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季相声语言艺术之渊源

  

  今年是马季从艺60周年。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其语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内核,是相声艺术的灵魂。无论是一位优秀的相声演员,还是一段成功的相声作品,首先都应该在语言上面下工夫,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作为中国相声艺术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马季先生的相声语言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相声前辈大家李德钖、张寿臣、马三立、赵佩茹、常宝堃、侯宝林、刘宝瑞,到马季本人,几代杰出的相声艺术家,往往都是语言艺术大师。对于相声语言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马季能够比肩前辈、成为相声大师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杰出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在相声语言艺术的探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也是渊源有自。

  马季先天就具有过人的语言天赋,这决定了他一生和相声艺术结伴。马季生于北平,自幼即对相声艺术产生兴趣。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和同学去位于西单商场旁的启明茶社听相声。启明茶社由著名相声艺人常连安开办,会集了当时平津两地最优秀的一批相声艺人,并培养出众多日后蜚声曲坛的相声名家,被誉为相声界的“黄埔军校”。马季到启明茶社不只是听相声,还获得了最初的相声启蒙,并在模仿中,体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据马季回忆:有一次母亲让他去买麻酱,回来的路上,马季高举着麻酱,学着相声名家的叫卖声,边走边喊,把各种叫卖模仿得惟妙惟肖,招来了很多人观看。当走到一个寺庙的门前,一位老人听见,说了一声:“行呀,小子!”顿时,马季高举的麻酱全部扣在了地上,回到家里挨了一顿臭骂。尽管后来由于父亲去世而家道中落,马季被迫辍学,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学徒,但很快学会了上海话,学方言的速度之快、语音之准,着实惊人。马季先天嗓音条件好,学唱各种戏曲,无论是北方的京剧、评剧,还是南方的越剧,均游刃有余,毫不勉强。日后马季在相声表演方面能说能唱,既擅长贯口、倒口,又精于柳活儿,甚至在侯宝林不在场的情况下,能够顶替演出侯派名段《戏剧杂谈》,都和他过人的艺术天赋密不可分(这里当然不能否认马季在背后下的苦工和付出的辛劳)。事实上,能够接手侯宝林演出《戏剧杂谈》且水准不打折扣的仅有马季一人。一些演员不敢触碰,绝非不努力,而确实是受到了先天嗓音条件的限制。学叫卖、学方言、学戏曲,均属于“学”的范畴,这还仅仅是相声艺术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之一。但对于当时尚未进入专业领域的马季而言,对声音、对语言的敏感和熟练使用,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相声演员的良好条件。虽说成功要靠“天才+汗水”,但对于汗水而言,毕竟肯付出,就会有所得,而天才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马季日后在探索相声艺术的道路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这只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相声演员的基础,未必能由此成为一代大师。而正是马季的“天才”——过人的艺术天赋和出众的语言能力,加上辛勤的汗水,这才是马季成为相声界的领军人物,成为艺术大师不可或缺的基础。

  马季得前辈大家指点,而又转益多师,这为他的相声语言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绝佳的成长环境。新中国成立后,马季回到北京,先读初三,后考入新华书店工作,在多次参加北京市工人业余曲艺汇演并小有名气后,终于得到相声大家刘宝瑞的慧眼识珠,进入专业曲艺团体中央广播说唱团,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这是马季的相声艺术得以登堂入室、实现腾飞的一个契机。当时的中央广播说唱团,名家辈出,高手云集。在相声领域,有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四位前辈大家。按照团里的规定,四位前辈都是马季的老师,而相声大师侯宝林是马季的责任老师。在《相声家谱》中,马季归入侯宝林门下,正是由此。相声艺术发展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已经逐渐摆脱了撂地演出的痕迹,艺术品质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尤其是对相声语言艺术的苦心经营,更成为广大相声艺人的共识。从相声大师、寿字辈的门长张寿臣开始,相声开始摆脱低俗,逐渐进入艺术的殿堂,相声表演的方方面面也开始实现规范化,特别是语言。张寿臣得到一些文人学者的帮助,努力在相声语言的净化和文学化方面下工夫,并使一些相声作品逐渐趋于成熟并定型,出现了“死纲死口”演出方式,即有了经过艺术加工与提炼的固定台词和成熟完整的演出方式,避免随意化,从而使相声作品有了相对固定的台本。后又经过马三立、赵佩茹、常宝堃、苏文茂等几代艺人的共同努力,提升了相声的艺术品位,也拓展了相声的表现领域。其中,马季的老师侯宝林是一位非常关键的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由于自身长期存在的低俗化痼疾,不为观众认可,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侯宝林联合多位相声名家,成立相声改进小组,请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指导,创作并演出了一批优秀作品,重新得到广大观众认可,使相声摆脱窘境、起死回生。侯宝林对于相声语言艺术的经营尤其用心。他的相声语言,已经高度地艺术化,达到了不能增减一字的境界。在诸位老师中,马季最钦佩侯宝林,钦佩他的创新意识,更钦佩他的语言艺术。而在相声艺术的探索中,除努力创新外,努力经营相声语言、形成自身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也成为马季的自觉追求。此外,马季还努力学习并认真领会其他几位前辈大师的语言艺术。刘宝瑞对台词的精心设计和口风细腻、娓娓道来的语言艺术风格,郭启儒的平实稳健、恰到好处,郭全宝的热烈火爆、激情四射,都被马季汲取并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即便是与自己没有直接师承关系的相声大家,如天津的马三立、阎笑儒,北京的王长友、王世臣,他们的艺术风格,尤其是语言艺术风格,也是马季努力学习的对象。这样的转益多师,使马季博采众长,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家相声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侯派相声
马季打侯宝林始末
姜昆说:说相声也有三个代表 - 胡荣荣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喜剧老搭档 浓浓端午情——相声传奇
马季[中国相声演员]
相声《戏剧与方言》,侯宝林教你说相声,语言的艺术真神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