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海平:从一根跑道说起|百家话小康
小时候,健身就是在煤渣跑道上跑跑。现在,体育已成为上海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上海体育的小康生活,其实从一条跑道的变化上就能看出。
我还记得,最早接触运动还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因为我的父亲在学校工作,学校有大量的体育器械,所以我从小就喜欢运动。后来到了中学,那年我十四岁,我的体育老师是一位运动健将,他总带我们进行田径训练,还教我跨栏。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迷上了田径。1971年2月,北京来了两位老师,把我招到了当时的北京体院青年集训队,我就这样踏上了专业田径训练的道路。在那里我训练了将近两年半。
和现在不同,那时候的训练设施很简陋,我们的跑道是煤渣跑道——现在的孩子估计都没见过。煤渣跑道就是那种黑灰色的跑道,用各种细碎的碎石和煤渣混合铺设。相比现在的塑胶跑道,煤渣跑道的弹性差,更容易受伤。那时候在跑道上,要是不小心摔跤,那两条腿就变黑了,细碎的煤渣很容易就会让你皮开肉绽。干燥的日子,在煤渣跑道上跑步,一阵风吹过,就会扬起尘沙,一天训练下来,擦把脸毛巾上都是黑乎乎的。我们那个年代,训练器械也非常少,除了几个铁疙瘩能当杠铃来练,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辅助器械。
现在的田径场,训练条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海,无论中小学校还是体育场,铺设的都是专业塑胶跑道。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说实话,我开始当教练员是因为憋着一股劲。当运动员的时候,我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训练,但是成绩却很差,根本不能和国际上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成绩相比。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田径队曾访问中国,我们和他们在北京和上海各进行了一场比赛,结果差距太大了,没一个项目能赢。
那一次,我就想,我当教练一定要把运动员的成绩提上去。那时,我们在训练理念和技术方面落后很多。于是我重新回到了学校进修,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对执教方法进行了改进,从以前的苦练到巧练,我把运动员整个的训练时间降了下来。
陈雁浩是我带的第一批运动员,他第一次拿亚运会冠军时,他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只是我当运动员时的一半。到刘翔这一代以及现在的谢文骏,他们的训练时间又比陈雁浩那个时代减去了一半。我们不再靠机械、反复的高强度训练,而是根据运动员的状态,不断调整训练方式。
这几年,有了视频科技的辅助,我们的训练手段又有了新的变化。现在训练,我随身都会带一个iPad。运动员在过每一个栏到终点的过程,都能通过摄像机同步到平板电脑上。一帧一帧回放,很轻易就能发现动作上的小差错,在第一时间就能和运动员沟通。前段时间,谢文骏去美国训练,我在上海带教小队员。每周,他都会把训练视频发给我,通过现代的科技通讯手段,我也能远程“遥控”,了解他的最新状态,共同商量训练计划。
这些年,竞技体育变化巨大,群众体育变化也很大。
在我们年轻时,健身就是自己在跑道上跑跑,单杠上练练——锻炼都靠自己琢磨,比赛也基本只有各个单位系统的职工赛事。现在,清晨,在专业的健身步道上慢跑健身,周末,全家上阵参与群众业余联赛……体育,已成为上海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每年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越来越热,参赛人多,业余选手专业化,是我最深的感受。现在,每个社区还有专业的社区健身指导员,相比我们以前,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身水平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更懂运动,更爱健康了。



关于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径场地铺装材料的发展与演变
田径场地发展及分类
既然“天时地利人和”,那么,“淡定”就成了迎接挑战的最佳状态
十脚指甲脱落?跑步得当有益膝盖健康?王军霞长跑秘籍大揭秘!
【实影记】齐鲁石化体育场永别了
你若能跑,该有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