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育儿大流中,我该抱紧谁的大腿?


1

日本妈妈鸡娃更疯狂

我知道大多数关注【牛爸津妈】的同学还在为“可怕的两岁”发愁,远没到火烧眉毛要去解读“负面清单”的时候。

可我们在家搞早期教育,肯定也得多少考虑到孩子未来的幼升小,小升初,不可能脱离掉社会大环境来“闭门造车”。

但是,光看到未来的三年、六年、十年......还不够,还得看到在二三十年后:

无论现在这些娃娃们生活在哪,他们终究会打破国家的界限,在同一个全球化的平台上竞争与协作。

接下来的关键是,我的孩子能不能在这样一个群起优秀的时代,找到自己乐于安属的位置?

所以,我虽然在一个大杂烩的国际文化下养娃,但也得用心地鸡娃;虽然我无意成为“海淀妈妈”,但对大家在育娃途中的焦虑感感同身受。

要知道,就患上“鸡娃焦虑症”的概率来讲,在日本养娃可不比在国内小!因为他们搞减负比我们搞得还早。😂

日本文部省在1976年颁布了《关于改善小学、中学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指出“精选教育内容,旨在实现学生过上宽裕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的目标”,成为日本开启“宽松教育”的标志。

三十年过去了。

现在地铁里占广告位最多之一,就是各种“塾”(塾=补习班)和私立大学的广告。广告风格有像这样赤裸裸一点的,

也有文绉绉一点的。

总之,日本实行“宽松教育”三十年的最显著的后果之一就是:

公立学校不教,私学之风盛起,家长钱包速瘪。

不得不说,尽管中日国情有所不同,但咱这作业抄得还是挺“漂亮”的!😂

在日本上公立小学和初中不用考,划片区上就行。但是有点“追求”的家长,就会想让孩子考教学质量更高、教授知识更多的私立学校。

我有个好朋友,一家人从怀孕起就立志让孩子未来要考“庆应义塾”(日本最好的私立名小学,没有之一)。只要上了这所小学,就能直升他们的高中,大概率上得了庆应大学。

这家人本身也是家底雄厚,他们看中的除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有这个学校里“非贵即富”的同辈群体——这可是有助于孩子未来取得成功社会地位的稀缺资源啊!

在孩子考学前的人生前六年,全家人都是备战状态,各种打探内线消息,各种安排鸡娃日程,其努力程度非常人能够忍受。

可正因为太渴望成功,关键时刻反而因为紧张而节节失利。当得知六年心血付之东流时,全家人都不好了,尤其是一心只想往前冲的妈妈。

我还要说一件给自己挖坑的事。

在日本的一些华人妈妈慕名把我拉进了她们的鸡娃群(当然是慕“牛津大学”的名😅),以为我可以为孩子们的自鸡事业出谋献策。

但事实是,我根本跟不上她们聊天的节奏。

不过,在日本的华人妈妈们能一起抱团鸡娃已经很幸福了!因为日本妈妈才不会热心告诉你,她家孩子上了哪个补习班,用的哪套书......

各个讳莫如深,“你识趣就不要开口问”的样子。

小7爸在日本排名靠前的公立大学教书,他时常会跟我说起这些孩子被选拔上的不易。没钱有出息的孩子考公立名牌大学,有钱有出息的上私立名牌大学。

想要自己孩子比“一般般”更优秀的日本妈妈们,鸡娃要从小抓起,钱要往各类培训班送就对了。

2

想保命不想过分鸡娃,可能吗?

不是所有妈妈们都铁了心,打算一路拼命鸡娃到底的。我就是这样一个妈。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小7去考日本有名的私立小学。她如果有本事自己能考上,那是她自己的事;但我们不会要求,也不会以此为目标去培养她。

相比所教知识,我们更看重的是幼儿园/学校相对弹性、能够引导个性化发展的教学体系。因为我们觉得小7有自己的天赋,不希望被标准化的教学制度给埋没。

在这点上,我感觉日本和国内很像。要找一间这样有弹性的学校比较难,尤其以升学率为目标的私立学校。

先不说什么教学体系,如果孩子连自己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都没有,全部被课业填满,又哪来这个个性发展的空间呢?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有选择站队:

不站以升学率为目标的私立学校,而站时间相对宽松的公立学校,或教学体系更加个性化的国际学校。

选择站好队后,我就不焦虑了。是自己选择屏蔽和过滤掉了很大一部分焦虑。

你可能想问:“你们两口子自己也是牛津大学毕业,就真的不希望孩子以后上名牌大学,有更广阔的前途吗?”

我们当然也想!但比起她未来上牛津,我们更希望:

她能像爸妈一样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上不上牛津真的无所谓。去了牛津就知道,从牛津毕业后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毕业生一样大有人在。

所以,考学不是终点,也不是我的教育目标。如果以考名牌大学为教育目标,我大概率拼不过努力勤奋甩我十条街的海淀妈妈。😁

有的孩子,确实有在应试教育下取得成功的天赋,但也有很多孩子并没有这样的天赋。在知识的学习上像军备竞赛,不停往前赶超,对大多数普娃来讲真的没太大意义。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

未来不会只是精英娃的天下。普娃如果能找准自己的优势坐标,出了校门,未必继续作普娃。

我哪来这么足的底气?

3

哪来“不鸡娃还敢自信”的底气?

