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月青帘嗨翻天

青帘渔火,是古庐江八景之一,也许人们耳熟能详。但当地六月六的龙舟竞渡,可能只是偶尔听说,不太熟悉。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震天的锣鼓,亢奋的吆喝,狂热的加油,嗨翻了青帘的天,嗨翻了青帘的水,像仲夏的热浪袭来,让你热血沸腾,迸发活力,也想一试身手,中流击楫。

青帘河,一个诗意的名字,清凌凌的水倒映着蓝盈盈的天。清风徐徐,水波不兴,朝霞平静地洒落在河面,小河就像一个文雅的绅士慢条斯理地悠闲漫步。十里八乡和县城的人们蜂拥而至,一睹这次龙舟竞渡的盛况。

上午,龙舟在各自村庄来回游弋,有巡回表演和热身的性质。一些老板放几挂鞭炮,送几条烟,有的包些礼金,慰劳这些划龙舟的村民,希冀他们取得好成绩,为本村增光添彩。

下午,青帘河沿岸村庄的四十多条龙舟陆续来到青帘老街河段。龙舟虽多,却秩序井然。龙舟大约十几米,形制一致,中间低,龙头龙尾两头翘起,似龙般惟妙惟肖。为了提高速度,龙舟身窄,横向仅能容纳两名选手。舟头一面大鼓,一位司鼓手端坐在一张木椅上,头向舟尾,两只手握住鼓槌;舟尾插一面队旗,迎风飘扬,一只舵固定在一根木杆上,杆子中间有个活动的榫,便于舵灵活调整龙舟行进的方向。准备工作就绪,一声吆喝,顿时锣鼓声大作,龙舟如离弦的箭射出。

“楫飞晴散雨,鼓急水惊波。”木桨整齐划一的动作击打水面,溅起了飞花碎玉,白雨跳珠乱入船。鼓声急切,惊起水波哗啦啦地往舟后流淌。舟头像犁一样划开波浪,龙舟轻快地疾驰。鼓三下,锣一下,鼓锣唱和,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鼓舞士气。划桨的跟着这个节奏抡起胳臂奋力划桨,身子一俯一仰,桨入水出水,步调惊人一致。划桨的都是百里挑一之人,虎背熊腰,铁塔似的,力大无比。但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加入参战。

其中,“扒头桡”是全船力气最大的人,指挥着全船有节奏地去划。船尾掌舵的好像悠闲自在,其实也丝毫不能懈怠,掌握着龙船的方向,稍有疏忽,便铸成大错。舵手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据划桨的力度,及时暗暗地调整方向,有时向左摆动桨,有时向右挪动桨,有时桨完全出于水面,根据实际情况,确保龙舟直线行驶。有时舵手还跳起来狠狠跺船板,船头翘起,加快行驶速度。高超的技术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作为集体项目,划龙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配合娴熟,方能夺得头筹。就像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国家,若能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何愁家庭不富裕、集体不发达、国家不富强呢?

刚开始,两条龙舟并驾齐驱,划桨的吆喝声和岸边的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可谁也拉不开距离。划龙舟比的是速度,拼的是体力和耐力,讲究的是智慧和策略。开始阶段都有劲儿,力求取得开门红,博得好彩头。中间阶段,就要注意调整呼吸,分配体力。此时速度稍微减缓,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一些,让僵硬的动作流畅一些,让身体有个缓冲,积蓄能量在冲刺阶段爆发。

有的年轻队伍初生牛犊不怕虎,铆足劲儿拼命地划。尽管在半程稍微占了上风,似乎稳操胜券,但待鼓声更急,锣声更响,舵手蹦起来跺得更欢,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时,由于体力分配不均,眼巴巴地看着后面的龙舟一举超过,只得一声叹息,前功尽弃。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最终取得胜利的大多是老到的龙舟队:前半段不落下,中程稍微慢点,冲刺加把劲儿。不由让人想到,人生的规划亦是如此,要合理科学,拿得起放得下,该减缓的时候淡定地慢下来,该提速的时候振作精神快起来。目标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更需要聪明和智慧。

一方取胜,参赛的选手挥舞着木桨,像凯旋的将士般荣耀,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观众不禁齐声高喊,似乎要把天际喊破。

“锣声(哟)密密(哟)鼓声稠(哟),端阳佳节赛龙(啊)舟。”《龙舟竞渡》震耳欲聋。不过,有别于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青帘六月六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驱邪纳福,喜庆丰收。

“粗胳膊的小伙显身手,哟啰哟啰嗬;大嗓门的姑娘喊加油 ,哟啰哟啰嗬嗬。”激昂曲调在青帘河上空飘荡,龙舟竞渡高潮迭起。六月六,青帘嗨翻了天。(高岳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丨龙舟竞渡又端阳,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有多少记载
端午安康!送你10首不可错过的“龙舟”歌曲!
划龙舟:作为民间的传统习俗,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只知其皮毛
潮汕民间故事·潮汕赛龙舟
无锡端午旧俗
姑苏.庚子端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