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实的洪流终将涌入爱情


话题回顾:婚姻是否是两个家庭的事?


这次的话题收到了约 400 条回复,其中只有不到 10 条回复认为婚姻只是两个人的事,绝大多数的读者都赞同婚姻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这是很现实、很合理的结果,听起来还略带残酷,似乎人世间美好的爱情终究逃不过世俗,柴米油盐也许还能温暖成小确幸,房车双亲却还是跨不过的障碍。


不过,赞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的读者,是不是真的就放弃坚守属于两人之间的爱意了呢?


骆尘

 

结婚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儿,正如卢梭说的一样:“人生而自由却又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两个人结婚很难规避世间所有的浮华。但是家庭也仅仅是婚姻的枷锁而不是婚姻的决定因素,结婚是两个孤独生命自由独立的结合。结婚只是开始,是生命历程的新篇章,当你我选对了人后,随着两人的平等对待,自由奋斗,最终可以超脱(不是忽略)家庭的羁绊,自己既可以收获自由又可以得到来自家庭的祝福。


青风

 

门当户对的观念没有错,只是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在近年来,门当户对应该更侧重于精神层次的一致性和相似性。选择结婚对象,是在选择后半生的人生伴侣,在我看来,谈得来是第一考虑标准,谈得来反映的就是精神层次的。然而,在古代,门当户对更侧重于物质方面,在当时的背景下也是合理的。因为,即使精神层次的门当户对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


云溪

 

爱情的纯粹是指无条件的爱吗?我觉得爱情代表了一种生存策略。在 “市场” 中,双方交换彼此的属性。爱情是交易成功的产物。所以,爱情本身就不纯粹。婚姻也是一种交易。“家庭” 只是影响个人的交易准则的一种因素,这也不是主观决定不考虑于是它就不产生影响力的。


美宝

 

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包括大家和小家以及婆家和娘家。婚前觉得他这个人好,便对他的家庭自动屏蔽了一切信息,甚至幻想我嫁入之后会让这家人生活更幸福。婚后,两人一起上班还房贷。后面生娃了,才想起来原来婆婆没办法带孩子,还得请亲娘来帮忙,然后剩下亲爸在家不放心,也一起接过来。


三宅一生


婚姻虽然是两个家庭的事,但是决定在一起是两个人的事,主次不能颠倒,因为相爱才决定要在一起,然后彼此包容对方的家庭。而不是因为两个家庭是否门当户对。因为家庭的不同,而导致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这本身就背离了婚姻的意义。


XY~L

 

结婚——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点,比如办酒席的那一刻,围绕那一刻要准备的事情,多半是要涉及到两个家庭的。如果把它看成是一段时间,比如生儿育女,白头偕老这是一个过程,过程那是两个人去过的,谁都掺和不了,那必定是两个人的事情。怎样去看待婚姻那就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想明白了,结婚这个事可大可小,可复杂可简单。你问结婚是谁的事,我答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谁的事谁心里知道,你硬要 TA 说出来,其他人未必是同意的。


天晴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婚姻的确是两个家庭的事。在年少时,曾固执地认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只要有爱情那对婚姻来说就已足够。但随着年岁增长,渐渐体验到生活百态,越来越觉得婚姻是一件大事。因为我们生来就不自由,生来就在一个家庭,在成长的过程中承载了整个家庭的付出和心血,我们从来不属于自己。那么婚姻又怎么能一言而定呢?如果两个家庭不能和谐相处,这样的婚姻又岂能天长地久!说到底,面对重大的决定,我们从来不会只考虑自己。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才好。


ONEONE


成熟的人结婚一定是两个人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熟的人懂得划清个人和周遭的边界,不会允许别人随便越界。但是结婚当然需要考虑原生家庭的因素,不是你要和对方的原生家庭打仗,而是你要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把界限搞清楚,要努力让自己从原生家庭独立出来。对方的原生家庭,试着了解和接纳,适当的时候温柔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吧。


优质没品  


婚姻应当是两个个人之间的事情,至于会不会演变为两个家庭的事,要看个人和原生家庭之间的亲密程度,心理距离、物理距离、经济依赖、宗族观念、甚至生活自理能力等等都会影响新家庭的自主性。目前国内相当数量的婚姻都无法摆脱上述桎梏,也就是说进入婚姻的个人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太多方面需要依靠原生家庭,比如最突出的,房价和婚姻成本的强相关就直接以经济捆绑了双方家庭几代人,再比如计划生育政策造就的独一代成为原生家庭的唯一寄托带来的双向依赖。“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是社会现象的表层,根本原因是年轻人个人独立被动或者主动的缺失,而这种缺失的成因则与观念、政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息息相关。


HERO朱昊  


婚姻幸不幸福,主要看两个人是否都掌握了足够多正确,清晰的概念,看两个人的思考能力(也就是笑来老师说的元认知能力)是否势均力敌。因此,婚姻跟原生家庭有关也无关,有关是因为一个人如果不看足够多的书,不掌握足够多的思考武器,很难打破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束缚。无关是因为,总有些人能够突破这些限制,实现心智自由和解放。


阿莫西林  


我觉得两个人结婚首先考虑的不是两个家庭,而是在相爱的基础上,再探讨两个家庭的关系。并不是不在意父母的感受,而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价值观的差异并不是一时就能扭转的。且这两代价值观往往会有很强烈的冲突。如果每一种价值观都根深蒂固,且差异很大,那么这件事就很难办。所以唯一能做的是一方妥协,另一方从其他方面弥补。这两方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合到一起,最好的结果是合到一起。相爱的两人遇到不易,走到一起更不容易,如果彼此认准了对方,那就努力劝说父母吧。而作为父母的一方,无非是希望孩子幸福,可能幸福的方式和自己这一辈子不同,但幸福本就是主观定性的,强加于子女的幸福是一种痛苦。


陆泽儿  


婚姻,呵呵,可以比喻成一次商业合作,强强联合。也可以比喻成一次找工作,相亲~面试,约会~试用期,结婚~正式合同工。


leo  


对于我这种尚未踏入婚姻殿堂的单身汪,结婚,或多或少会有些恐惧。想找到相爱的人,已实属不易。家庭的因素不可忽视,我更倾向于较为自由的生活方式,干预太多,爱情可能会改变了原来的味道。对于婚姻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互相的感觉,相近的价值观,共同成长的动力,否则,过了七年之痒,爱情靠什么维持呢?假如结婚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许多人都听过爱情天梯的故事。上世纪 50 年代,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 10 岁的寡妇徐朝清,这段情不仅是两个家庭反对,整个村,整个时代都难以容许那样的爱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一人一生,只为一人凿一梯。


刘国江和徐朝清选择用空间来抵挡现实的洪流,他们成功了。但能做到这般的只是极少数,这世上更多的人,还在无奈地接受着现实洪流的冲洗。可是也有人,没有选择利用空间,而是选择锻炼自己的心智,让自身强大起来以抵挡洪流的冲击。


现实的洪流终将涌入爱情,但,那又怎样?




校订:吴巍、姚色丰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建议你也读一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相应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女找对象,千万别找这三种家庭,这不是迷信,是聪明!
面包和爱情都有的婚姻,就是妥妥的幸福吗?现实比你想象中残酷
【 万象杂谈 】一份引人深思的大学毕业女生的十年复盘
聪明的女人在结婚前,一定会了解这三件事,这不是现实而是理智
父母不赞同的感情如何选择?除了吵架,你更应该做这2件事
我们靠什么维护婚姻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