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越自卑:贫穷不是问题,贫穷造成的自卑才是问题

也许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真实的世界,而是我们思维扭曲的认知。自卑正是如此,当我们的头脑在情绪的加持下,扭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断把自身的缺陷放大,并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无用无望之人。

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求得不到重视,爱得不到满足,行为得不到肯定。就会在某方面产生匮乏,而这些匮乏产生的不安全感就会深深地植入进潜意识,那么我们在往后余生的行动就围绕怎么补偿这些匮乏。

所以,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

物质匮乏的童年,在某方面产生的匮乏进而产生的自卑情结,通常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为了补偿童年的匮乏,拼命地努力取得成功,当然这是值得赞扬的事情,但如果处理不好内在的安全感,他们依然会感到匮乏,如果能力跟不上欲望,就会导致走向极端甚至走向人生的歧途。另一方面就会表现得极度胆小谨慎,把安全感控制在极小的圈子内,所以无法拓展自己的自由意识,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所以,当你把解决自卑看成是超越别人,就会流同于集体无意识中无法自拔。当别人买车,你就会举债买更好的车,当别人买房,你就会借钱买更好的房,当别人创业成功,你也不顾一切地下海。或许承认自己自卑比解决自卑更高效。

所以,你一生都在践行别人人生的轨迹,而不是走自己的道路。

当你受困于自卑,那么你就把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当成自己行为准则,把别人的方向当成自己的坐标。所以,你人生的价值观漂浮不定。

那么一生被各种情绪所影响、被各种欲望所控制、被各种认知所障碍。并固执地认为:只有当我实现了这个目标,才会有价值,才会得到别人尊重。

当你固执地认为,当我只有富有的时候,才会得到别人尊重,那么就会不顾一切对金钱变质的追求,在头脑情绪的加持下,商人为了赚取更多,不惜违法犯罪,官员为了利益,不惜践踏法律。最终叮当入狱,深陷囹圄。

当你不断把意识投射在金钱上,那么生命中就会充斥各种商人精心设计的虚假项目,各种骗人的伎俩。通过大数据不断地浸入你的大脑。等待你的就是悔恨和痛苦。

当你固执地认为,我必须变得更漂亮,我才会配得到别人的喜欢,于是在群体意识中抛弃个体意识。在别人虚伪的夸赞中,不断通过外科手术来改变自己容颜,但无论改变多少次,始终觉得还差一次。差的这一次,不是手术,而是内在的缺失。

当你无法从内在弥补自己的缺失,就会在外在寻求各种认同,产生各种自卑和焦虑。容貌自卑、身份自卑、物质自卑等等。无论任何的自卑,如果无法从内在找到认同,那么必然被头脑思维所捆绑,一生无法挣脱。

如果把一直意识投射在解决自卑上,那么就会在头脑层面加深对自卑的认同,就会加速地逃离当下,就会用放大镜不断地扫描自身的缺陷,把一生的能量用在对付自卑上,并固执认为,只有当我战胜了自卑,解决了缺陷,生活才真正开始。于是把各种怨恨、各种自责、各种虚荣、各种妒忌、各种讨好、各种退缩等负面能量拉进自己的生命里。更有甚者为了补偿自己的自卑,走向极端,走向歧途。

当自卑演变成自闭,就会变成各种人格障碍的综合体,进而发现成各种的心理障碍,通常我们在社交恐惧、焦虑症、抑郁症中都能看见自卑的影子。

在社交恐惧中,正是因为自卑,才把意识投射到自己一言一行,力求呈现出完美无缺的自己,当你越在意自己的表现,身体就会调集植物神经系统来抗拒,所以社交恐惧中出现的紧张出汗、甚至昏厥,本质上都是一种过度补偿。都是无法从内在对自己认同,无法从内在认同自己的人,才会在乎外在的评价和眼光。才会把自己当成众人的焦点。

在抑郁症中,自卑显而易见,在头脑的认同下,把自己塑造成一无是处的人,不断地悔恨和自责,进而攻击自己,惩罚自己。他们一直在头脑中寻找方法和逻辑推理,企图摒弃那部分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遭遇。在无法解决内心冲突后,更有严重患者舍弃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完美纯洁的那部分。

净染同源,善恶同根。好的也是你,坏的也是你。《道德经》提到和光同尘的概念,和其光,同其尘。我们永远无法将光从尘土中分离出来,同样无法将尘土从光中分离出来。

当你想把自卑从生命中隔离开来的愿望有多强烈,那么你遭受的打击就有多强烈。

当你把自卑的反面看成是自信,那么就不断地改造自己,压制自己。如果我告诉你自卑的反面不是自信,而是不自卑,那么就会呈现另一番境地,这里就不会有二元的对立,就不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成功与失败之分,得到与失去之分。

那么就无所谓自卑和自信,都是全然地自然地呈现,有的只是人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

当你接纳了自卑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刻意去驱赶自卑。那么生命就会呈现原来的样子,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当你不再装模作样地强大,就会卸下沉重的负担,就会还原生命本来的轻盈,放下头脑的努力,放下自我的改造,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生命就会呈现蓬勃的生机,而肆意生长。

解决自卑不是头脑层面的精神胜利法,而是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自己,在当下有意识地行动,在心理补偿机制中,有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叫升华。

有这样一个男孩,从小就很自卑,他幼年身体虚弱,四岁才会走路。五岁时得了肺炎,后来还得了佝偻病,长得又瘦又小。他的运气也很不好,竟然有两次被车撞的经历。

小时候,学习也很差,总是倒数,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更令人悲伤的是,阿德勒家里兄妹6个,他排老二,上面还有一个长得英俊潇洒又聪明能干的哥哥,所以很不受大家喜欢,常常被忽视,一直很自卑。

但就是这样一位自卑的小男孩,竟然超越了自卑,一路开挂,获得了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的赏识,成为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个体心理学门派,成为与弗洛伊德并驾齐驱的心理学大师,是研究西方心理学时不可避开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的作者。

命运很奇怪,当你想要的,往往不如你愿。而你抗拒的,就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你的生命里。

所以,当你抗拒自卑,排斥自卑,那么就会因为抗拒自卑产生的行为,反过来伤害你。

所以解决自卑,不是抗拒自卑,而是看见自卑。看见自己不被满足的爱,不被肯定的行为,不被重视的需求。看到潜意识的匮乏和不安。

这个世界本是虚无,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因为你的消失而消失。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传奇,上天不会虚设一个角色。当你提升了意识能量自由度,那么你就全然接纳自己,不再试着改造自己,不再试着改造他人。

当你提升了思维的维度,就会跨越时间的界限,跨越空间的阻碍。世界就会呈现不一样的局面,在这里,没有扭曲,没有伪装。只是真实的自己,一切都是自然的呈现,你呈现出你自己,别人呈现出别人,山呈现出山的峰峦叠嶂,水呈现水的上善如水。

一片树叶会挡住你所有的视线,而一座大山却将风景映入你的眼帘。

意识行为疗法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意识能量自由度,人生的任务就是找到自己认识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别人成为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越头脑编织的谎言摆脱小我的蛊惑
原创 | 看哭无数人的笔记!自我接纳的六个真相,你知道几个?
开悟最快的捷径——返观内照
如何摆脱骨子里的自卑,掌握自信的三个终极法则,你会越来越自信
《道德经》与压力管理
你不等于是你的头脑,阅读《当下的力量》第一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