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纸上河山

◎ 魏天无 (武汉 文学院教授)

2015年9月伊始,我所在的大学借鉴南京大学等名校的做法和经验,开设新生研讨课。课程要求由教授授课,初衷是帮助新生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引导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在专业的情况,合理规划自我的发展。至于具体怎么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教授们也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各自施展起十八般武艺。

我穿插安排了四次专题讲座,其中一位特邀嘉宾是青年作家、诗人、出版人,业已成为武汉热门文艺地标之一的漫行书店联合创始人林东林。东林在朋友圈中有个别名,叫“林四多”:想的心思多,读的书籍多,走的地方多,写的文章多。加之他是80后,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些。我只是说了一个大致的主题,他自定的讲座题目“纸上河山:我的行走与写作之路”,我非常喜欢,也让我觉得我没有找错人。

我承认,安排这个讲座,除了上述可以陈述的理由外,也有我的个人兴趣:我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写作,也喜欢行走的人。喜欢读杂书,写杂七杂八的文章;喜欢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在大地上行走,或者说,是喜欢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古人早就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我不想让学生觉得,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就是这两种。这未免有些狭隘,也不可能是学中文的人的专利。无论是读书、写作,还是行走或是其他,表明的其实是我们对丰富的、未知的,甚至可能是神秘的世界的好奇与热情;而我们以各种方式去探索这个世界——不论是现实的还是纸上的世界,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世界——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探索自我的心灵。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在他的获奖演说《父亲的手提箱》中说:“我相信,文学是人类在探索和了解自身过程中积累的最有价值的宝藏。”“写作、阅读,就好像是离开一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的不同、生疏及惊奇中寻找安慰。”(邓中良、缪辉霞译)行走也是如此,尽管帕慕克本人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宁可在他的工作室里每天待上十个小时。我在东林的几部书中,比如《身体的乡愁》《线城》等,感悟到的也是这一非常重要的主题,比如他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世界无关。”而我可能会对学生说:世界是他人的,与自己有关。阅读、写作也好,行走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进入他人的世界,并在那里发现你自己。正因为如此,曾经书写了在伊斯坦布尔弥漫的“呼愁”中长大的帕慕克说,他最终领悟到的是:只有当你成为他人,你才会成为你自己。

我的学生未来的四年时光,将在各幢教学楼楼梯的台阶上奔走。那一天,他们安静地坐在漫行书店富有特色的通往二楼的木质台阶上听着讲座。这其实也是我带他们来到这里的一个原因。我非常喜欢的作家、诗人卡夫卡说:“在你还未倦于向上爬楼的时候,楼梯的台阶也没有偷懒,它们在你向上攀登的脚下紧跑。”我在讲座前的简短发言中说,你们脚下的台阶就像卡夫卡说的,在和你们向上攀登的脚赛跑;终点对于你们来说,可能显得还很遥远。惟愿同学们至少在大学时光里,能像东林老师那样,多读一些书,多思考一些问题,多走一点路,多写一点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力红讲座《“性、心、身”三和》(东林寺20090823)
小学语文作文看图写话,每周一练,使学生写作水平一步一个台阶。
壮美河山
台阶设计也可以如此艺术
作文纸取代作文本探索
专题讲座:如何写出有文采的高考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