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文飞:托尔斯泰的生活与创作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
本文据作者在深圳读书月讲座速记稿整理

生活与创作
我今天讲座的名字叫“托尔斯泰的生活与创作”。
“生活与创作”,如果有些朋友比较喜欢读俄国作家的传记的话,一定会对这样的一个题目不陌生,俄语一般介绍жизньитворчество就是生活跟创作,这是一个作家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作家两部分的构成。生活当然就是这一个人的吃喝拉撒,创作就是作为一个作家他写作的作品或者是他写作的方式。
我在美国耶鲁大学待过,我突然发现俄国作家的这样一个传记如果翻译成英文的话,他们经常会把这个题目改掉,我刚才说的俄语叫жизньитворчество,翻译成英文的话对应的应该是life and creature,但是美国人是英语的译者,它很少会用“creature”(创造)这个词,它会把它翻译成lifeand writings,就是他的生活和他的写作,或者是他的作品。我们中文是把它翻译成“创作”的,但是这个词在俄语中原来的意思跟“创造”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觉得一个作家,作为一个人,他活了多少岁可能是他的life,但是他写的作品,就是一种创造的情景。我们知道creation这个词实际上就是指上帝创世记,实际上有这样的一个意义在里面。也就是俄国人在他们对一个作家的总结中,他们往往是两分法,就是把这一个人看成是有生活的一面和创造的一面。我对俄国人这个两分法有贴切的感受也是我在俄国生活过以后。有一次我在莫斯科语言大学访学,我见到了一个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她就很好奇,问我们来俄罗斯干什么,我说我们是研究俄罗斯文学的,她问你研究谁,我说研究普希金。她说你是怎么研究的?我说我写过一本关于他的书,翻译了他所有的诗歌和小说。老太太一下眼睛瞪得非常大,突然用俄语说了一句话“原来你过得是有创造性的生活啊”。我知道“创造”这个词,creative或者是creation,在俄国人的心目中间是这样的,它就区分了从事文化活动的人和不从事文化活动的人。也就是在俄国,人对一个人区分,他会把这个人看成吃喝拉撒和与吃喝拉撒不相关的事情,这叫“生活与创造”,对所有的人他会做这样的区分,有一种人是跟做文化不沾边的事情,哪怕做的是政治、技术,他觉得这个也是alive,但是如果你同时画一些画,你同时还写一些小说,你同时还写音乐、做戏剧,他觉得这是creative。
所以这是做一点旁注,对我这个题目的一点注解。

下面我们就进入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这个话题里面。当然我说的是托尔斯泰的生活和创作,我就准备从两个方面谈一谈,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跟他生活相关的事情,一个就是他的作品。关于他的生活,我想谈三个小问题。
托尔斯泰的庄园
第一个就是他的庄园,俄语叫“усадьба”,这个词很难准确地翻译成中文,我们一般就是翻译成“庄园”。俄国的庄园有某种丰富的内涵。比如说里面一定是有森林,一定是有田地,一定是有像别墅一样的楼房,另外一般就是世袭的领地。托尔斯泰的庄园是在莫斯科以南200多公里一个叫图拉的城市,是托尔斯泰的母亲给他留下的遗产。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中国喜欢文学的人去俄罗斯旅游的一个打卡地。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他们看到在这个庄园里面来了一个中国人,他们觉得非常奇怪,我第一次去莫斯科是在1989年,那个时候很少有中国人去到图拉。后来大概每隔两三年我都会去一次,总共去过六七次,每一次去我都能感觉到那个庄园里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可能中国人到俄罗斯旅游是会把看托尔斯泰的庄园当成一个主要的目的。在座的以后有机会去俄罗斯的话,其实可以去这个地方看一看的,需要一天的时间,在莫斯科的话可以包一辆面包车,一天可以往返一次。
这个庄园的俄语名字叫“яснаяполяна”,翻译成中文的话,叫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因为俄语是两个单词组合起来的,这两个单词如果直接翻译成汉语,叫“明亮的林中空地”。有懂俄语的朋友把这个庄园翻译成“晴园”,像苏州园林一样,晴朗的园地,但是我们总是觉得“晴园”的翻译不太像俄国的地名,所以大家用的很多的还是音译——雅斯纳亚·波里亚纳。

很多中国作家去过这个地方,进去以后,往往会做这样的感慨,也是开玩笑,就是“我要是有这座庄园,我也可以写出《战争与和平》”,他的意思是说,不能想象一个人会在这个地球上拥有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大概是300公顷的土地。这个里面我们刚才说了有原始森林,还有一条天然的河流流过。这个庄园里面有很多的村庄,这个村庄实际上都是属于托尔斯泰和他的祖先的。
俄国的贵族在某一段时间的富裕程度实际上是超出我们现在人的想象的。俄国有另外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叫屠格涅夫,他母亲去世之后他继承了他们家的家产,他突然很惊讶地发现,他有3万个农奴,就是3万个人无偿地在为一个人服务,这个富裕的程度大家可以想象出来。他们几乎所有的剩余价值都是要交给这些地主贵族的。
