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帽堂,脑海深处的记忆

高帽堂是龙溪铺镇内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离我家大约有七八里山路。记忆中。我首次独立面对村外的世界就是从高帽堂开始的,那时我大约七八岁。

父亲当时的决定来得很突然,也很必然。按照事先的约定,父亲两天后得帮高帽堂一户人家去办理朝庆事务,而当天得上龙源去做两天事情。为了避免来回跑,他突然将我叫到他跟前,交待我顿时独自背着朝庆用的器具上高帽堂去。

两天后,我一大早就起了床。母亲将器具打好了包袱,让我背着出了门。那天,山上很大的雾,能见度不到十米。从我家去高帽堂,先得爬过几段陡坡,要穿过几处树林,短的约三四百米,最长的一段大概有两里多路,路旁还有一些坟墓。途中除了路过岩头冲这个唯一的院落外,其余的路段都没有人烟。

高帽堂里住着我的表姨娘,父亲在那里还有他专属的事务,所以此前父亲曾带着我去过两三次。小时记忆力好,虽然雾大,但凭借自己的记忆力,我在山路间左转右拐,一直保持着正确的行进方向。大清早,山路上除了我在大雾中急匆匆赶路前行外,路上遇不到一个人。当我穿过那段最长的山路时,面对大雾中茫茫的树林和路边突然冒出来的坟墓,我心中不免胆战心惊。我一路小跑,总算过完了那一段山路,进了岩头冲。

岩头冲这个院落里,路边房屋里早起的人家,也有能认出我的。他们看着我一个人一大早背着个包袱走去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然后便是去喊醒自家尚在被窝里睡觉的小孩。

就在这种情形中,我穿过了岩头冲,再爬完最后一段山坡路,便到了一个山梁上。这时,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一照,风一吹,脚下的雾便慢慢散开了。除了山坳仍然隐于大雾中外,远处的山梁与山坡已清晰可见。远远地,我已能清晰地看见高帽堂那坡上坡下的房子。沿着田埂上的路走进前面大雾中的一个山坳,然后再从山坳里走出来,爬一小段坡就将进入高帽堂。

高帽堂住着不少人家,有姓邓的,还有姓吴的。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去哪一家。犹豫了一会后,我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主意。我停下脚步,从包袱中抽出了牛角。我按照入户前三通角号声的规矩,早早地吹响了第一通角号声。对面高帽堂的村落里很快有了反应,好几户人家都有人走到大门外来察看情况。于是,我背着包袱,手里拿着牛角继续往前走。不久后,我从那山坳里走出来,来到了高帽堂院落前最后一个山梁上,我站在那,拿起牛角吹响了第二通角号声。

那些站在大门前看热闹的人都看着我惊呆了。一会儿后,一户人家的主人终于反应过来,连忙进屋去拿了鞭炮出来燃放。鞭炮一响,我就知道该进谁家去了。在众多惊异的目光中,我走进放鞭炮的人家,吹响了第三通角号声,然后放下了包袱。这时,主人家和一些邻居都认出了我,我表姨娘也赶来了。不用说,大家对我的举动便自然有一番长久的议论。或者直到现在,高帽堂老一辈的人也还偶尔会说起当年的场景。

就这样,我从此同高帽堂这个地方结下了很深的渊源。

高帽堂里人们有着山里人的共性,纯朴而且非常讲情义。我祖父和父亲与那里的每一家都有着很深厚的友谊。我没有见过我祖父,他在我出生前两年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在高帽堂时,听很多人都跟我父亲谈起过我祖父,说他技艺高超,说他平易近人和友善待人,如此等等。事实上,我父亲自小随我祖父在高帽堂行走,所以与高帽堂的每一户结下的都是几十年的情义。

高帽堂又是我们去鹅梨湾、大湾甚至龙源一些地方的必经之地,每次路过这里,村落里的人都会热情地和父亲打招呼,盛情邀请我们进屋去喝杯酒。我们只要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舀出米酒来……有时夜归,点火照明用的竹条不够时,不论有多晚,不论人家已睡与没睡,只要我们敲响了门,主人家便会很快起床给我们弄些干竹条来。

父亲与高帽堂的人像亲人一样,相互间都很照料。这里如果有人彼此间有了矛盾,也常让我父亲出面帮着协调。我父亲也一定会尽心尽力设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帮助维持着这个山村里的祥和。

时过境迁,父亲已仙逝多年,高帽堂里同父亲一辈的人,在世的或许也不很多了。我自从家乡走出来后,由于身不由己,也很少再去过那。如今的高帽堂,听说早已不是以前的样子。村级公路早已进了村落,并多了不少气派的洋房。然而,不论其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在我的脑海深处,当年的情义一直都在。我也深信,高帽堂里的人们也还一直记得当年的情义,并且保存着那份情义,随时可以迸发出来,因为山里人骨子里有着不可磨灭的纯朴。

作者其它文章链接

1、雪峰山有个杨禾坪

2、人生路上知己谁

3、邓家人,到南岳别忘记祭祖

4、每一个邵阳人都应该知道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祖母
有多少只鸟在村庄上飞
八字生时印证诀
张丰 : 过年不过是怀念有情有义的生活
日记一则
江南水乡大院人家,作品:《忆江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