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繁星 | 李渔的芥子园
南京城南的“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有个芥子园。对,就是那著名的李渔的“芥子园”。
  
三百年前,李渔来到南京,建了著名的“芥子园”。李渔的芥子园究竟在哪里呢?在他的《芥子园杂联》小序中,他写道:“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家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旧址,与余居址相邻。”
  
可是,那些地方早已经面目全非,他的芥子园也早已消失。据说“仅留一株黄杨”。
  
南京秦淮区政府为了复刻出“李渔的芥子园”,挖典籍、找专家,付出了扎实的努力。2018年,在老门东,芥子园经过重建再现芳容,与专家们考证的原址之一江宁路西侧老虎头5号相差约300米。
  
我在老门东逛荡的时候邂逅芥子园,简直吓了一跳,因为它早就消失了啊!


  
时间是暮春。小小院子绿意葱葱,花红柳绿的样子。左手一个拱形小石桥,连接一间乌瓦白墙、大木格子窗的房子静静站在那儿,双扇木门紧锁,门楣上书绿字“一房山”。这是李渔自创名匾。芥子园到处点缀着他的自创联匾,有“孙楚楼边觞月地,孝侯台畔读书人”等佳联, “来山阁”“一房山”等匾额。
  
如今复建的芥子园,都是尽量按照芥子园考证的原貌来重现的。根据李渔的记录,芥子园占地不过三亩,室居其一,石居其一。园内房屋有两进,居室有楼阁、平房。园内还有浮白轩、栖云谷、月榭、歌台等建筑。栖云谷是与房屋相连的假山石洞,洞上有空穴,水置其中,流淌出来,形成滴水的景观,怪石花草点缀园内。还开挖一小水池,种植数枝荷花。
  
在池塘边的嶙峋怪石上,我看到一尊李渔的钓鱼坐像,穿着长衫,握着长长伸进池水的细鱼竿,旁边还放着一把紫砂壶。李渔自己要求入镜的:“有石不可无水,有水不可无山,有山有水,不可无笠翁息钓归休之地,遂营此窟以居之,是此山原为像设。”在园林中出现人物雕塑,尤其是园主人的塑像,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件标新立异的事。李渔是有奇思妙想的园林建筑设计师,他自称,“平生有两绝技,一则辨审音乐,一则制造园亭。” 在他的精心雕琢之下,芥子园成为园林史上最小却最经典的园林之一。
  
芥子园占地不及三亩,“雨观瀑布晴观月,朝听鸣琴夜听歌。”园子小有什么关系,外面的世界再嘈杂,大门一关,小天地里尽赏人间春夏秋冬。月榭还有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西东。李渔在芥子园组了个家庭戏班,自己写剧本,自己排演,四处演出。对着池塘的月榭,就是他们的排练场地吧!在这个园子里,他完成了最为著名的《闲情偶寄》。还开了书铺自己印刷图书,编辑刻印了《芥子园画谱》。总之,李渔在南京的芥子园,度过了其人生最为惬意的一段好时光。
  
李渔客居南京20多年,他的高光时刻都在金陵。直到现在,李渔的芥子园书肆仍然存在,历届业主仍然用芥子园的品牌刊印书籍,芥子园自制的信笺也极其优美。在芥子园的文创馆里,我还买到了描绘着细嫩绿竹的便签纸,准备送给喜欢画画的朋友,也算是一份风雅。





繁星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yzwb250@126.com 48627418@qq.com(择一即可,请勿重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假期打卡胜地—南京芥子园
南京老门东芥子园(上)
芥子园中赏楹联
镜头里的秋天有多美
城南芥子园
芥子园的前世今生(下) | 秦淮专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