这个庄园非常大,我们去了那么多次,也没有一次走到过它的最边角,去的话也只能看托尔斯泰写过《战争与和平》的房间,写过《安娜·卡列宁娜》的房间,可以看到他祖先住过的房子,还有他长眠的地方,也就是他的墓地。现在这个地方变成了一条旅游线,你一进去的话会有导游带着你走一圈。我们上次作家代表团去的时候,我介绍他们认识了托尔斯泰的玄孙,就是托尔斯泰孙子的孙子,这个人既不写作也不是文学家,但他依然被普京总统认定为他的文学顾问,因为他是托尔斯泰的后代,他就可以成为这个国家文学的一张名片,我们去这个庄园的时候,因为我认识他的玄孙,我就想把他请过来跟中国作家见面。中国作家代表团去的作家都是非常有名的,满世界跑,也是被读者都宠惯的人,到了俄罗斯看到什么都不在乎,说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但是突然见到托尔斯泰的玄孙的时候,他们都颠着小碎步,冲过去跟他握手,而且两个手握。我说你们为什么对这个不写作的俄国人这样敬重呢?他们就说,这双手里面是流淌着托尔斯泰的血液的。托尔斯泰对于每个作家意味着什么,我想不用多解释。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这些作家都喜欢聊天。我们在庄园里面一边走,中国人聊天的声音都是很大的,结果走进一个地方,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前方就是托尔斯泰的墓,后来我把这个牌子翻译给中国作家听,我突然发现,所有的作家,十来个人,马上一点声音都没有,特别安静地走过去,围着这个墓地看一圈。我想有些朋友可能看过托尔斯泰墓地的照片——托尔斯泰死的时候,说他的墓地上不准有任何的装饰,也不能有十字架。一般的俄国人信奉东正教,东正教也是基督教,一般墓地上都会有一个十字架,他是不要的。有直接的原因,因为他去世之前是被俄国的东正教会赶出教门的。但是我想也不是因为这个,因为他想给后世留一个特别纯朴的形象,所以他的墓地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长方形,上面长满了绿草,几乎你什么季节去看,那上面的草都是绿的,即便是冬天也是一样,这个很奇怪的。

托尔斯泰

这是我们带着中国作家去托尔斯泰庄园的一点感觉。这个庄园对于托尔斯泰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这样三个角度来说:
一个就是这是他的摇篮,因为托尔斯泰是生在这个庄园里面的。托尔斯泰在九岁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一般人看了托尔斯泰的传记,都觉得他好像少年的时候是很孤独的。其实他有一个姑妈非常好,这个姑妈比他的亲妈妈对他还好,带着他们几个兄弟一直长大。我们知道这是非常富裕的家族,所以在少年的时候他是丰衣足食的,甚至是花天酒地的。后来他几个兄弟分家的时候,把这个庄园分给了他。我们说这个庄园那么大,但是托尔斯泰家族这样的庄园好几个。这个庄园就变成托尔斯泰自己的财产,最后他死了也葬在了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是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他长眠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这个庄园里面度过的,当然他也有出去游历的时候,他也有在莫斯科生活的时候。但是总归这是他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历程发生的地方。
第二就是这个地方是他的书房,也是他的试验田。说是他的书房是因为这个地方写下了他早期所有的作品,写下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他的重要的作品,只有《复活》是在莫斯科写的,他的绝大多数的作品是在这个庄园里面写作的。我们现在去这个庄园里面,他住过的地方是一个两层的楼,他的卧室、书房和客厅都是在二层楼上,但是他自己喜欢在一楼写作。一楼有一个很低矮的,我们现在看着都是光线很阴暗的房子实际上是他写《战争与和平》的地方。列宁画过一幅画,就是他怎么在这个房间里面写作。那个房子上面有圆形的拱顶,所以这个房间叫带拱顶的房间。他在这个地方写好一页纸或者是几页纸,仆人就拿着托盘把他的手稿送到楼上去,他的夫人把他的手稿抄写一遍,然后他在抄好的稿子上再做修改,然后再送上去。所以《战争与和平》他的夫人抄了八遍,100多万字的稿子,我们现在在他的故居博物馆里面可以看到他的手稿,上面密密麻麻的,有他的批注,有他夫人的抄写。托尔斯泰的字迹特别不容易看,但是他的夫人的笔记就特别清晰,特别清秀特别好认。
也就是说,他一生的绝大部分作品实际上是写在这个庄园里。但是我们知道,托尔斯泰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有平等意识的人,他在这个庄园里面一直坚持自己干活,当然没有必要他做那样的体力活,但是他自己愿意穿着像农民一样的长衫,穿着草鞋,有时候甚至光着脚,去地里体验一般人的生活。甚至他还在这个庄园里面做过试验,想把土地分给农民。但是农民可能是觉得他太好了,不愿意要他的,或者是觉得这中间是不是,像他的小说中写的,藏有某种诡计,地主的诡计。所以他很多次在他的庄园里面实行的土地改革都无果而终。但是他有一项事情是做成了,就是他在这个庄园里面设立了一个学校,招收这个庄园里面和庄园附近农民的孩子。他把他们招到这个学校里面来,自己亲自给他们上课,他甚至还编过小学课本,所以这个庄园对他来说是他进行文学写作的地方,也是他进行社会和教育实验的地方。
这个庄园实际上是,他自己说过,是他的第二自我,也是他心目中的俄罗斯的象征。说它是他的第二自我,他在日记当中也一字一字写到,因为他记事的时候他父母都已经不在了,他觉得他走进森林就能听见到他母亲声音,他在耕地的时候,他就能看到他父亲的身影。这是他父母留给他的庄园。现在有一种时髦的话就是身份的认同,他觉得在庄园里他能体会到,他是从哪来的,他是俄国人,他是俄罗斯民族的一分子。通过在这个庄园的生活,他感觉到他自己是一个俄国人。

但是他把这个作为俄罗斯的象征,实际上是有更大的理由的。我们知道俄罗斯的地貌、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实际上你去到托尔斯泰的庄园很容易能够看到,这里有森林、有河流。另外,最重要的是,这个庄园里面的很多场景,都被他写到他自己的小说里面。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小说的人不一定记住那个场景,我们如果看过《战争与和平》这个电影的话,我们知道安德烈回到他的庄园的时候,他的父亲出来迎接他,有一个非常长的林荫道,两边都长满了高大的橡树和椴树,实际上这个大道就是托尔斯泰庄园一进去就能看到的,笔直的一条,旁边都是巨大的树。也就是说,他在《战争与和平》中写的安德烈家的那个庄园,就是以他自己的庄园作为一个描写对象去创作的。包括很多房子,甚至包括一些主人公的名字,都可以在这里面看到。
所以这个庄园对托尔斯泰来说是有多种含义的,大家有时间去俄罗斯可以去看看。
这是我要谈的跟托尔斯泰有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庄园。通过谈他的庄园,把他的一些早期的生活经历放在里面。
托尔斯泰的出走与死亡
下面说说第二个问题,就是托尔斯泰的出走,也就是他的死亡。
