藏的一大特色。另外,吴氏夫妇都爱猫喜梅,清雅祥和的生活情怀可见一斑,这一特别题材也成为藏品的一个类型。恽寿平的《秋猫扑蝶图》轴、文俶的《墨梅图》轴等历代各家藏品之丰完全可以另开一展。

另外,吴湖帆在鉴藏活动中,很好地传承了苏州文脉,其收藏的与吴门风土人情和吴氏家族相关的古代书画,亦成为梅景书屋收藏的重大特色。吴湖帆的这类藏品数量大、精品多,而在对藏品的整理和研究中,他极为重视对苏州先贤及背景事迹的考证,并在题跋或集册等处细致地呈现出来。

看吴氏收藏,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藏品无论出自哪代哪位书画家之手,它们的尺幅都基本一样。上博书画部研究员凌利中先生解释说,一生过眼无数珍品的吴湖帆鉴藏书画更多是出于雅玩心理。每购得佳作,他喜爱拼拆配凑,甚至裁割加减,这种大胆改变古书画形制的做法是其追求完美、雅玩敢玩性格在驱动,所以吴湖帆也有“书画外科医生”的称谓。但凌先生进一步指出,吴氏的行为和那些意欲谋利偷偷篡改真伪的画商画工不同,他个人高超的自绘、修补、装裱等手段,会令“新作”与原作相融得天衣无缝。若论梅景书屋藏品的诸多特色,这个“砍头去脚”的特色尤其鲜明。

“拮据”购藏 倾力一生

出乎很多人意料,梅景书屋的购藏活动并不是豪撒千金的,相反,它出手总是很“拮据”。吴湖帆世家出身,坐拥苏州老家的房产、田地,依靠租金生活确可衣食无忧,但依靠租金玩转收藏就常捉襟见肘了。据说,当时但凡遇到心仪的书画作品索价万元以上,吴先生就只得“浩叹而已”了。但这位身具士大夫恬雅遗风的文人藏家也有自己的特别办法,他采用以物换画、以画养画等方式不断丰富壮大自己的收藏。

吴湖帆和夫人潘静淑都出身富庶望族,家里祖传文物众多。两人琴瑟和鸣,对书画痴迷孜求,故常将金银首饰、家藏碑帖玉器善本等古物作资本,用以换回珍贵书画。展品中,元代《诸家题咏倪瓒耕云轩咏》就是用吴夫人的紫貂裘换回的。吴湖帆一生最为得意的黄公望的《剩山图》卷,也是用他的家藏重器“商王之母黎尊”易得。

以物换画的例子不胜枚举。1935年,画商曹友卿携元代花鸟大家张中的《芙蓉鸳鸯图》到访梅景书屋。张中的作品多为内府收藏,传世作品罕见。吴湖帆看过此画爱不释手,遂以戚继光的《王瞻美五十寿诗》和张复的《凤笙明月图》两件明代书画诗卷,外加800元现金换取之,总计“约六千金”。

以画养画是吴湖帆采用的另一个购藏方法。吴氏常与身边的藏家相互买卖,用卖掉一幅作品的钱转购其他书画,如此周而循环,竟也会发生自家私藏在外兜转几年,最后又回到手中的趣事。他也自叹“昔日以易画而出,今复以易画而入”。

吴湖帆个人绘画技艺非常了得,用自己的作品换回古人真迹也是他的收藏方法。1938年,吴湖帆看到文徵明82岁所画的《玉兰花图》轴,鉴认出这是难得的名迹。由于画作纸张破旧不堪,很难修补,别人都只观望不敢购买。他心中暗喜,最后以“自画三尺山水一幅易之”。这个有趣的收藏过程被他生动地记录在自己的《丑簃日记》中。

奠基鉴定学 垂范后来人

凌利中先生说,从传世所见古书画上的题跋数量来看,最多的当属吴湖帆。梳理吴湖帆的私家鉴藏活动,对于理解二十世纪上半叶之中国书画鉴藏史十分重要且必要。

凌利中先生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吴湖帆对中国书画鉴藏的重要贡献。第一,鉴定数量多、鉴定结果经得起推敲。现如今各大公私博物馆收藏的重要书画,吴湖帆都有明确的鉴定意见,他所鉴书画数量非常可观。而且,他慧眼独具,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吴先生对画作真假早有定论,在此次展出他的手稿中,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二,吴氏鉴定方法丰富多样而科学。现如今的很多具体鉴定方法,吴湖帆早有实践,他的科学细致远远超过学界目前对他的了解。他是从传统文人鉴藏方法向现代科学鉴定方法转变的最重要人物。第三,提携培养了张葱玉、徐邦达、王季迁等一批杰出的鉴定家。

吴湖帆以鉴赏之精之准在中国鉴定界睥睨一时,他因对书画鉴定的奠基性贡献被学界视为前哲。寒冷的岁末,几十位博物馆界学人齐聚上海,嗟叹这位才子的学识、眼力、才思、情怀。追忆曾经,好生温暖。

吴湖帆(1894—1968):

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书画署名湖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等职。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著有《联珠集》、《梅景画笈》、《梅景书屋全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山水集锦》及多种《吴湖帆画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书画鉴定高手需具备哪些素养?( 下)
吴湖帆的鉴藏版图
展事 | 江南“画坛盟主”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
鉴藏大家吴湖帆轶事
百年书画鉴藏,重看梅景书屋
吴门子弟名家多,从吴大澂到吴昌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