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经的“春秋五霸”晋国,是如何一步步沦落为“一分为三”的?
阅懂之乎者也
2019-3-11 21:01

一、末代君主的命运

晋静公失国

末代君主命运基本相同,晋国末代国君亦是如此。《史记》记载如下:

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馀皆入三晋。

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二、公室内斗,公族力量消亡殆尽

晋昭侯

晋国的分裂源于公室内斗,这还要从头说起。晋文侯三十五年,晋文侯姬仇去世,其子姬伯即位,史称晋昭侯。即位之后,晋昭侯将曲沃封于晋文侯的弟弟,也就是叔叔姬成师,号桓叔。当时,晋国的国都在翼,而曲沃大于翼。桓叔受封时已经五十八岁了,再加上此人好德施恩,深得民心。

曲沃桓叔

晋昭侯此举为将来晋国公室内乱埋下了伏笔,所以才有“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的说法。

潘父弑君

晋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竟然杀了晋昭侯,准备迎曲沃桓叔即位,终因晋人发兵反对,桓叔即位不成,返回曲沃。在晋人的拥立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即位,史称晋孝侯,同时乱臣贼子潘父也被诛杀。

虽然曲沃桓叔即位未遂,但是却在桓叔后世子孙心中种下了独霸晋国的种子,并世代为之努力。桓叔去世后,他的儿子曲沃庄伯代立。

曲沃庄伯

晋孝侯十五年,曲沃庄伯在国都翼杀了晋孝侯,此举引来了晋人的强烈攻击。曲沃庄伯即位未成,只好返回故地曲沃。晋人拥立晋孝侯的儿子姬郄为君,史称晋鄂侯。

晋鄂侯命短,在位六年就去世了。曲沃庄伯闻听晋鄂侯去世的消息,立即兴兵作乱。晋国的内乱令周平王都忍受不了了,指派虢公讨伐。曲沃庄伯代晋再次失败,返回曲沃。晋鄂侯的儿子姬光被拥立为国君,史称晋哀侯。

晋哀侯二年,两次代晋未遂的曲沃庄伯去世,其子姬称代立,史称曲沃武公。

晋哀侯八年,晋哀侯入侵陉廷邑。陉廷立即联合曲沃武公打败了晋哀侯,并且俘虏了晋哀侯。无奈之下,晋人只能拥立晋哀侯的儿子姬小子为君,称为小子侯。

小子侯元年,曲沃武公指使韩万杀了晋哀侯。至此,翼与曲沃的实力完全翻转,曲沃武公掌握了主动权。

晋小子侯四年,曲沃武公诱杀晋小子侯。曲沃武公擅杀国君引来了周桓王的愤慨,派虢仲讨伐曲沃武公。曲沃代晋再次失败。晋哀侯的弟弟姬缗即位为晋侯。

晋侯缗二十八年,沉寂多年的曲沃武公兴兵讨伐晋侯缗。曲沃武公此次作乱大获全胜,并将所获晋的宝器贿赂了周釐王。周釐王正是册封曲沃武公为晋侯。至此,历经曲沃家族三代人的努力,历时六十七年,曲沃终于代晋成功,史称“曲沃代翼”。

曲沃代翼

曲沃武公(后称晋武公)去世后,儿子姬诡诸即位,史称晋献公。历经六十七年的公室内乱,曲沃家族与公族相互攻伐,将公室力量消耗的也差不多了。到了晋献公的时候,由于祖辈代晋过程中养成的家族性格,晋献公对任何人、任何事均疑神疑鬼,尤其是公室的人,公室力量进一步消耗。

晋献公与骊姬

晋献公晚年受骊姬之惑,逼死了太子申生。之后又攻击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致使他们流亡国外多年。晋献公去世后,虽然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即位,但是均死于大将里克之手。所以终晋献公一世,晋国公族消亡殆尽。

晋公子重耳流亡

三、卿族势力从形成到分三晋

1、公族消亡,卿族继起

公族的消退,以功臣勋贵为主的卿族势力迅速填补空白,尤其是晋文公即位之后所赏“从亡”功臣。晋文公当政之后致力国富民强,获周天子命为伯。晋文公称霸,功臣勋贵功不可没。与此同时,他们在晋国的实力也与日俱增。

晋文公称霸

晋文公五年,据《史记》记载:“于是晋始作三行。荀林父将中行,先縠将右行,先蔑将左行。”晋国军制的变革,适应了强军的需要,但是也给后来军权旁落留下隐患。到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时候,《史记》有这么一段记载:“六年,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皆卒。赵盾代赵衰执政”。而且“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由此可见,晋国实力较强的贵族开始出现,且世袭执政,瓜分晋君权力。

2、六卿与公室斗争

《史记》记载,晋景公时六卿开始主政:“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王,景公让不敢。晋始作六(卿)[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皆为卿。”

晋悼公时,“十四年,晋使六卿率诸侯伐秦,度泾,大败秦军,至棫林而去。”

晋国的六卿从初立伊始,在辅佐晋君强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晋君在权力上竞争、角逐,期间六卿有更替,甚至有个别六卿在与晋君斗争中被灭族。但是到晋昭公时“昭公六年卒。六卿强,公室卑。”

晋国六卿

后来,在晋顷公时,六卿趁机打击、弱化公室力量,“十二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各令其子为大夫。晋益弱,六卿皆大。”

3、六卿兼并

以晋君为首的公室力量在与六卿斗争的结果是,公室力量日渐消亡,无力与六卿相抗衡。最终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胜出,成为六卿之主。

在六卿搞定晋君之后,他们之间又开始相互攻伐。“出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智氏率领韩氏、赵氏、魏氏灭掉了范氏、中行氏,分其地,六卿变四卿。

智氏、赵氏、韩氏、魏氏的做法令晋出公气愤不已,于是“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令晋出公没想到的是四卿可不是善茬,“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此时四卿之中智氏最强,按照这个逻辑,四卿再相互攻伐,最终有可能会仅剩一家独大,最终占有晋国。据记载,“忌善知伯,蚤死,故知伯欲尽并晋,未敢,乃立忌子骄为君。当是时,晋国政皆决知伯,晋哀公不得有所制。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

分范氏、中行氏之后的智、韩、赵、魏四卿领地

智氏、韩氏、魏氏、赵氏四卿分范氏、中行氏领地之后。智氏一家独大,智氏以自己实力强大向韩氏、魏氏、赵氏索取土地,仅有赵氏不给。智氏率领韩氏、魏氏讨伐赵氏。智、韩、魏联合伐赵期间,智伯的骄狂令韩、魏两家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后来,在赵使张孟谈的劝说下,韩、赵、魏联合灭了智氏,三家分智氏领土。

韩、赵、魏三家领地

至此,韩、赵、魏势均力敌,直到三家被周天子认可为诸侯,三家均无力独自灭掉任何一家。他们或许均有三家为一的梦想,但是滚滚历史车轮把他们迅速带进战国诸侯兼并称雄的时代。

周天子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分晋国

历史为什么会选择晋国分成韩、赵、魏,局外人早有预言。《史记》记载,晋平公时“十四年,吴延陵季子来使,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语曰:'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

欢迎关注“历史倪说”,与您一起分享历史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蚨园之晋国六卿——设立三军六卿制度晋国霸业的开创者和掘墓人
扒一扒韩姓起源和韩姓祖先的故事
从“六卿专权”,四卿专政到“三家分晋”的博弈
曲沃代翼
读历史典故,让你了解半部中国历史!(11)
三家分晋:你不知道但是精彩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