我们刚才说的,这个庄园对于他那么重要,但是1910年11月10号,,他突然夜里3点钟就离开这个庄园了,当时是特别轰动的一个事件,他没有带任何人,只带了他的一个私人医生,这个私人医生实际上是捷克人,这个捷克医生后来也写回忆录,很详细地写到那天夜里面逃走的经过。他本来是想逃去找他的姐姐,他的姐姐在一个修道院里面当修女,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像尼姑一样,他想躲在她的修道院里面。但是半路上就被人认出来了,因为当时的托尔斯泰已经是一个不得了的伟人,不光是在俄罗斯,在整个世界都不得了的人,丝毫不亚于现在任何一个得了诺贝尔奖的作家,可能还要超过,因为他死了以后变成了全世界各大报刊的头条新闻,有点像爱因斯坦晚年。我想至少是比霍金去世动静还要大一些。
后来他被认出来以后,他就改变了主意,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坐在火车上。但是他那时候毕竟是80多岁的老人了,后来他在路上就感冒了,在一个铁路上的一个小站,叫做阿斯塔波沃,他在这个地方就下了火车,住在铁路小站站长的小木屋里,过了几天就死在了这个地方。
他的出走跟他的去世,当时有人就说了,可能是俄国历史上最惊天动地的事情之一。当时他去世以后,所有的人都在批评他的妻子,因为他当时要逃开家里面,大家就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不好,有的人说是因为吵架或者怎么样出去了,就说他的妻子怎么害死他的。其实他在铁路小站上,躺在那个房间的时候,留下了一段记录影片,我们中央电视台其实放过,叫《托尔斯泰的最后的岁月》,当时有这样一个镜头,我还是第一次在我们的电视台上看到这个镜头,当时我觉得还是挺震撼的。就是他在床上躺了好几天,最后索菲亚来看他,但是托尔斯泰的身边的人是不让索菲亚进这个房间的,索菲亚个子并不是特别高,最后她就站在这个房的前面想往里面去看一看,她就踮起脚尖来往里面看,这个镜头当时我觉得很震撼。托尔斯泰身边的人其实还是蛮厉害的,临死的时候居然不让他的夫人进到这个房间里面去。当然我觉得当时很多的人迁怒于她有关系,她自己恐怕也意识到她可能某些地方做得不是特别对。

与现场小读者合影 

但是托尔斯泰最后出走和死了以后,更多的人都是说她不好,但是过去了一段时间以后,托尔斯泰去世二三十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出走和死在外面,其实他的妻子索菲亚可能不是唯一的原因,最多只能算是原因之一。托尔斯泰的出走,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就是他不想过剥削阶级的生活,他想过的跟每个人都一样,他突然发现在这个庄园里面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一点,他有仆人,他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他又有那么多的财产,别人什么也没有。这种很强烈的道德感,让他觉得没办法这么生活下去,他就离开这个庄园。当时几乎每一个俄国作家关于他的出走和死亡都写过文章,但是比较精彩的有这样两个,一个就是库普林,这个人写过一本小说叫《决斗》,在中国有一段时间也很畅销。他写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托尔斯泰是一个比较有智慧的老人,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死,他就像老的大象,一般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他会离开这个象群,找一个谁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地方,他说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们不用去责怪任何人。还有一个是梅列日科夫斯基,俄国一个非常大的哲学家。托尔斯泰走的时候,给他的妻子留了一个纸条,说“你们不要来找我”,他还补充说“你们不要来追捕我”,就是说你们来找我就是来追捕我。后来梅列日科夫斯基就说了,他说这个纸条不是留给他夫人的,是留给我们大家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去谈论他的死亡,谈论他的死亡是一种亵渎,死是他自己生命的一种很顺理成章的自然的一种归宿。这个是托尔斯泰的死亡出走。
现在在俄罗斯对索菲亚的态度就平和多了,我在莫斯科大学遇到过一个俄国的教授,这个教授是一位女士,有一次我们俩谈起刚才谈的这个事情,她突然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感慨了一句,她说我们俄罗斯人,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天才,尤其是文学和艺术的天才,总是过于地宽容了,过于地忍让。而对这些天才的妻子总是过于地刻薄,过于地挑剔。因为她本来自己也是个女士,我们可以想象到,比如我们说到普希金的时候,普希金是决斗死的,我们就说她的夫人长得太漂亮了,大家都去勾引她,所以他才决斗死了。搞了半天是这个夫人的错。或者是谈到屠格涅夫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话题。其实这些人,已经是非常伟大的妻子了,她肯定不是完全理解托尔斯泰的,但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像托尔斯泰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又有几个人能理解他呢?就是他对世界的那种情怀和态度,不大有人能达到他那种高度。这是关于他的生活的第二个问题。
托尔斯泰与中国
第三个问题,稍微谈一谈他跟中国的关系。
在19世纪的俄国作家中间,托尔斯泰可能是少数几个对中国怀有对美好的情感的人之一,而且他是正儿八经地读中国作品的人。他读过孔子、孟子、老子和墨子,然后他自己还翻译过《道德经》,当然他是从法文翻译的。这在俄国作家中间很少见。尤其是他开始翻译阅读中国这些古籍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他创作成熟之后,也就是在他写完《安娜·卡列宁娜》之后,这个时候他开始觉得要寻找人类的智慧,他在基督教的西方的智慧之外,突然发现东方哲学同样很有智慧。所以他在寻找他的思想资源。现在中国甚至包括俄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家,就说托尔斯泰晚年有一个思想学说叫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主要的构成就是不能以暴力抗恶,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基督教的教义,他引用过,就是如果有一个打你的左耳光,你应该把右脸递过去给他打。因为如果他打你的左耳光,你打他的右耳光,这就变成恶性循环了,总有一个要止恶,我让你再打,你要是再打,我还让你打,最后这个恶也许就终止了。他的逻辑在这个上面。
