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伟雄:如何自学哲学(初阶篇)| 微思客

王伟雄加州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

如何自学哲学(初阶篇)


我虽非南宫夫人或南极仙翁,也偶尔收到读者或网友的问题。昨天有网友问我:「如果想自学哲学,应该如何入手?」这问题不好答,要先知道问者的学识背景、自修哲学的目的、希望自修到什么程度等等,才可能提供一些自学的方法。追问之下,这位网友说自己是大学毕业程度,没读过任何哲学课程,只看过我的网志和一些网上的中文哲普文章,现在想进一步认识西方哲学 (我这里说的「哲学」,也是只限于西方哲学) ,不是要深入研究,兴趣而已,但不想做盲头苍蝇,事倍功半,更怕甚或「误入歧途」,读坏头脑。


好,就凭那句「怕读坏头脑」,我愿意花些时间提出较有系统地自学哲学的门径。先就这位网友的背景写「初阶篇」,过几天另写一篇给程度较高的人 (即对哲学已有些认识,大约等同完成了初阶),题为「进修篇」。


(一) 文字


自学西方哲学,不能只看中文的材料,因为用中文写的西方哲学书和文章不多,质素高的就更少,完全不能和英文的材料相比。有关西方哲学的英文好书和好文章多得很 (德文、法文或其他外文的当然也有,但我只能讲我熟悉的),大多没有中译,即使有中译,也少见是译得好的。因此,如果你的英文阅读能力不高,我就会劝你先在这方面磨练一下;其实,看些浅白的英文哲学书也是增强英文阅读能力的方法,起初会辛苦些,但只要记住自己是同时学哲学和学英文,一举两得,便不会那麽容易感到气馁了。


(二) 大图像


学问之一大忌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哲学亦如是,应该一开始便掌握大图像 (big picture) ;起初的大图像必定是很粗略的,里面的项目之间的关係不够清楚,但不要紧,读下去便能够逐渐改进,掌握的大图像越来越清楚仔细,然后在最大的大图像下再分不同的大图像 (历史发展、哲学家、流派、理论等等)。有了大图像,无论读的是哪位哲学家、哪个哲学问题、哪个学说或理论,都应该放在大图像的脉络里来了解,那便较容易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要自己建立大图像,是困难的事,如果能找到一本提供大图像的好书,便省力得多了。这样的书肯定不多,我所知的只有一本:

David Papineau (ed), Western Philosophy: An Illustrated Gui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全书共六章,不同作者,都是英国颇有名的哲学教授;每章讨论一个哲学研究的大范围 (例如 Mind and Body),讲解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係,穿插着介绍一些重要的哲学家。读毕此书,应该对西方哲学有一个粗略的大图像。


(三) 哲学史


虽然大图像包括了一些哲学史资料,但初学哲学的人还是应该读一本简明的哲学发展史,认识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的相互影响和承传关係。我会推荐英国着名哲学学者 Anthony Kenny 写的这本:

Anthony Kenny, A Brief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Wiley-Blackwell, 1998)


(四) 逻辑


读哲学不能不懂点逻辑,初学者应该先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概念和论证结构,不必急于学符号逻辑。这方面我有两本书推荐:

Anthony Weston, A Rulebook for Arguments, 4th edition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Graham Priest, Logic: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Weston 那本较实用,Priest 那本主要是解释逻辑概念和逻辑难题。虽然这两本书都相当浅易,但适宜一读再读,以便能牢记其中重要的概念。


【Priest 那本刚出了第二版,多了一章,全书也长了二十多页,但我仍未看过,所以还是推荐旧版好了。】


(五) 哲学问题


上面的书都读过了,便可以看一些以哲学问题为本的入门好书。虽然这些书大多没有哲学史成份,但书中讨论的哲学问题还是有它们的历史根源和时代意义,不可不察也。然而,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集中思考如何处理那些哲学问题,尽力保持头脑清晰,绝不马虎,看不明想不通的地方要停下来反覆思索,直到理清为止,然后才继续读下去。我推荐以下两本书:

Thomas Nagel, What Does It All Mea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Robert M. Martin, Philosophical Conversations

 (Broadview Press, 2005)


Nagel 大名鼎鼎,而他这本小书确实写得好:深入浅出,精简之馀能同时引起读者对哲学问题的疑惑。不过,我还是较喜欢无甚名气的加拿大哲学教授 Martin 写的那本;Martin 用的是对话体,写得生动有趣,并清楚地显示了哲学问题错综複杂之处,让读者明白到为何哲学争议难有定论,却又值得思考下去。


(六) 不宜

- 不宜贪多务得,就算是初学者,也必须慢慢来,弄清楚概念要紧;囫囵吞枣,快速往脑袋硬塞一大堆什么 isms 和哲学概念,是害了自己。


- 不宜随便相信三手资料,例如一些简介式的哲普文章,作者看的已是二手资料,而且写这类文章的人一般哲学程度不高。


- 不宜开始时已经偏狭,专读一个哲学家 (例如尼采) 或一个哲学流派 (例如存在主义) ,否则很容易误解,或变成哲学崇拜。


- 不宜写哲学文章,因为你还未有能力;先虚心学习,不要好为人师,否则难有进步。


编辑:在远方写作

wethinker2014@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哲学看哪些书比较好?
新书推荐 |《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
10本书让你摸到哲学的门
一份从入门到高阶的哲学书单
读什么书,人才会更智慧?
有哪些哲学的书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