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 |“神蒸”大妈



她是我们那一带的传奇。生了十一个孩子,并且都活下来了。



“神蒸大妈”今年不是98就是96,她多次说:“新社会后,时兴造身份证的时候,给我少写了两岁。”

  

她是我们那一带的传奇。生了十一个孩子,并且都活下来了。那年月,生十来个孩子不稀罕,都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孩子多,家长没文化起名麻烦,于是有了“大蛋”、“二蛋”、“黑娃”、“四斤”“小女”这样的名字。老九老十是龙凤胎,叫“杨十全”、“杨十美”,取十全十美之意,心满意足了,再也不要孩子了。哪成想她当婆婆的第二年,媳妇还没见喜呢,她又没意思地生了个丫头,那年她五十二“高龄”。

  

有一年冬,天飘小雪花,山那边一个打兔子的摸进家来想取暖。大爹和人家不生分地聊着天,大妈去灶间生火做饭。做啥?农村的伙食,能做出什么西洋景来,蒸南瓜呗。中间客人几次要走,大妈热情极了“吃了饭再走,吃了饭暖和。”客人也进了灶间两次,第一次大妈正在洗南瓜,老大的南瓜,脸盆那么大。第二次,大妈把南瓜放进大托盘,再放在箅子上,刚要扣锅笼,客人进来刚好看见,说,老嫂子,南瓜怎么不切就上笼蒸?大妈说山里啥都缺,就是不缺柴,慢慢蒸呗。然后,把劈柴往灶膛里边推了推,跟着来到堂屋陪着闲扯。

  

客人进灶间是想让大妈别费事,吃口得了,自己又不是真正的客人。一看大妈根本就没有费事的意思,也就闭口不言了。

  

紧蒸慢蒸,终于等到揭开锅。囫囵南瓜端上桌,筷子塞到打兔子的手里,人家不咸不淡干咳两声,好像在等着看大妈往下怎么“表演”。那意思是说,来客了就给吃蒸南瓜?人家要走你还不让走?我在家还没吃够?天天吃,人也吃,猪也吃呢。鬼才信山里人厚道!又见大妈拿来陈醋和辣椒油,还有一壶柿子酒。大爹用汤匙把南瓜挖了个小口。哇,满桌子肉的香味儿,不,满鼻子松油熏肠的味儿,还不对,一屋子焖枣焖菌子的味儿。总之,从没有过的好闻的闻不够的味儿。大妈拿来长柄竹片刀,以南瓜的肚脐眼为中心,打了个叉,画了个竖,南瓜成了六等分,规规矩矩整整齐齐。从上到下,一层豆角,一层糯米,一层松油熏肠,一层柿饼,一层粉芡裹鸡蛋,一层野猪肉,一层绿豆粉皮,最下层茶树菇。一层一层,层次分明,黑是黑红是红,说五颜六色不准确,七颜八色才够格,打兔子的看呆了。大爹把一份铲进客人的盘子。大妈说:“趁热吃,趁热吃。咱这儿没啥稀奇物,都是自家山上出的。”

  

这一顿蒸南瓜,给大妈家争取来两个媳妇,同一天结的婚。大妈从此被称为“神蒸”。人说,给一个不相干的山外来客,能把南瓜蒸成那般模样,这样的女人带领的家,只会好不会差。多少亲戚替她熬煎那一拉串儿子怎么讨媳妇?六个儿子个个娶到好媳妇。还真是,不管人家孩子出生时才四斤还是五斤,但成人后都是手提千两肩扛百斤的汉子。孩子们多,却超级团结,连包片的书记都说他们家就是一个模范生产小队。

  

神蒸大妈,宽厚仁慈勤劳。年轻时候,山顶放羊河底挑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年岁后,含饴弄孙,护院煮饭。时常牵着“杨五辈”(她称呼长孙的孙子叫“杨五辈”,第五辈人),腰里再拴个唱戏机,边走边听边哼唧。看她这样子,耳聪目明眼不花的,再活十年八年没问题。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气腾腾的带着淡淡的甜香味儿,怎么都吃不够
毛南族的饮酒习俗
春节家中来客人,媳妇就这样蒸馒头,一人二个,招待客人倍有面子 Ισ
媳妇只用一招,馒头又软又大又漂亮,关键比酵母馒头好吃99倍
除夕夜的年味儿
刘三步(民间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