还有一个就是他觉得人应该过有道德的生活,所谓有道德的生活,就是你看你过的日子、你过的生活是不是凌驾在别人之上,就是你的幸福跟别人的痛苦有没有关联。如果你的幸福只是跟别人的幸福有关联,那好。但如果你的幸福只是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那这就是不道德的事了。
还有就是说整个社会应该是平等的,这些东西都有提到。
后来中国和国外的一些托尔斯泰的研究者就发现,实际上在这些托尔斯泰主义很多的构成中间,实际上可以看到很多东方哲学的内涵。最典型的例子,他们就认为“不以暴力抗恶”这个思想的源泉就是老子的无为。然后他说过有道德的生活,就是墨子的兼爱。我们觉得不一定能够完全找到呼应,但是至少是托尔斯泰晚年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托尔斯泰一生最后一本书叫《生活之路》,这本书我们也翻译成中文了,是我的一个朋友翻译的,我写的序。当时我这个序言的题目叫《另一种圣经》,就是托尔斯泰晚年写的文学作品已经不过瘾了,他要自己写一本道德的书,让每个人读完以后,就知道怎么生活了。《生活之路》实际上不是他写的书,他在全世界的道德家、哲学家、思想家中间找了很多段落,他把这些段落拿来之后改写了一下,凑成了一本书。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段的题目就叫无为,有一段的题目就叫兼爱。他晚年摘录的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继承。这个是他跟东方哲学的关系,和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另外托尔斯泰跟两个中国人通过信。一个中国人当时跟他通信居然用的是法文,是一个法国的托尔斯泰研究者发现的。因为是法文拼的中国人的名字,谁都不知道是谁。后来最早的中国研究家就根据这个译音把它看成是钱玄同,就是五四时期的一个文化人。后来最后认证了以后,发现如果是根据当时那个落款来的话,他当时只有十六七岁,这个不太可能,就是当时中国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给托尔斯泰写信,而且用法文,觉得不太可能。最后郭沫若,我们知道郭沫若确实是个全才,干那么多事的人居然还关注到这个事情,他说这个人是张之洞。张之洞如果写信的话有可能,因为张之洞是一个大的高官,又是一个大的文化人,他想去跟托尔斯泰对话,这种动机很可能都是存在的。但是最后发现也还不是。
后来我在社科院外文所工作,我的老师戈宝权1950年代到苏联,终于考证出来这个人了,这个人叫张庆铜。他为什么论证是这个人呢?因为他在北京一个旧书摊里面,看到一本书叫《旅俄散记》,这个作者就是张庆铜,因为是中文,就能看到。这个人不是特别出名,而且他在这个书中写到,他曾经给托尔斯泰写过信,而且托尔斯泰回了信。这个等于是一下子做实了。
后来他考证出来是张庆铜给托尔斯泰写的这封信,大概四五年前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展览,是托尔斯泰庄园在我们这儿设的一个展览,题目叫“托尔斯泰的世界”,中间就展出了这封信。有时候我们觉得奇怪,为什么信已经寄给别人了,还有一个在这儿呢?你就不知道了,欧洲的十九世纪的文人,他们给别人写封信都是要留底稿的,就是把原来的信再抄一遍,因为那时候这些名人每一个字都金贵,以后是要出书信集的,当然是要留下的。
当时一块儿展出的还有另外一封信,这个写信的人就是我们中国如雷贯耳的辜鸿铭。辜鸿铭接到信以后又给托尔斯泰写了一封,托尔斯泰一共给他写了两封信,这两封信中间有对中国的温暖的话。现在这两封信都翻译出来了,在托尔斯泰的文集中都可以读到,托尔斯泰就说东方有一个民族,是中国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民族之一,他说他们从来不去攻打别人,他说在未来的世纪会是东方的世纪,而且东方的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最后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我不是太老的话,我一定要去中国看一看。

刘文飞老师为小读者签名留念

其实他写给辜鸿铭的第一封信是1910年写的,那时候正好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在全世界的大作家中间,对八国联军声讨最有力的,控诉的最有力的,托尔斯泰可能是第一人。这是我们要谈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托尔斯泰与中国的关联问题。
我想这三个问题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可以让我们看到托尔斯泰生活的这三个侧面。
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
下面我们转到第二个题目上,就是托尔斯泰的创作。
托尔斯泰的创作像大海一样,浩瀚得很。在所有的俄国作家中间,托尔斯泰可能是创作量最大的,因为我们知道普希金的全集只有十卷,但托尔斯泰的全集是100卷。全世界的作家全集能出到100卷的也不太多,我想他是全世界写作量最大的作家之一了。所以他的创作不可能所有的作品都谈,也没有人在这么短时间里谈他所有的创作。所以我在这儿还是想谈一谈他最有名的三部作品,最有名的三部小说,其实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宁娜》。
