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高考作文你预测准了吗?高考作文考前能被预测吗?
又是一年高考季。高考被大众津津乐道的,还是语文作文。
语文作文为什么会成为高考的焦点?
貌似是因为作文是单个题目分值最大的高考题,但实际上是因为,语文作文是唯一没有标准答案,且大家都能看得懂,还能说上几句的题目,这种低门槛才是万众瞩目的原因。
语文作文不但考后是焦点,考前也备受关注,尤其是一些培训机构,一些培训老师,考前针对高考作文,大都做了考题预测,所以考前这段时间,针对高考作文的预测材料和预测范文充斥着考培界。
现在水落石出了,到了盘点高考作文预测成果的时候了。
高考作文怎么预测?很多老师是根据当年发生的大事来划定范围的,基本上跟时事政治差不多。比如今年的大事有:新冠疫情、网络授课、北斗导航部署完成等。尤其是与疫情相关的命题方向上,很多老师都重仓于此,为疫情准备了很多题材,写了很多范文,比如给钟南山院士写封信啊,给上前线的医护人员写篇动员演讲稿啊什么的。
现在十一份高考作文题目出来了,尤其考生最多的三套全国卷,到底是不是如考前预测的那样呢?
11个作文题目,与时事有关联的共3个,分别是全国Ⅱ卷、全国新高考Ⅰ卷、北京卷作文一。涉及的时事热点是新冠疫情和北斗导航系统。至于北京卷作文二及江苏卷,只能说与新时代的国情有关联,而不是与时事热点关联。
如此说来,语文作文考到人所共知的热点的,就3套卷子,涉及到的考生范围共有12个省和直辖市:
全国Ⅱ卷: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
全国新高考Ⅰ卷:山东
北京卷:北京市
其他19个省和直辖市考生的语文作文基本不涉及时事热点。
那么,涉及到时事热点的3套试卷的作文题,其对时事热点的切入点,被考前的预测者预测准了吗?
先说全国Ⅱ卷:

给的材料是新冠疫情期间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和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印刷的“寄言”, 寄言的中心思想是“我对你的苦难感同身受,你我同在”。作文要求是,假设考生自己是“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的中国青年代表,要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演讲。请写一篇演讲稿。
其实这是一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章,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关于这个主题的高考作文一直呼声很高,今年终于考了。因为今年全人类遇到了新冠病毒,全球所有人都在同一条船上,一损俱损,这就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在当前显得特别贴切。所以考前很多老师都预测了这个作文方向,这个作文题,算是被广泛预测准了。
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说了这么多年了,考生们考前各种模考,想必没有少涉及这个话题,所以这不是个新的点。
再说全国新高考Ⅰ卷:

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材料同样联系了新冠疫情,给的材料已经被总结成了两句话: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要求结合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老实说,这个作文题目虽然联系了疫情,但是考核的角度却超出了大家常规上为疫情准备的材料,相信绝大部分考生都没有预想到会考疫情下的“距离与联系”。疫情只是这个别致话题的由头,是这个话题限定的界限,核心是要写“距离与联系”,而非疫情。这样看来,把“距离与联系”这个话题限定在“疫情”这个范围内,算是增加了难度,当然,也缩小了范围,免得考生们在考场上信马由缰地乱想,这有助于考生聚焦焦点,迅速成文。当然,因为范围的局限,有些考生可能会写得不够好。
这个作文题,套用一句名言最贴切:你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最后说北京卷作文一:

材料说,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完成。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可服务全球。要求根据材料中的“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来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看到这个作文题,我相信很多人最惊讶的是,7月7日就开考了,而作文题目用的竟然是6月23日发生的时事,这太魔幻了,很多人不是说考前差不多二个月,考题就完全定稿,不会再改了吗?怎么今年的卷子给人一种头天命题次日考的感觉?所以,关于高考,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因为这个热点事件距离考试日期太近,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把此事纳入到预测的范围。何况就算你预测到了又如何?同样是猜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题目考的是“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这样一个很有哲理的鸡汤式格言,且要求你论证,所以具体成文中题目给定的材料用不了多少,仅仅只是一个联系的由头而已,也不需要你对北斗导航系统有多少知识。算是传统的材料式议论文。
对于高考作文,很多老师和考生热衷于考前预测作文题目,甚至根据预测的范围写好范文并背诵下来,企图在考场上直接默写上去。根据以上我对今年高考作文的分析,大家可能也感觉到了,预测和背诵范文好像作用不大,就不说多达19个省和直辖市考生面对的作文题与热点事件毫无关系,就算是作文题与热点事件有关联的地方,真正强关联的也就全国二卷对应的这十个省和直辖市,而且考核的点是被大家预测了八九年的老话题。
综上分析,我认为高考前预测作文题目和提前背诵预测范围内的范文,其实是个出力不讨好的方法,你可能会预测到作文题目联系的材料,但你很难预测到作文题目考核的命题点。对于同一件时事,人们可以挖掘出无数个可以议论和记叙的角度,而命题老师为了怕大家预测到,一定是想尽办法找那些不会被大部分人预测到的点。
考试就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果考题在考前被大范围预测到,这无论如何都是出题者的耻辱。出题者是尽力避免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那些年年说自己提前预测到了作文题目的老师,其实他们可能只是预测到了几个当年的热点事件,但根据这个时事背景所考核的命题点,又有几个人能预测到呢?吹牛皮的老师永远不会说破这一点,但考生们要明白。
语文作文不是时事政治,知道多少热点事件对作文本身而言,没有太大帮助。写好作文,需要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综合认识和思考,以及你的文字表达,这是大象无形的东西,不是预测准一个热点事件就能一挥而就写成一篇佳作的事。
所以,我们倡导,“写作”和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体的,写作是把你内心的思考表达出来,这首先需要内心有思考,而丰富的思考实际上就是“成长”,对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人类的各种情感都有自己的感触,这些看法和感触就会构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辅以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把这些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就是作文。
写作就是这么回事。
但很多人不懂,沉醉于预测题目和背诵范文的套路之中不能自拔,这种功利的做法,非但无助于作文得高分,也无助于写好作文,更糟糕的是,这会阻碍你的成长。
用心去思考,用心去表达,是青少年最好的成长,青少年且不可沉醉于套路而放弃成长。


本文笔者杨昇,高校教师,喜好写作。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350多篇,全网多平台阅读量10万+文章11篇,全网阅读量数千万的文章2篇。其原创文不但在全网的传播有广度,更有高度,1篇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刊登,1篇文章被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选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点评2012江苏高考试卷
想要高考语文得高分,写好作文很重要,掌握时事把握热点是诀窍
解读高考语文:2017高考全国卷作文简析
决定高考作文大捷的10个关键点
语文考试落幕,但作文讨论度丝毫不减,来看看全国高考作文题目
高考语文,掌握时事把握热点,占领作文得分制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