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控制欲很强的人,都是怎么来的?

控制欲太强的人,都是在用别人的问题回避自身

精选

作者:梗儿君

来源:斑斓麓心理

 

1

控制欲强的人都在用放大镜看问题?

很多在恋爱中受过伤的情侣,往往容易出现一个问题——过度控制。

其实他的控制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由于早年的创伤导致的内心不安全感。

由于自己无法处理好身上的不安与焦虑,便用控制对方行动和自由的方式,来缓解它。

于是,这样的人慢慢发展下去,有可能会让伴侣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受控制,被监视,有压迫感、窒息感等。

被压迫的一方自然想要从这样的关系中挣脱。看到了吧,本来控制欲强的人是希望能紧紧抓牢手中的幸福的。然而,最终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幸福反而像流沙一样,握得越紧,流失的越急。

说白了,控制欲强的人经常表现出来好像对你多在乎,打着在乎你的旗号,做着控制你的勾当。

比如,你们同事聚餐,正好顺路和某位异性同事一起坐车回家,看到这样的画面,他可能会浮想联翩,脑补了各种画面,回家质问你时和盘托出。

最后,你们可能会为此争论不休,各执一词,甚至于冷热暴力。

没错,这就是控制欲。
控制欲过强的人会希望外界的一切都按照他的需要他的意志来运转,如果没有符合他的需要他的意志,他就会强制你改变,认为你必须符合他的意志和要求。
 
看到了吗?明明是自己有问题在先,却选择用处理别人的问题来回避自己的问题。

2

控制不了自己的人,却在要求控制别人

我有一个咨客,离婚有一段时间了。然而,她在关系中一直处在控制的一方。


比如按理说孩子出生了,老公应该多陪伴孩子,而老公在家时,她又不给他好脸色,总是命令他按照自己的需求、要求行事,一旦不听使唤,便大发雷霆。

刚开始还比较管用,孩子还小,老公为了息事宁人,给孩子一个和谐的环境,都忍了下来。

但是,换来的也只是一时的风平浪静,因为妻子总是有一个接一个的需求,这次满足了,下次不满足,还照样闹。

而每一次的被满足,也预示着下一次的变本加厉。

老公开始躲开妻子,总是约朋友出去喝酒,一直到很晚才回去,就是为了避免妻子的控制。

然而,这一躲不要紧,妻子开始觉得他不顾家、不看孩子,情绪暴发,大闹不止。

终于,为了耳根清净,忍无可忍的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妻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控制,你必须按我的要求抚养孩子,不能有半点差池,否则老娘我生剥了你。

我的咨客正是这名妻子。

每每有顿悟,心想她这次应该会看到了自己的问题,照见应该成长的方向了。没过几天,对方又绕回来了,理由是我控制不了我自己。

控制不了自己,却要控制已经逃离自己的前夫。这是什么逻辑。写这些,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提醒,控制不了自己的人,你把控制放到别人身上,是一种逃避,一种对自我成长的逃避。

没有成长的逃避是到达不了任何地方的。


3

控制型亲子关系,正在摧毁孩子

 不光是亲密关系中存在控制,有些亲子关系同样如此。


可想而知,亲密关系是成人之间发生的,如若他们中的一方受不了控制,还能以分手或离婚来逃脱这种关系。

而在一段家庭关系中,父母一方对孩子过度控制,那么,孩子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这样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久违荧幕的陶虹在电视剧《小欢喜》中饰演了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妈妈宋倩,她的女儿名叫英子。

英子和爸爸吃饭,要规定时间,时间不能太长,长了就开始追命连环call。

因为看到英子和爸爸的女朋友小梦在一起有说有笑,就说小梦插足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

宋倩给了英子一颗糖,马上又补一刀。虽然母女俩其乐融融地一起拼着乐高,英子也放不下心。这么一反常态的宋倩,谁也猜不到她心里在想什么,你说不清她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不高兴,什么时候就炸了。
对于英子想去南京大学,与其说南大是梦想,倒不如说是想要逃离。后来因为宋倩不让英子去南大,开始整夜失眠,甚至被逼到跳海。

有人说,英子最终走向抑郁,是由于妈妈的控制欲。

对于宋倩来说,她对英子的态度就会像抓稻草一样,死抓不放,希望借此来让他们摆脱这种离婚后带来孤独与不安。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还有一位国外的父亲,和电视剧中的宋倩的做法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位父亲还因为控制女儿的罪名被判了刑。什么罪名呢?