这三部作品恰好是他在写作最成熟的时期写的,托尔斯泰活到八十岁,除了一头一尾,比如说前20年不怎么写作,后面的十年也很少写文学作品,除了这三十年之外的中间的五十年,恰好是这三部作品的写作的时间跨度。写《战争与和平》的时候,他30多岁,写《安娜·卡列宁娜》时他40多岁,写《复活》的时候,他60岁,差不多是这样的一个时间,在他的一生中间,他写作的时间点大概是这样。也就是说,他30多岁、40多岁实际上是在写长篇小说,一个作家写长篇小说最好的黄金时期。到60岁的时候他可能就变成熟一些了。我们一步一步来说一下这三部作品,我们以前经常会有一个定义,说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的作品。前一段时间我们和光明日报合作,跟俄罗斯方面联合做了一次评比,中国人评选十部在中国最有影响的俄罗斯文学作品,俄国人评十部在俄国最有名的中国文学作品,每个作家只能评一部。当时我们评到托尔斯泰的时候,就很犹豫,到底选他哪一本。我们想,肯定是在这三部小说中间选一本,但是有的朋友要选《安娜·卡列宁娜》,有的人选《复活》,最后我们大家投票的结果,还是《战争与和平》。因为总觉得这个还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大家在阅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可以扣住一个主线,这个是我分析出来的,有一个公式叫二三四,二就是它的两个主题,两个主题通过他的书名我们能看到,“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可能是人类生活的两个最基本的样式,因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我们读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战争、和平,这样的不间断的互相交替着进行,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这样的,一场战争胜利了多占一些领土,下一次打输了又失去一些,这个历史实际上就是这么写成的。所以我觉得《战争与和平》对于一个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来说,是最具有涵盖性的标题。
《战争与和平》
他写的战争实际上就是1812年俄罗斯反拿破仑战争,我们知道拿破仑在欧洲横行无阻,所有的国家都打不过他,结果打到莫斯科以后,莫斯科人自己放了一把火把城市烧掉了。拿破仑本来打算到莫斯科以后开始养精蓄锐,在这个地方住几年再打其他地方,或者回去。他突然发现得到的是一座空城,得不到任何补给,只好往回撤。往回撤的时候俄国人就跟着屁股后面打,最后把他打到巴黎的时候,他们已经没几个人了。所以他们说俄国赢了就是因为俄国有非常广袤的土地,战略的纵深非常大,然后又是在冬季,大家知道历史的巧合,希特勒打苏联的时候一模一样,发生同样的事情。当然第二次苏联人并没有把莫斯科烧掉,但是几乎重复了那样一个场景。
战胜拿破仑让俄国人开始骄傲起来,俄国人就开始意识到,整个欧洲打不过的敌人,我们一个民族就可以战胜。现在欧洲人对俄国人依然很看不起,但是俄国人面对整个世界,面对欧洲的时候,他总还是高昂着头的,这跟这两场战争有关系。我们有时候觉得战争给一个民族带来的这种自豪感和骄傲感,是通过其他的手段很难达到的。
我们再做一个假设,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如果是中国人占领了日本,我们现在如果驻军驻在日本的话,我想我们这个民族的自豪感一定不是现在这样。托尔斯泰也说过,中国人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近代我们这个民族有记忆以来,我们取得的胜仗太少了,可能朝鲜战争算是一个,但那也不算是胜仗,打了一个平手。俄国人的骄傲感还是很强烈的,但是第一次骄傲感就是来自1812年战争,也就是托尔斯泰写的这一段。我们读完《战争与和平》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意识到,这个民族当时面对最强大的欧洲的主宰,取得胜利后,整个民族所洋溢出来的那种喜悦、乐观,托尔斯泰就把这东西表现出来。当然这是他写战争那一面,写和平的那一面就是在战争期间和战争前后的一段时间俄国的贵族的生活。托尔斯泰跟曹雪芹写《红楼梦》一样,也写了四大家族,就是四个大的贵族家庭,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有一个家族是他笔下的所谓的反面的贵族,就是库拉金家族。另外三个都是精忠为国的。后来有一些做长篇小说结构分析的学者就说,写四个家族是为了多一些相互的线索,我们觉得,写一个短篇小说,可能就写一个家族就行了,或者是一个人。但是你要是写一篇长篇小说的话,你就要有三个以上的人物或者是家庭。因为只有三个人物才有可能有三角关系。那如果是4个家庭的话,中间的可能性就更多了,所以有一些大的长篇史,经常会有四个大的人物,或者是四个家族做支撑,实际上主要是结构上的需要。这个小说两个主题——战争与和平,四个家族,三就是这个小说中的三个主要角色。第一个主要的角色就是安德烈,这是中国所有的读者都忘不了的一个主角。他是一个俄国的军官,非常有才华。最后他在战场上负伤了,负伤以后,他就对整个人生失去任何的欲望。后来遇到了娜塔莎,又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一种渴望,他整个的这一生,从追求功名,到了对生活的失望,到因为爱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最后又反过来,对民族做贡献,整个有这样的一个曲线,主人翁塑造的曲线。后来安德烈变成了俄国文学当中也好,生活当中也好,正面形象的一个象征。另外一个,就是他的朋友叫彼埃尔,这个人当年在法国留学,后来继承了遗产。他跟安德烈是好朋友,他在小说中一直在思考,怎么样的生活是有道德的,怎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很多人就觉得,在彼埃尔身上可以看到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他就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让他一直在思想,一直在思考。
安德烈是在战场上,彼埃尔在都市里面,一个是在战争里,一个是在和平的生活里。把这两个男主人翁形象勾连起来的就是娜塔莎,娜塔莎一开始被库拉金家族的花花公子勾引过,最后她爱上了安德烈,安德烈因为她被勾引了,就疏远了她。安德烈负伤以后,她又来照顾她。后来安德烈去世了,最后娜塔莎就嫁给了彼埃尔。这样的话,这个女性的角色,就可以把这两个男主角勾连起来。这个就是整个《战争与和平》小说的结构。二三四的结构。
《战争与和平》写的好,当时这个作品一出来以后,整个俄国的文学界欢呼雀跃,他们觉得俄国作家能够写出来这样一部长篇小说,就说明俄国的文学已经达到了欧洲的水平。而且俄国的文学达到了欧洲的水平,就是证明俄国民族的文化、文学和艺术的创造能力,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从这个创作能力反过来也可以知道,俄国人在世界上,就像毛泽东的一句话,“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就说反拿破仑的战争是通过军事的手段,为俄国人赢得了尊重,赢得了自豪感,在这个战争过去四十年以后,托尔斯泰又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从文化上,文学上,艺术创造上,为这个民族赢得了尊重。所以说差不多到《战争与和平》写完了以后,俄国人就说,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文学文化上,俄罗斯民族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这一部文学作品,对于一个民族的这种文化自豪感所起到的作用,其实《战争与和平》给了我们例子。