我的底气,主要来自这么两点考虑:

教育扁平化,自学可成才

有次我以数学家家属身份,参加了一个国际的数学会议。期间和一个印度的女数学家聊天(当然不是聊数学😂),她给我讲她学习阿育吠陀疗法的经验。我问她从哪学来的这么多知识,她说:


“我想学什么,Youtube就是我的老师。”


自媒体的兴起,让各界高手“甘愿当网红”;

而互联网的普及,让“拜高手为师”成为了可能。

就学习本身而言,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所以比“上哪所学校”更关键的是:

你家孩子有没有强烈的求知欲?

只要有了求知欲,我一点不纠结孩子未来上不上名校。事实上,很多名校都在开设远程学习的课程。特别是在这波疫情之后,大学教授们也都尝试干了回主播(包括小7爸),很多学术专业论坛都放到了网上。

未来,求知的门槛会越来越扁平化,这也对我的家庭教育提出不一样的要求——

既然教知识变得没那么重要,那么求知欲、自己发现问题,和搜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更重要!

职业多元化,一个人也能自带舞台

你想想,鸡娃的焦虑来源于哪?

是不是来源于竞争?

那什么时候会有竞争?

粥少僧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会有竞争。

如果我们还活在“旧时代”的概念里——

认为只有在知识上拼命赶超同龄人,才能挤进名牌大学;只有挤进名牌大学,才能找份好工作的话,那赢得这场分数的竞争当然很重要!

但未来的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

辛苦考上了个排名不错的大学,也可能一毕业就失业。但如果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善于钻研,无论考上的大学排名如何,都会找到平台为你提供舞台!

你看,我考上的学校并没有定义我的人生。

2000年,我高考考砸,去了自己选的对外经贸大学市场营销系,第一份工作高薪且对口。但几年之后,我还是选择转行学习早期教育。从牛津早教系毕业,我顺理成章投入早教事业。但几年后,我还是决定做全职妈妈。

现在写公众号,也是怀孕后才有的想法。我很开心找到了这个适合自己的兴趣舞台。

未来已来。也许更有意义的教育在于:

无论是考学还是别的,都要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了解自己,能够发现、发掘、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所以,我是在鼓吹“读书无用论”,或者“鸡娃无用论”吗?哈哈!不是不是。

恰恰相反,我宣扬的是“读书有用论”和“鸡娃有用论”。

读书可太有用啦!

但不能读死书,不能只读为了升学读的书;而要为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去找书来读!

· 所以我从两岁多起教开始引导小7认字,目的是为了让她对阅读书本产生兴趣。(《 上来就认“字”,怪不得孩子不爱学了!》

· 我给小7把广告纸拆着读,也是为了让她感知如何从字里行间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囤书一时爽,没有好方法全白忙》

· 我给小7做英语启蒙,不是为了靠KET,而是为了让她能早日获得在网上搜索海量英文信息的能力。(这里有份《牛爸津妈独家· 英语启蒙专辑》

鸡娃也肯定是要鸡的!

因为以后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承担的教育责任或越来越少,所以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进培训班或私塾。

但是,如果想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大部分责任,还是应该揽到自己手里。

这不是说家长要能辅导孩子做作业,而是应该在自己宣告“无力辅导”之前,就教会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竟,我们帮得了一年级,可不一定帮得了三年级啊!😅

所以说到底:早期教育这六年一晃而过,你到底想花这个时间来干什么呢?

我老早就做了一个《“0~6岁早教规划”》,但因为今天谈到更遥远的未来规划,我还想再着重捋一下这几个问题:

❓是不是考虑下自己怎么站队的问题?

❓要不要把孩子的英语兴趣搞一搞?

❓该不该把培养求知欲看得高于求知量本身?

❓要不要让自己现在开始具有国际视野?

这位同学,多看多学习一下,有什么损失嘛!

❓有没有从小处着眼,尊重和引导孩子做自己?

❓最后,有没有找到一个好用的VPN?(认真的顽皮一下😜)

最后的灵魂拷问来了:

问:教育部的负面清单,学还是不学?

答:清单上的知识点不是重点,能力才是重点。能力没到,就不学;能力到了,该学学。

问:育儿大流中,我该抱紧谁的大腿?

答:未来的大腿。

文章读完了,该送惊喜啦!好早以前我就答应过大家,要按公众号后台统计的最近数据送礼物。

这次我选了套适合3-7岁小朋友的《德国经典幼儿生活小百科》,前来兑现😊。

我想通过这套书给大家一点灵感,看看怎样能把教育在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做出来。

这套德国科普童书风靡欧洲20年,德国销量超2000万册,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互动翻翻书的设计,小朋友一定会觉得有趣。

内容也特别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点,比如莫名其妙的害怕。

认识下不同肤色的孩子,为给孩子的国际视野开一扇小小的窗。

这套书共有5册,包括《我生病了》,《我们穿什么》,《我的情绪》,《我们的身体》,《我的家》,随机赠送给大家每人一本。

这次,想把惊喜送给“精选最多”的这十位同学(我自己除外),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在看”支持❤。

因为图书数量有限,所以以最快速度前来领奖的前7️⃣名同学(留言区领奖),将获得小7妈送出的惊喜。

手慢无哈!

点击图片,阅读牛爸津妈《教育规划·理念》专辑

育儿路上,我们是互相支持打气的队友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你为什么没有耐心
求知欲和道德感的教育才是真正在教育人
教育,培养孩子求知欲
为什么大家宁愿花500万买学区房, 也不愿意花200万让孩子上私立学校?
IN希腊之教育篇
中国真有钱的一群家长,佛系养娃挺狠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