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对孩子的心理危机,家长从3方面入手,事半功倍

在生活中,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从问题去寻找答案,但答案往往不在问题中,在同一个层面去解决问题,只会把问题更加变得错综复杂。

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问题,需要思维上的升级,否则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当一个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父母往往以孩子理问题作为对象。父母迫切的心理我们理解。

但任何问题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当一个孩子在高中阶段爆发抑郁症,那么可以追溯到他的初中阶段小学阶段,甚至更早。

人是环境的产物,马克思: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基于这样的判断,一个人的所有的关系就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在此基础上发展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那么和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无形中在塑造孩子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果一个焦虑型的父母为了应付自己的不安全感,就会以爱的名义控制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无法发展出独立的自我意识,那么一直用父母教导的方式和别人相处和世界相处,带来的人际交往的障碍和深深地挫败感。

当他们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他们想要的东西无法从原生家庭父母那里获得,就会转而寻求集体的庇护,但当没有独立意识的观照之下,无法获得其他人的认同,然后就出现存在感低跟价值感缺失。所以无法建立起内在的自信,如果家长从之前的严格要求他后面的无限放任,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积极的引导,孩子就会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会出现类似逃学,酗酒,抽烟,游戏或者其他的品行障碍。要意识到这些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首先: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从孩子身上观照到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未曾解决的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是不是自己未实现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所以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的情绪,自己陷入了焦虑状态中,这无形中更增加了孩子的负担,所以我们学会将情绪从事情里面剥离出来还原为事件,那么我们就能够客观的看待问题跟引导孩子走向疗愈!

但同时,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极端严厉走向极端放纵,这给孩子的人格造成极大的伤害,让他们无法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遇到问题总想找借口逃避。帮助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每天稍微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并通过奖励的方式让孩子重塑信心。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所谓健全的人格,就是他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一个人如果拥有健全的人格,就能够自发修补上个阶段所带来的伤害,这个实际上是需要在人生家庭里面是要培养出来的品格。

培养孩子自律的能力

自律会表现出自控力和专注力,在如今的社会,不断地信息和资源不断消耗人们的意识能量,商人不断通过迭代产品抢夺我们的注意力,不断刺激我们的头脑,从而获得转瞬即逝的快乐,于是人们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中无法自拔。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不堪一击,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则需要培养人格独立和自律,自律最高境界是“慎独”。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暗室不欺,自觉遵守各种道德伦理准则,一个自律的人,表现出来担当和责任感的人格特质。

《菜根谭》有言: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池底水无痕。

健全的人格在面对各种危机时就会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奇,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直指目标心无旁骛。用如如不动之心相机而动。

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

所谓共情,就是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这在人际交往中也是表现出高情商。

作为家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去共情,如果无法共情,那么孩子也就无法去表达自己内在的需求,所以就不断的压制自己的需求。认为那是不合理的,是不必要表达的,如果家长无法引导孩子共情,就不知道孩子究竟缺失的是什么。

只有在共情的情况下,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头脑往往会掩盖事物的真相,但内在的感受更接近事物的真相,问题只有被看到,才会被疗愈。

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幸福不是取悦头脑,而是消除内在的冲突后的平静。幸福不是取悦别人得到的虚幻认同,而是取悦自己的稳定自我认同。幸福不是外在的比较,而是回归内在建立的安全感。

有幸福能力的人,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太阳,任何时候都能引领自己走向光明。

影片《茜茜公主》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茜茜充满欢乐的家。她的父亲是个特别自由乐观的人,平日喜欢聚会、交友、钓鱼和打猎。茜茜公主深受父亲影响,喜欢骑马,也喜欢亲近大自然。外出打猎时父亲告诉她,生活中有任何的难过就到大自然去,看看树,听听花儿的声音,难过的事情就被抛到脑后了。

童年家庭里的欢乐让茜茜成长为一个乐观、纯真、有思想的女孩,自由奔放的灵魂让她浑身上下散发着美丽的光芒,最终她赢得了奥地利国王的青睐,成全了自己的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只是害怕不被爱”幼时没有被爱过的孩子,一生都缺爱
疗愈内心,遇见最好的自己
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 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
以游戏的态度生活,看透游戏的本质:父母的水平,决定孩子的发展
“妈妈,我最怕的人就是你……”:强势的家长,是孩子一生的痛
亲子关系:你的焦虑,会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爱孩子你真的会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