关于《战争与和平》有很多评价,其实最出名的评价,是在这个作品面世后不久就提出来的。当时有个批评家,叫车尔尼雪夫斯基,当时他写了一个书评,关于《战争与和平》他提出两个观点。一直到现在都影响很深远,一个叫道德的崇敬,他就读出来这个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是要教大家怎么生活的,教大家怎么过更有意义的生活。第二个,就是心灵的辩证法,他写到,以前的作品,往往是表现一个人性格的结果,托尔斯泰喜欢这个性格演变的过程,我们刚才说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安德烈的例子。安德烈第一次负伤的时候,因为当时他是库德索夫的传递兵,库德索夫是俄军的总司令,他是他的传递兵。他去传一个命令,在战场上奔跑,突然被一颗子弹打中,他就倒在地上,这时候他看见的是天空,这是当时这部小说中最有名的一段描写。也是所有的《战争与和平》改编成电影最常见的一个镜头,会用一个长镜头摇上天空,很长时间照这个云。这个时候安德烈会有画外音,就觉得这样高远的天空,我在这之前怎么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空这么高远,这么宏伟,我们人跟天空比起来,太渺小了。说我们刚才还在斟酌一寸土地,还把敌人消灭掉,这样有什么意义?对天空来说,人的生命是特别渺小的。所以他后来被送到医院去了,被治好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当年的功名心了,觉得你要去立功,去升官,都没有意义的,跟自然比起来。

后来小说中写到,他为了继承一个遗产,要去一个庄园,在这个庄园里面,在半夜的时候听到了娜塔莎的歌声。这个月夜的歌声非常地美,一下感动了安德烈。他就觉得生活中还有这样美的东西,看来还可以再活下去。在来这个庄园之前,他路过了一棵老橡树,托尔斯泰在这里有一个非常拟人化的描写,就说安德烈看到这棵橡树,橡树非常老,旁边的那些白桦树,那些其他的树,都已经伸展出绿叶来了,因为春天快来了,但是只有这棵老橡树一片叶子都没有。这个老橡树好像在对安德烈说,“春天开花有什么意义?我们还去争夺阳光,争夺空间,它们那些白桦树这么做,我这棵老树,我就见的太多了”,这像是安德烈的一个独白。
后来他回去又路过,小说当中写了,他坚持找到这棵树,原来这棵树也枝叶茂盛。安德烈就围着这棵树转了一圈说“看来还是可以生活下去的,生活的意义还是有的”。这就是《战争与和平》中特别有名的一个段落,后来大家就说,托尔斯泰在当年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这个段落写得特别具有现代感。所以一般的电影导演在改编《战争与和平》时,到这一段,就反复地去写这个树,镜头反复地围着这个树绕好几圈。这用来印证托尔斯泰写作的心灵辩证法,还是合适的。
《安娜·卡列宁娜》
下面我们谈一下第二部作品——《安娜·卡列宁娜》,《安娜·卡列宁娜》我想阅读的人可能比《战争与和平》还要多。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安娜·卡列宁娜》写的是爱情故事,家庭故事。好像比起读战争的故事来,大家总是觉得更贴切一些。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安娜》一本大概只有40万字,《战争与和平》有120万字,有4大本,很多人是读不下去的。《安娜》里边有这样几个问题,大家阅读的时候要去注意一下。一个就是安娜悲剧的原因,这个是所有的读《安娜》小说的人都想解决的问题。因为托尔斯泰一开始写这个小说的时候,他是听说的这个故事,他想写一个小说谴责这样的女人。就是说你本来有孩子,有家庭,过得好好的,你突然爱上另外一个人,孩子也不要了,老公也不要了,结果你看。你又被别人抛弃,你最后去自杀了。他是要去谴责这个人。
但是看完了《安娜》的人,我想很少有人会去恨这个安娜,尽管它的情节,实际上跟托尔斯泰写作的情节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在写作的中间,显然是开始同情这个女人的。他就想解决一个问题,他最后这个结局,到底是她性格的逻辑,还是其他的社会的原因?其实我们在这小说中可以看到,安娜只不过更真诚一点,她周围的这些贵族女人,几乎都像她一样,都有情人,都去偷情,只不过那些人是演戏,她是真诚的。因为是真诚的,反倒受到暴力,如果是演戏,反倒没有关系,这样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反过来给当时社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感情的真诚好还是不好,大家都在演戏。安娜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个人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还是有一系列的原因,这个是阅读的人可以带进去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安娜》的结构,小说的结构。这是大家谈最多的,一般来说世界上写小说的人,都特别羡慕托尔斯泰的这本小说,觉得作为长篇小说来说,这个小说是无可挑剔的,他经常会提到一种拱形结构,就是说这个小说同时写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关系,一条是列文和基蒂的家庭生活。可以看到,这两条线索在小说中不断地被两个对立的情节同时发展。最后在小说中形成了一个支撑。所以说这个小说结构上非常紧。列文身上也有托尔斯泰自传的色彩。我们可以看到他做的土地改革跟托尔斯泰做的事情一模一样。这是关于《安娜》的第二个可以讲的。