“连续13个小时逼迫自己的女儿吃蔬菜。”是不是听起来特别荒诞。
据报道,这位父亲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晚饭期间,他让8岁女儿吃光盘子里的蔬菜,可是她根本不喜欢吃。
父亲怒了,威胁道:不吃完蔬菜,不许离开餐桌。
小女孩也倔,就是不吃,就这样,两人足足对峙了13个小时!
期间,小女孩冻的浑身发抖,尿湿了裤子,发起了低烧,这位父亲也不许她离开餐桌半步。
“必须吃完,不吃完不准睡觉,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
终于,她撑不住了,开始逼着自己吃掉那些“令人讨厌的东西”,也许是蔬菜的气味难忍,也许是一夜的斗争难耐,小女孩开始剧烈地呕吐。
见此状,这位父亲才允许她上厕所,洗澡休息。
不过这还没罢休,更可怕的来了。
这位父亲看到盘子里的蔬菜还有残余。命令她:“等你醒了,接着吃!”

第二天,女孩母亲知道后,一怒之下,把他告上了法庭,最终这位父亲被判非法监禁,虐待儿童罪,入狱四个月。

调查之后,人们发现,这位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精英人士,高学历加持,之前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但是却有着变态的控制欲。
这个世上,不知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控制着孩子;不知有多少父母用“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这种理由支配着孩子的生活。
而父母的控制欲,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这类家长在我国不在少数,对子女极端的管控,表面上是对孩子的无限的爱,其实质是自身人格不完善的表现,他们是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

4

控制型人格如何破?

控制型的人,往往在人格划分中属于偏执人格,他们遇事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非常有关系。

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③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的感觉。

应该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次自己的偏执与控制的一面出来,就应该及时的将改译过后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

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改变,才能慢慢有所提高,人格才能有所完善。

经过反复练习,直到你能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让别人为你的感受负责的观念浮现。

5

何和控制欲过强的人相处
 
1
建立好自己的边界
如果遇到有控制型或偏执型的人,总是对你提很多要求,不断地评判你,把你的行为问题化。

那么,你应该坚持自己的界限,这些事情你会处理,并懂得自我负责。如果对方 还在胁迫或指责,请告诉他你内心的想法和体验。

比如,告诉他你感受到了控制,威胁等,这会让你感到很无力、很恐惧,感到被否定,会感到很受伤等等。
 
坚定的提出你的视角和想法
 
2
大胆指出控制者回避的问题和感受

控制者可能总是看到别人的问题,对自身问题文过饰非,这时你需要帮他看到这些,他总回避的事情或问题是什么。
 
比如去询问他:
 
为什么我必须要按你所有的要求行事?
我达到了对你意味着什么,达不到又意味着什么?
你在恐惧什么?是不是因为我明天和朋友吃饭回来晚了,你感到担心?但是为什么你那么愤怒,事情不如你所愿时,你就要暴怒,是这样吗?
 
尽管这个过程不是很快能收到效果,但是如果能坚持,且态度真诚与接纳。一定会触碰到控制者内心真实的情感。

让她放下防御,需要让他首先感受到你能给他很强的安全感,要慢慢来,这个过程不能急。

如果对你来说很难操作,也可以找个心理咨询师帮忙。
 
总之,唯有让他直视自己的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



作者:梗儿君,原名齐志斌,北京大学心理学毕业,资深心理咨询师一枚,专业治愈各种不开心。转载或预约心理咨询 请联系私人微信:Banlanluxinli   电话:0311-80762576 133832945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克服偏执性格
超强的控制欲,对身边的人来说是一场灾难。
【偏执|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你好】
当圣母的代价很重,你懂不懂?
偏执偏激和固执像一对孪生兄弟。
心理学:你是妄想型人格吗?该如何自我调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