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十国”读后感:夹在唐宋之间的血色华章

#以书之名#

读完《大宋帝国亡国录》,意犹未尽,又找来大宋之前的《五代十国史》來看。五代十国,一个出现在历史洪流中的特殊时期,也是一段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在这个战祸连绵、杀戮成风的乱世,无数英雄顺势而生。残酷而无情的战争,惊心动魄的权谋构成了一幅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历史剪影。道德失范,群丑登场,五代十国时期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权更迭,很快就在一片混乱的局势下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后北宋的铁骑踏平了这混乱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天下,结束了长久以来的战乱和分裂。那些似乎已经忘却的历史旧事,在人们心中钩起记忆深处的沉淀。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发生在唐末以后,从公元907年到960年,历时五十三年。在这五十三年间,更迭了五个朝代,历史上称作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这“梁唐晋汉周”的更迭,主要发生在北方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中原,每一代差不多有十年左右的时间。

十国是什么?十国是一个地域概念,十国大部分在南方。这十国跟这五代基本上是并生的,分别是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南汉、南平、闽国、北汉。十国中,江南地区有南吴、南唐、吴越国、闽国。湖广则被荆南、楚、南汉占据,两川地区有前蜀、后蜀,而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一国。

以伐蜀为例,公元964年11月,宋太祖赵匡胤以后蜀和北汉密谋夹攻宋朝为由兴兵伐蜀。命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率马步军6万人分道人蜀。宋军长途奔袭,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蜀军久无战事,锦衣美食,不战而溃。后蜀虽然有14万大军,却毫无斗志,竟然纷纷卸甲而降。

后主孟昶没有选择据城死守或宁死不降,他直接命令自己的宰相马上写降表。公元965年2月19日,孟昶率领自己的文武百官来到了城北的升仙桥畔。他身穿白衣,手里牵着一只白羊,脑袋上还顶着一圈草绳,而他身后的百官们则身穿孝服,打着光脚在早春的二月里冻得瑟瑟发抖,一齐等待宋军的到来。王全斌指挥6万宋军,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只用时66天就灭亡了拥有14万军队后蜀国,俘获后主孟昶及文武百官。难怪后主孟昶的花蕊夫人在赵匡胤的庆功宴上即兴作诗,花蕊夫人悲愤莫名,随口诵出了这首惊世骇俗的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十四万人不战而降,万千男儿连自己的妻小都保护不了,还这么软骨头。悲中切,气中凄,心中苦,十四万人齐解甲,向谁人说诉?花蕊夫人不但无法诉说,连自己也只能乖乖做了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留下的这首诗,却从此成了令天下男士汗颜的千古绝唱。这首诗是对一个国家灭亡的反思,她不会把国家灭亡的责任推诿到臣民身上,她知道谁是亡国的罪魁祸首。所以,她这首诗是在怨自己的丈夫,在恨蜀国男人!在骂蜀国文武官员!

五代十国介于唐宋两大盛世之间,发生在战乱不止的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是武人凭借战功发迹的动荡年代,更是时势造英雄,皇帝轮流做的局面。五代十国在中国历史上却非常重要。为什么呢?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唐朝的统洽阶级大都出身士族门阀或科举新贵,因此往往都自视甚高,婚姻方面更是崇尚阀门联亲。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种社会结构就发生了翻天復地的变化。当时各政权的统治者及权贵们大都来自社会底层,思想观念也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

五代十国是一个及其动荡的时代,短短几十年之间,江山易主,朝代更迭频繁。直到后周的建立,百姓总算是盼来了可安天下的英雄。后周世宗柴荣,是一位意气风发,有志于天下的帝王。史书评价他是堪比秦皇汉武唐宗的君王,连宋太祖赵匡胤在他面前尚且不如。柴荣怀着“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宏图,励精图治,曾三征江淮,二次北伐。正是这么一位划时代的英雄出现,让久历战火,支离破碎的大好河山逐渐呈现出统一的趋势。只可惜,历史不知是有意捉弄,还是无意调戏,还未满40的世宗柴荣怀着那满腔的凌云壮志饮恨离开人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利用柴荣余威,用十三年消灭了五代十国,统一了全国,建立宋朝. 。

在灭十国的战争中,最悲切的就要算南唐后主李煜。更可叹的是,正是由于李煜的亡国奴身份,才成就了他的词坛大家地位。宋灭南唐之战,发生在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至(975年)十一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宋将曹彬率水陆军渡江,攻破江宁消灭南唐,俘获南唐后主李煜,押解回宋。

太宗赵光义见李煜爱妃小周后生得花容月貌,便把她留在宫内,逼迫她侍宴侍寝。小周后哪敢违抗,无可奈何顺从了太宗。李煜有苦难言又无可奈何,亡国之君只有暗自仰天流泪。李煜回想起在南唐时的歌舞欢饮,锦衣玉食,现在孤零零的实在悲切。愁肠触动胸中的悲感,一齐倾尽出来。一首千古绝词就在这种情况下喷涌而出。《虞美人》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无穷的哀怨。

《虞美人》是李煜代表作,也是李煜的绝

命词。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面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李煜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的哀怨,文字行如流水曲折回旋。这首词中的每一句,都是李煜自身的无奈感受。上问下答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又美又悲的效应。

让我们用现代人的心理,来解析一下这首千古绝词,来体验一下当时李煜的心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首句就揭示了李煜做为曾经的南唐后主,做为俘虏和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第二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回想起自己现在居住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被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故国呢?还是那片江南水乡吗?只怕是早已断垣残埂。往事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在这月明之夜。 以泪洗面,却洗不去心中的愁。想起自己的王朝,自己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李煜身居囚室,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一个“又”字让李煜悔悢到了极点。

第三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煜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以上三句,李煜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人事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语言,用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现实的处境。

就是这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境深远,只是太悲了……不知道读哭了多少人?这首词,全词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李煜的真情实感。不论亡国之事,单凭李煜的这首词绝对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千古绝词!是恨?是怨?是妒?是悔?南唐也好,江南也罢,已不再属于自己了。那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的一场梦,溶入月色中,成了无奈的思,无限的愁,透着绝望。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看了李煜的这首词,勃然大怒道:“李煜还不忘江南,若不将他除去,必为害”。(978年)的七夕,也是李煜四十二岁生日的那一天,赵光义下令毒死李煜。可叹千古词帝竟落得如此下场!一首词,流传千古!一个亡国之君,随着那一江春水,一去不返!

五代十国的风云人物,上演了无数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又导致了无数人间悲剧。五代十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夹缝期。这个夹缝期的乱和惨,史之少有,是个扭曲不堪的历史时代,同时叉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新时期。这一时代的悲欢离合,充满血腥与暴力。战争与分裂的血色华章,华夏一统的大势也将缓缓拉开帷幕,这就是夹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合词中做帝王——南唐后主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每日诗词|往事如烟,故国不堪回首,李后主的绝命词作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后主的绝命词,不堪回首的不止是故国,还有风华雪月的往事
李煜为何是千古词帝?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真令人拍案叫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