第三个,就是《安娜》这个小说在俄国文学的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这也是在谈《安娜》这个小说时大家都会注意到的问题,我们刚才说过,《战争与和平》出版以后,俄国人已经很骄傲了,在文学上非常骄傲。但是西方的作家,并不是特别地佩服托尔斯泰,说你们俄国人能打仗,所以你们会写战争小说,但是你们未必会写家庭小说、爱情小说和悲剧小说。那托尔斯泰在写《安娜》的时候,是要争一口气的。他就想写真正意义上的欧洲小说,结果他写出来了以后,确实达到了这个效果,这本小说写出来以后,俄国有另外一个大作家叫陀斯妥耶夫斯基,他在涅瓦大街上遇到了另外一个大作家叫冈察洛夫,这两个人非常兴奋,互相问,说“你读过这部作品吗?”两个人都没有说是哪部作品,就知道对方一定指的是《安娜·卡列宁娜》。冈察洛夫就指着西边的天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们是写不出这样一部作品的”,这个“他们”指的就是西方的作家,欧洲的作家。也就是那一代俄国作家实际上普遍在跟西欧的作家较一个劲,看到底谁的小说写得更好。所以这个小说出版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了一篇文章,叫《作为一个文化事实的〈安娜·卡列宁娜〉》,他在文章中就说到,“我说这部小说改变了俄国文化的形象,你们肯定觉得言过其实,不就是一本小说吗?”但是他说:“欧洲人看到了如果俄国人能写出比他们更好的小说来的话,欧洲人会怎么看我们俄国人?这个小说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它可以折射出来俄国人的智慧。
所以我是觉得,整个西欧的人真正开始佩服托尔斯泰,真正开始佩服俄国文学,可能是在《安娜·卡列宁娜》写出来以后。
《复活》
现在就谈谈第三部作品《复活》,我们知道《复活》是托尔斯泰在写完《安娜·卡列宁娜》二十年以后才开始写的一部作品。写这个作品的时候,他已经快60岁了,而且在《复活》之后,他再也没写过小说,只写过政论作品,写过我刚才说的生活教科书这样的作品,文学的作品他已经不写了。这个《复活》,实际上可能也是一个道德忏悔录。《复活》这本书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陪审员,他有一天坐在法庭上审判一个女的,这个女的是一个杀人嫌疑犯。忽然发现,这个女的叫玛丝洛娃或者是叫喀秋莎,就是他当年引诱过的那个人。他就意识到实际上一个有罪过的人在审判一个没有罪的人,心理的复活由此而来。当然这个复活写的是聂赫留朵夫这个贵族的复活,他在为他当年不道德的生活进行忏悔,他最后决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把家产全部送给别人,因为这个玛丝洛娃后来被判流放了,他就跟着她去流放。以这样的一个实际行动来补偿他当年犯罪的过失。
当然这个复活也是这个女主人公本身的复活。因为玛丝洛娃当年被聂赫留朵夫诱惑了以后,就做了妓女,她对生活自暴自弃,觉得不劳而获实际上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但是她被抓起来坐牢以后,聂赫留朵夫一次又一次地去探监,去跟她谈这些事情,她觉得很感动。她觉得好像人居然还是有可能良心发现的。后来尤其她是和很多的政治人物关在一个监牢里面,她忽然发现这儿政治犯完全是想着别人,就是牺牲自己为别人做事儿。这对她的影响也很大。最后她有一个心灵的复活。她知道聂赫留朵夫是爱上了她,但是她有意拒绝了他的爱情,她不想去连累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所以说她的这个过程好像也是一个复活的过程。复活还有第三个层面,就是社会的复活。因为托尔斯泰写他们两个人这样的感情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面,玛丝洛娃完全是被栽赃,实际上她根本没有毒死那样一个商人,但是周围的人全部把罪过栽赃到她的身上。她没有罪,但是居然被判了很重的罪,被流放。聂赫留朵夫他是一个贵族子弟,他认识很多的同学,很多的大贵族,他就为玛丝洛娃奔走,在彼得堡上上下下,莫斯科上上下下,到处去见了各种各样的人。他见过的人无一例外都是纨绔子弟,都是不负责任的。也就是说托尔斯泰通过他的上下奔走,告诉别人,当时俄国的司法制度、立法制度,整个的官僚体制都是僵死的,社会面临着一个复活的任务,这个社会再不复活是没有希望的。这是第三层意思。
最后一个,就是托尔斯泰自己的复活,我们知道托尔斯泰写这部作品的时候是60岁,篇幅不大的作品,他写了十年时间,这十年是他的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他的道德探索最紧张的时期。也因为这个小说的写作伴随着他自己的一个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把这个小说写作的过程完全看成他个人精神的一个复活的过程。
最后说一句,《复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读研究生,读博士的时候,都被公认为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作品。但是现在这么看的人非常少,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托尔斯泰表现出来的是思想大于艺术,思想大于形式。在这本书中间,他太想跳出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作家本身不应该这样,作家要拿文学的逻辑和艺术的逻辑来说服你,不能直接跳出来说你应该怎么样;但是在《复活》中就太多了。所以说《复活》在这三部作品当中的文学评价或者文学史上的评价,好像开始走低了。但是这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在中国《复活》这部作品好像依然是阅读量最大的。
前不久还有一个出版社找了我们,说现在这本书发行量也很大,我想这跟中国前阵子很多人还是很喜欢这部作品是有关系的。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想把这三部作品合起来说一遍。我觉得这三个作品,不是三部曲,但是托尔斯泰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部文学作品。如果我们说第一部作品《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留给俄罗斯民族英雄的田园诗的话,那《安娜》就是一个对于不合理社会下,一个不合理现象的社会学的剖析。《复活》就是包括托尔斯泰自己本人在内的,一个道德岔口路。我刚才说了,这三部作品是写于作为一个作家的托尔斯泰最成熟的时期,是他从30多岁到60多岁,这样一个时期写出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这三部作品,越写篇幅越小。从四卷本写到了一卷本,《复活》大概只有30多万字,《安娜》有40多万字,越写篇幅越小,写作的时间,越写拉的越长。因为《战争与和平》是写了六年,《安娜》写了四年。但是《战争与和平》是四卷,《安娜》是一卷,所以感觉到它后面还是写的更久一些。而且这个基调越来越阴暗,《战争与和平》是很阳光的,很乐观的,《安娜》是一个悲剧,到《复活》就更沉重读起《复活》的话,不会把它当成一个非常娱乐的,非常轻松的一个作品。
