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四人为曹丕的心腹大臣,协助曹丕赢得夺嫡,时称“曹魏四友”

三国时期,曹操在选择继承人时,曾一度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纠结。此时有四人是曹丕的心腹大臣,协助曹丕赢得了夺嫡之争,帮助曹丕成为了储君,乃至帮助曹丕最终为帝。此四人时称“曹魏四友”。我们来看看是哪四个。

司马懿

一、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晋朝的奠基人之一。

首先就是最为著名的司马懿。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命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

陈群

二、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

陈群出身名门。曹操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并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次年,曹丕崩,陈群受遗诏辅政。魏明帝即位,晋封群颍阴侯,增邑五百。公元236年病逝,谥靖侯。陈群可谓是曹魏最高级的重臣,为创立曹魏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还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朝,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吴质

三、吴质(177年—230年),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魏大臣。

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功。公元220年,曹丕做了皇帝,马上派人把吴质接到洛阳,任命他为中郎将,又封他侯爵,让他持节度幽、并诸州军事。226年文帝崩,明帝曹叡继位。230年,吴质被征调入朝,担任侍中,成为辅弼大臣。可惜的是,吴质一向喜欢结交权贵,从不跟乡里百姓往来,在家乡名声不佳。做官后,又倚仗曹氏父子权势,作威作福,引起人们的反感。公元230年夏,吴质病故,被谥为“丑侯”。吴质的儿子吴应一再上书申辩,为父叫冤,直到吴质死后二十四年才改谥为“威侯”。

朱铄

四、朱铄(?—226?),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

建安年间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年接替夏侯楙担任军中要职的中领军将军,执掌曹魏禁军。约到黄初七年(226年)时,朱铄去世。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编辑,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
三国时期被忽略的政治强人——魏明帝
揭秘:司马懿是如何走向权力巅峰,夺取曹魏江山的?
曹丕指定的四位托孤大臣,除了司马懿,另外三位也很厉害
此人是曹魏名将,本是忠臣之后,却参与司马懿篡权,结局很悲惨
历史上三国时期,没有这四人协助,他不可能登上太子职位并称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