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人信息保护需要法律“利剑”
年巍
收到广告短信和垃圾邮件,接到推销保险和贷款的电话正成为多数人的烦恼,近来更有因接到诈骗电话而丧命的悲剧见诸报端。人们开始疑惑:个人信息泄露了,找谁能管管呢?
用法律这把“利剑”保护自己,是现代公民的合理选择。可是,当你想拿起这把剑时,却只能两手一摊——《个人信息保护法》至今仍“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时至今日,这部法律仍处于草案提交阶段。
另据统计,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有将近40部,法规有30部,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但是,这些散落各处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内容缺乏统一性,相互之间也缺乏衔接。就法律效力而言,大多是一些位阶比较低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缺乏权威性,难以成为信息保护的法律“利剑”。
在信息时代,各类信息的披露和传播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因此窃取、买卖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当然,国家相关部门对此已有重视,我们总能看到多个部门联合行动的消息,但其成效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需求,法律建设亟须加快进程。
目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法律层级不够,如部门规章仅仅限定在部门业务范围之内,无法管理职责范围之外的业务,可网络上的业务往往超越部门的划分。比如铁路网络买票,包括铁路内部的运营协调,还有电子商务、银行结算等,这些超越了铁路部门、银行原先的业务范围。在保护个人信息时,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如何协调对接,如何分配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应该有明确的规定。
名正则言顺,纲举则目张。什么样的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什么样的个人信息需要保护?怎么样使用这些信息?法律需要界定。依法对个人信息进行严密的监控和保护,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加大不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呼唤“顶层设计”——扬眉剑出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规汇总梳理
个人信息收集过度,5.1过后有招数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框架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
军人,怎样守护好我们的个人信息2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