所以我觉得这三部作品,在托尔斯泰整个创作中,可以看到是一个三级跳,就是可以折射出来整个托尔斯泰创作的轨迹。他这三个作品,放到一块儿,就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我们说托尔斯泰的创作如果是一个整体的话,这三个作品,三块巨大的基石,是可以把它支撑起来的。
最后谈一点,就是谈一下托尔斯泰整体创作的意义。关于托尔斯泰,刚才主持人也说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四个作家之一。我想这四个作家,可能会有莎士比亚,会有歌德,会有塞万提斯,或者是其他的,我不知道,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文学作家的地图。我想托尔斯泰可能是俄国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我想他完全不是之一。一般来说有这样一个说法,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文学史,大概有三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神话传说,第二个高峰就是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17世纪的英语文学。第三个高峰就是以托尔斯泰为代表的19世纪下半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有人说第四个高峰就是20世纪的现代文学。
就是说19世纪的俄国文学,被认为是有史以来的文学的第三个高峰。托尔斯泰又是这个高峰的高峰,因为一般人认为,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从契诃夫到托尔斯泰。也就是托尔斯泰之后,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就开始衰落了。一般认为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后两个大家,就是托尔斯泰和契诃夫。契诃夫实际上他离世的时间比托尔斯泰还要早几年。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可能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个大家,也是最高的。关于托尔斯泰的赞美之词,俄国的人说即便是西方的作家,也是不离赞美之词。罗曼·罗兰说过,《战争与和平》是当代的《奥德赛》,就是《荷马史诗》。伍尔夫等很多作家都对他说过这种最高级的形容词。有一个俄国作家,后来到美国去当大学教授,这个人在座的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纳博科夫,纳博科夫早年是俄国人,但是他从小就生活在英语、法语、德语的环境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他就流浪到海外,去了美国。他在哈佛大学当过研究蝴蝶的昆虫学教授,后来他写了一本《洛丽塔》,洛丽塔的稿费足够他生活了,这时候他就把教授辞掉了,专门写小说。他在美国大学当教授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给美国的大学生讲俄国文学的课程。有一次他在美国的大学课堂里开始讲俄国文学。他进入教室以后,就让大家把窗帘都拉上,把灯光都关掉,他打开一个灯,告诉学生们,这盏灯就是普希金,又打开了另外一盏灯,他说这一盏灯就是果戈理,再打开第三盏灯,他说这盏灯就是契诃夫,最后他又冲到窗帘之前,把窗帘一下打开了,阳光冲了进来,他指着照进教室的阳光,告诉学生说“这才是托尔斯泰”。纳博科夫不是一个特别煽情的人,大家读一读他的书就知道了,他是一个非常理性,非常冷静的一个人,他居然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说明托尔斯泰,而且我们知道,纳博科夫不是特别喜欢托尔斯泰的文风。他更喜欢果戈理一些,更喜欢契诃夫一些。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也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衬托托尔斯泰的伟大,托尔斯泰确实是非常健康,非常正面。
但是在现代派文学兴起之后,尤其是在后现代文学兴起之后,大家开始觉得托尔斯泰有那么一点让我们很难接近。因为我们现在就明确地欣赏更个体化一些,更忧郁一些,更自主一些的作品。尤其是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不想再听别人老在教我们怎么生活,我们想在文学中读出我们认为的自我。好像现在在俄国文学中,大家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有读头,就跟契诃夫一样,可能更亲近一些。但是即便在这样的一个语境下,我觉得阅读托尔斯泰,可能是我们喜欢文学的,尤其是喜欢俄罗斯文学的人,绕不过去的一个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读过托尔斯泰这个《战争与和平》《安娜》和《复活》,就说我是一个爱好文学的人,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娜·卡列尼娜》——俄罗斯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崛起的里程碑
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的幸与不幸
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列夫·托尔斯泰诞生
1910年11月10日-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逝世
外国文学常识(14)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