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仪式感的家庭,养出最幸福的孩子

有仪式感家庭养出最幸福的孩子

来自管理思维

10:40


每次出差前,母亲都要煮上一顿饺子;每天睡觉前,孩子们总要缠着你讲一个故事;过年过节时,家人总要聚在一起开个家庭会议,聊聊生活、谈谈人生……


这些小小的家庭仪式维系着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它们打破日常生活的忙忙碌碌,给予我们感受对方、感恩彼此的机会。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中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的。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不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更别说体会传统仪式中的文化内涵了。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一个社会调查,74.3%的人感觉国人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了。


而造成这种淡漠的原因有很多。调查中,66.0%的人认为是因为“社会节奏加快,无暇顾及”;61.5%的人将其归结为“仪式教育缺乏,不了解仪式的内涵”;47.7%的人觉得“现在的仪式过于死板,只是走走过场”;45.9%的人认为“各种仪式太多了,无暇顾及”。


而事实上,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几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仪式。出生后会过“百日”、“抓周”,一年中有春节、端午、中秋,恋爱后要过情人节,结婚时会闹洞房,人过世了还有追悼仪式……传统礼节中,还有很多尊老爱幼的细节仪式。这些“仪式感”给我们的心里装进了感恩、敬畏和责任,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庄严感和精神的安慰。

平常生活中的“仪式感”也会给我们带来愉悦。表现家庭生活中,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可以是情人节时,精心为爱人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平常的小事带点“仪式感”去做,便充满了精致的情怀,并且可以对抗我们的消极情绪,诸如散乱、无序、慵懒、沮丧……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家庭长大的小孩,未来一定是充满幸福感的。


孩子需要家庭仪式感,这是幸福的秘笈。在每天忙忙碌碌、周而复始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停下忙碌的脚步、花点心思,刻意制造“仪式感”,特别是为孩子营造“家庭仪式感”。那些暖暖的,甚至有些仪式感的小时刻更能刻骨铭心,陪着孩子一辈子。


这些记录着小时刻的回忆,在若干年后,也许都能会触动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他重新相信,生活就是一个节日,接着另一个节日!


《纽约时报》曾经评选出美国十大经典家庭传统,这也许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


1、生日帽


准备一顶特殊的生日帽,无论家里谁过生日,都要带这顶生日帽。一起吹蜡烛、一起吃蛋糕,一定还要拍下全家福。

等多年之后,一家人再坐在一起,回忆过往时,那顶帽子肯定是重点,必将戳中每个人的泪点。


2、开心罐


开心的事情有时候很容易忘记,而伤心的事情往往又难以度过。那就,创造一个家庭开心罐吧!


遇到开心事的时候,把它写下来,存储在开心罐里。等到伤心的时候,取出存储的开心回忆,疗愈心灵。


3、固定的吃饭时间


邻居家小男孩几乎每个周五下午都会在我们家孩子一起玩,但我知道他家有Friday pizza night(周五披萨夜)的传统。


每次快到饭点爸爸妈妈来接他回家,看他还不太想走就会提醒他,“要回家吃晚饭了,今天是我们的family pizza night(家庭披萨夜)哦!”

刚刚还贪玩不想走的小男孩听完后立马站起来乖乖地和我们说拜拜了。


4、秘密的拉手方式


与家人手拉手,漫步街头、公园、海滩,想想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还可以有意或无意地创造专属家人的秘密拉手方式。


有位爸爸就一直用这种方式拉女儿,在女儿出嫁时,她挽着爸爸走在长长的红毯上,爸爸又在女儿的手心做了他们家的秘密握手动作,女儿感动得泪流不止,觉得那是她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刻,并不是只是因为嫁得如意郎君,而是爸爸的爱一直都在。


5、家庭的时间胶囊


在很多电影都看过相似的桥段,但每次还是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我们也学起来吧,给孩子写一封信,让孩子画一幅给爸爸妈妈的画,放在玻璃或金属盒子里,找个地方埋起来。


十年、二十年后再一起打开,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光是想想眼泪就要流下来了。


6、固定的家庭活动


找个固定的时间,一家人一起来Happy!什么都可以,游乐场里疯玩几个小时、公园里搭个帐篷野餐,或者即使在家里围在一起看电影、侃大山。


多年以后,这都会是我们和孩子美好的回忆。当然,如果这个家庭传统活动能够一直延续下去,那就更好了。


7、每年问同样的问题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一个时期孩子会把一切东西都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动能力的。因此,我们常看到这个时期的孩子与枕头“谈心”,与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讲话”……


爸爸妈妈准备几个问题,从孩子懂事起,每年都问问他这些问题,比如“今年爸爸最让你生气的一件事是什么?学校里有什么开心的事?你长大挣了钱后想买的第一样东西是什么?”,并记录他的回答,等孩子长大了翻出来一起读,肯定会笑翻。


8、开学第一天的合影


孩子成长速度,快的惊人,特别是他开始上学之后。刚刚不还是一个走路歪歪扭扭的幼儿园小豆包吗,怎么马上就要离开家,自己一个人留学去了?

不想忘记他的成长变化,那就赶快给他拍照留存吧。


9、特别节日的全家福


我有一个朋友,每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都要拉着全家人去中国照相馆或者是大北照相馆去拍全家福,然后冲洗出来放入特殊的相框。


每次去她家看到照片墙上历年的全家福,都被他们的幸福感动着。羡慕之下,我们今年也开始这样做了,再怎么忙,拍一张全家福的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


10、和爸爸或妈妈的单独约会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一家三口集体行动。但有时候,我也会和儿子两个人一起出去看电影、吃饭逛街、逛书店。每次回来的时候,儿子都会神神秘秘地撩爸爸:“爸爸,今天我和妈妈又一起出去约会啦!就不告诉你,我们干嘛啦!哈哈哈哈!”当然,有时候他们俩也会单独出去,回来的时候,儿子也会一样向我炫耀。三人行固然很好,二人行也有它的乐趣。


有人说,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琐碎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



摘自搜狐网,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很难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家族·教育 | 终其一生,孩子最能记住父母的5个时刻
“失败的全家福”太欢乐,每张照片都有亮点,网友:笑出鹅叫声
过年为什么还要讲究仪式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
为何我要让孩子有家庭仪式感?因为它是事半功倍的教养法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