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秦帝国》,好大一碗大众鸡汤

?

在2017年讨论历史剧有着特别的意义:在一百余年前,中国的精英阶层在北京搞了一个新文化运动,他们对漫长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都感到了厌倦,想为中国提供一些新的东西。而百年过去,很多人还是喜欢一些旧时代的糟粕。



文/张丰


进入2017年,历史剧又火了起来。

《大秦帝国之崛起》开播,引起广泛关注。这是这个系列的第三部,和第二部隔了几年的时间;《大明王朝1566》在首播后的第10年,也在卫视和网络平台进行了重播,反响也相当不错。



历史剧一直是荧屏的主力军。前两年的《琅琊榜》和《芈月传》,其实也是历史题材(《琅琊榜》为架空),只不过是“历史剧+偶像剧”的组合而已。


相比之下,媒体更推崇《大秦帝国》和《大明王朝》这样的“正剧”,它们都标榜自己是依据史实,并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因而也获得了超出娱乐本身的效应,引起更广泛的讨论。

不过,这两部电视剧的主题耐人寻味。

《大秦帝国》系列演到第三部,终于到了高潮,也就是“大国崛起”阶段。和前两部的“裂变”“连横”的勾心斗角相比,这一部讲述的就是杀伐,用武力来统一中国的故事。



《大明王朝》讲述的则是反腐。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海瑞、严嵩与嘉靖皇帝的三角关系,也就是皇帝、奸臣与忠臣的传统套路。但是由于对官场斗争与观众心理的精准把握,在10年前播出时就获得好评,如今重播,仍然没有过时。

在中国,所谓“历史正剧”,一直有着很大市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熙,雍正,都在这样的正剧中成为拥有雄才大略的伟人。所谓“正剧”,往往会被理解成“根据历史”,隐含着一层“正确”的意味。观众当然知道,戏说和正剧当然都是娱乐,但是正剧却提供了高于娱乐的东西,那可是“真的”呢。



当初《大明王朝》播出时,甚至有历史学者出来称颂,认为其“反映的时代精神非常真实”,但是这句话本身,其实恰恰反映出该剧在历史层面是经不起考据的,只是“精神非常真实”而已。说到底,就是迎合观众的某种期待而已。

要了解中国古代真正的历史,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一些既往的历史书,往往并不可信(比如鲁迅,就认为古书里只有“吃人”二字);而所谓的野史,可能也饱含着更多的想象。指望电视剧传达出真知的历史,不过是一种妄想。



拍一部《大秦帝国》,可以依赖的历史材料,主要是《史记》而已。指望电视剧还原历史,那会难死编剧。

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正剧”,其实不过是指在表演时更一本正经,或者大家都假装那是真实。所有以明君为主角的历史正剧,其实讲述的都是权力的角力。



人们喜欢看的,只是官场斗争和权谋,所谓生存智慧而已。它会以处世哲学和心灵鸡汤的形式,不断创新,并抵达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灵。

这种建立在电视剧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史观,这也是大众文化的魅力。与其说《大秦帝国》很受欢迎,还不说他是在迎合公共情绪。



当然,一部优秀的历史剧,不但是迎合,还会为公众的历史妄想中注入一些新的内涵(比如,海瑞一个低级别官员,却拥有那么大的能量)。明朝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而是走向了衰落?这些问题当然更有意义,但却从来不是大众喜欢的议题。

一些中国人喜欢历史剧,从来都不是为了汲取教训,而是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在2017年讨论历史剧有着特别的意义:在一百余年前,中国的精英阶层在北京搞了一个新文化运动,他们对漫长的历史、文化与传统,都感到了厌倦,想为中国提供一些新的东西。而百年过去,很多人还是喜欢一些旧时代的糟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十部值得一看的历史剧,每一部都似乎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豆瓣8.9高评分,《大秦帝国3》、《大明王朝1566》让历史正剧重回“黄金时代”?
豆瓣9分,10部良心历史剧吊打流量剧
《大秦赋》:历史正剧已重启“王炸时代”?
看完了这25部优秀历史剧,你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就算圆满了
历史剧十大巅峰之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