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畅销与长销

     浏览外国文学图书,不时会看见译著的腰封上,注明该书外文原版销售多少万册,高居畅销书榜首多少周等等,这些数据引自海外版权推荐文字,基本上也都属实,但对我们而言,几乎没有意义,也因为这些数据无意义,引进的当代文学作品往往被冷落,并没有产生期望的轰动效应,也能如原著那样卖多少万册,原因固然不少,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忽略了不同的社会土壤,以及这块土壤滋养的读者群。

比方说吧,《纽约时报书评》每周都有图书推荐,每周都有新书高居榜首,如果将那些榜首的书籍全部译过来,或许偶然会撞上一两本可以热销的,如前些年的《廊桥遗梦》,但多数都是美国人自己喜欢的读物,与我们半毛钱关系也没有。我们都知道上世纪末,有个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对美国司法影响非常深远,是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以辛案为背景的图书,往往会成为畅销书,可是将这类书译过来,在国内是不会畅销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具备辛案的背景知识,也没有洞悉其真伪的强烈渴望,面对这样的书籍只会无动于衷,没准连翻翻的兴趣都没有,虽说这是异国的畅销书。假如有哪个中国作家,以国内的某一案件为背景创作小说,倒是很可能在国内畅销的。这就是社会差别,那些过于接近社会现实的作品,会受到本国读者的热捧,但要想引起别国读者的共鸣,就未必那么容易了,设想将获茅盾奖的《高山下的花环》译介给洋人,会有什么反应?

文学与科学不一样,科技创新可以立马走红独步天下,文学不可以。真正优秀的文学图书,是需要时间沉淀的,需要有心人去认真阅读与领会,别说当下的畅销书,就是获诺奖的一些作品,也会被时间淘汰,比如有的北欧作家,获奖当年有一定影响,如今读来就显得暮气沉沉。同样的道理,辛案十几年前曾轰动一时,再过十几年恐怕就没人谈论了,那些因辛案而热销的图书,都会被当废纸卖掉。

图书热销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有时候一本书在本国默默无闻,被介绍到别国后,反而受到欢迎,《牛虻》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其祖国已被遗忘,但译本在中国一直大行其道广受追捧。广西美术社做了本《艺术的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各国艺术史,引进之初谁都不看好,不想几年间做出各种开本,重印几十万册,出乎所有人预料。我们的读者太需要艺术启蒙了,否则看不懂现代艺术,这本书恰好暗合了读者的需求。

好的文学作品,关怀的是人性,关注的是善恶,而不仅仅是故事,能否从海量图书中辨认出这类作品,是对文学编辑的考验。除此之外,表达方式也很重要,我曾经花不少时间,追踪美国女作家琼·迪迪翁(Joan Didion),对她的非虚构写作寄予厚望,后来发现她确实也写得不错,但不合我的胃口,或许是出身记者的缘故,过于写实了,而我更欣赏冷酷与刻薄。唯有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可以长期销售的图书,也即长销书,值得我们花力气去引进,这是做外国文学出版的要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嘉《本色》打破郭敬明神话 荣登畅销书榜首|郭敬明|本色
早读 | 读书有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从源头阻击“滞销书”
别给图书榜单“贴标签”
畅销书及其运作的奥秘(实操经验谈!很长很透彻很实战!)
20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