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里的春天不只是桃红柳绿
    ■赵厚均

  雨水刚过,光秃秃的树枝悄然萌生蓓蕾,春天的脚步近了。遥想远古的先民,从冬天的阴晦中走出,面对明媚的春光,该有多么的惊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诗经》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他们欢快的歌咏。
  梅花开了,柳叶舒了,晴光摇曳,萍藻浮泛,正是大歌唱家黄鹂登场之时。物候触处皆新,黄鹂百转千回,是《诗经》里动人的乐章。据说,唐人戴颙曾于春日携双柑斗酒出游,就为听黄鹂的歌唱。因为鹂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可以医治尘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如乐器合奏更能激发诗兴。于是,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时,吟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瞻仰武侯祠时,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还有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发的气息。而在滁州西涧,春潮带雨的夜晚,韦应物又信步闲吟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到江南,杜牧感受到阔大的气象,直抒“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连杜丽娘偷闲牡丹亭畔一游,亦觉“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喜听“呖呖莺声溜的圆”。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登楼眺望,更是写下如有神助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个在柳树上歌吟的鸟儿,说不定就是黄鹂。只有那独处深闺的思妇,好像不愿听黄鹂唱歌,“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诗经》 里的春天,也是从桃花开始的。《周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夭夭,有人解释为“花笑”;灼灼,火光也,桃花红艳,望之如火。诗句写春天的桃花盛开,繁盛鲜艳,让人想起正当妙龄的女子,进而联想到她出嫁后的和美生活。这就是朱熹所说的“兴”,不过在此应该也有“比”的成分。闻一多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在《诗经》之后,这样的比喻就更常见了。如晋陆云《赠顾骠骑诗》:“在虞之胄,实惟有姚。颖艳玉秀,华茂桃夭。”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春天,就是这样一个桃花与美人交相辉映的日子。
  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来。初生的柳叶细长如媚眼,随风飘荡,亦能触动诗兴。有人统计过,柳树在《全唐诗》中共出现了3463次;在《全宋词》里共出现3760次,高居植物出现频率的榜首。不过,《诗经》是个例外,柳树只出现过6次。不过,这毫不影响柳树在诗国春天的地位,因为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写活了春日艳阳里青青柳条随风飘拂,如牵人行色,不忍使其离去之状,开出后世无限诗意。
  其实,春天不只是黄鹂的歌喉婉转和桃红柳绿,还有那万物灵长的人穿梭其间,吟唱出深情绵绵的恋歌。在雎鸠关关的鸣叫声中,妙龄女子采摘着荇菜初生的嫩叶,忙个不停,或许是路过此地的君子目睹此景,不觉迸出了最早的情诗;春阳遍地,柔桑摇曳,劳作的女子忽然想到将要嫁入夫家、远离父母,又不觉添了几分伤感之情。有女怀春与女心伤悲,仿佛是一对孪生兄妹,千百年来扰动着人的心弦。
  三月上巳,日暖风和,草长莺飞,男男女女手持兰草,在水边游赏,真是热闹非凡。男子已经去玩过了,可女孩坚持要他再去;男子当然拗不过女孩的要求,只好陪她前往,一路上有说有笑,临别还以芍药相赠。想来那手执芍药归家的女子,应该是欢喜无尽的。这算是《诗经》中描写春天最美的旋律吧。
  这无比动人的春景,在当时作诗之人眼中,可能只是兴发感情或教化的触媒剂而已。不过,两间莫非生意,万物莫不适性。吟咏体味于《诗经》的春天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真乐。所以你要问:春天在哪里?我说:在那含笑的桃花丛,在那摇曳的柳枝头,在那百转千回的黄鹂声中,在那水边谑笑嬉笑的士女脸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分,南京玄武湖已桃红柳绿
跟着《诗经》畅游春天
《桃夭》里,暗含对女子出嫁的告诫?/《诗经.桃夭》翻译赏析/文澜珊
聆听||君送桃花两三枝 我为君赋一首诗
描写桃花的成语和名段
桃都四月垂柳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