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怀万物,天地逍遥

说到中国文化,就不能不提传统的道家、儒家文化;说到道家文化,庄子就不能被忽略;说到庄子的思想,逍遥就不得不被提起。

逍遥,是什么?庄子并不是第一个提出逍遥的人,在庄子成书之前的《诗经》、《礼记》等文著中都有出现;比庄子稍后的屈原,在其名作《离骚》中也有“折若木以扶日兮,聊逍遥以相羊”之句。不过这些所谓的“逍遥”并不是庄子所崇奉的精神境界里的绝对自由,而有安闲自在之意。

庄子的逍遥,与其说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操守,不如说是精神境界的享受——放怀万物,以心灵去感知宇宙人生的洒脱。

庄子的逍遥思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在万物束缚下的逍遥--相对逍遥

由鲲鹏的转化,大海的游荡和天空的翱翔,鲲鹏借助于水和风,下深海,上九天,相较于寒蝉和斑鸠来说,不过在榆树和檀树之间,迁徙也不过为千里之外,广阔的天地带来更大的惬意和舒适,更加的洒脱和逍遥。然而即使这种逍遥也是借助于水和风,在水和风束缚下的逍遥,并不是真正的逍遥。

除了受自然物质的制约,本身的形体也是一个影响。寒蝉和斑鸠因为形体小,所以不能飞高,也不能飞远。鹏的形体大,展翅宽,所以能飞得高且远。也正是形体大,鲲鹏所处的环境必须是一个大的空间,如果空间小,鲲鹏即不能游也不能飞。这就是形体和自然物质的限制,这种逍遥也只是相对的逍遥。

鲲鹏有鲲鹏的逍遥,寒蝉和斑鸠有自己的逍遥,寒蝉斑鸠小,方圆千里也就大,能飞上榆树也就是逍遥,鲲鹏大,万里也只不过是一个小空间而已,所以上九天下深海才是它的逍遥。小逍遥有小逍遥的快乐,大逍遥有大逍遥的洒脱。个体不同,逍遥也不同,快乐也不同。蚂蚁小,所需食物就少,水牛大,所需食物就多,不能要求蚂蚁的食量与水牛一样,道生万物不同,自然特性也不同。

二、超脱万物束缚的极致逍遥--绝对逍遥

受形体和自然因素的束缚的逍遥,不能算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不依赖于形体的,不受自然物质影响的逍遥自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因素而影响自己,看淡一切,而不产生情绪,更不让自己的内心波动,也不让自己的身体受影响。内心修养脱离了功利枷锁,不为外物左右,超出凡俗而渐渐与道相合的境界。犹如时间长河的一个看客,站在高处俯看众人在名利之间争持的不屑与志得意满,不为形体、功利枷锁束缚。

列子御风而行,飘飘然很是快乐,但是还需要凭借外力。只有到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才无可借待,可以任意逍遥。怎样才能无待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才无所待,无功才无所依,无名才无所求,眼中无物,目中无人,心中无己,心便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虚室,虚室可以生出光明,由此洞察万物,生命的意义也便在这里显现出来了。

遵循自然的本性,忘掉自己,不求功名,不求外物,与万物同一,顺应自然,融于自然,这样才能不受自身形体和自然物质的影响,超脱万物,驾驭万物,得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逍遥游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逍遥游的思想是庄子的一种处世思想,他希望通过个人内心道德的修持来达到一种内在逍遥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可以使人不受外界风雨及个人形体的束缚,无所待而游于无穷。通过鲲鹏斑鸠的大小之辩、有用无用之辩,他鼓励人们开阔视野,充分张扬个性,培养不为物累,不随世迁的独立风骨。这种逍遥思想,其中蕴含着催人奋进、敢于问天的求索精神,引导人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以独立的人格寻求人生的不同答案。

庄子逍遥游的精神重在体认自我,追求人生的真谛,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学习中求得精神境界的提高。不拘泥于外物,不被外物左右,万物有所不同,个体也会有区别,追求也会不同,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超脱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逍遥游
读庄子的《逍遥游》
我读|逍遥游:自由远比想象高远
徐山:《庄子》的分析
《人文杂志》|| 吕箐雯:《庄子》“小大之辨”之主旨是“大其心”
诸子论水----庄子与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