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遭逢乱世时,该何去何从?西晋末期乱局之中的弊病和出路探寻!

西晋末期,遭逢藩王混战和胡族侵扰,进而发展成之后的数百年乱世。加之晋室丧乱,地方叛乱频繁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动荡。在刚实现天下统一之后,仅仅数十年就再次动荡的乱世当中,原本的中原王朝和汉民族该何去何从?叛乱、割据、依附胡族……到底该如何寻找出路?

在西晋末期的不堪表现,其实暴露了极多的弊病,但在暴露晋王朝弊病的同时,各方势力也在乱局之中不断地探寻不同的出路。

西晋末期时局简单示意

张氏割据西北:与司马氏“敬而远之”,偏安西北建立前凉。

西晋末期,洛阳、长安二京相继被匈奴攻陷,西晋王朝也随之覆灭。紧接着凉州刺史张寔,在西北称晋王,开创了五胡十六国的前凉政权。这是西晋末期乱世之时,晋朝地方州镇长官谋求出路的一种方式。

  • 保存自身势力

洛阳尚未失陷之时,张寔之父张轨执掌凉州,便有心想要割据河西地区,因此在中原丧乱被胡族侵扰之时,有心保存自身在西北的势力。因此,在洛阳危机时刻,张轨虽然也派出军队驰援京师,但并非凉州主力,可见当时张轨作为晋朝地方官吏,在乱局之中的谋算和保存自身。

等到晋愍帝在长安继位,张寔接替张轨执掌凉州,面对长安等地被胡族侵袭,张寔也同样的派出部分军队驰援长安。但是,在刘曜等围困长安城时,张寔的叔父张肃曾经请求解救长安,但被张寔拒绝。直到长安被攻破,愍帝被掳走,张寔派出军队防备胡族西进。这也能看出张寔跟其父张轨一般,都想要偏安西北、坐看西进覆灭的谋算。

从张轨、张寔父子在西北的谋算,其实也能够看出当时西晋覆灭的必然结局。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张氏父子不再全力解救中原,而是努力保存河西势力,这也是张氏父子开创的前凉政权,能够存续数十年的重要原因。

  • 与司马氏“敬而远之”
  • 长安覆灭之后,有众多流散的司马氏宗亲势力,想要继承晋室皇统,有代表性的就是南阳王司马保和琅琊王司马睿。不过,对于想要继续延续晋室的司马氏宗亲,张寔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措施,有效地保持了前凉政权的“偏安属性”。

    南阳王司马保原本镇守关中,胡族攻灭西晋后,司马保有心想要称帝。当时,司马睿在江东筹建江左朝廷,司马保并不想承认司马睿。不过,司马保是典型的有心无力,面对中原匈奴的强兵,无法抵抗,便想要投奔河西的张寔。

    但是,张寔担心司马保作为司马氏宗亲,进入河西之后,会借晋室扰乱西北。于是,张寔一边答应去迎接司马保,又派遣军队阻止司马保进入河西。可见当时张寔对于司马氏宗亲的“避之不及”。

    无独有偶,司马睿在江东称帝之后,改年号为太兴。但是,已经割据西北的张寔,并不使用东晋的称号,仍然用西晋建兴年号。这是另一种保持西北“独立性”的做法,既以延续西晋年号的方式,来体现效忠于晋室,又以拒绝司马睿年号的方式,来对司马氏在西北继续保持“敬而远之”。

    也正是靠着在西晋末期的保存实力,以及对于司马氏妄图插手西北事务的“敬而远之”,让前凉政权得以在西晋末期乱局当中,找到了一条偏安西北的出路!

    司马睿江左称帝:司马氏宗室以延续晋室为名,联合南北士族组建新朝廷

    西晋的丧乱,司马氏宗亲藩王的混战脱不了干系,而在晋室将亡之际,逃散而出的司马氏宗亲,也妄图以司马氏血脉的身份,以延续晋室为名,在乱局中谋得尊显权位。包括前面提到妄图插手河西的南阳王司马保,和琅琊王司马睿都在此列。

    不过,南阳王司马保不堪用,选择图谋建立功业之地,又错误地选择了胡族肆虐的关中之地。最终南阳王司马保也落得个被部下背叛,被软禁杀死的下场。

    司马睿的运气要比司马保好很多。首先是司马睿选择在江东建立功业,这里并未受到胡族的严重侵扰;其次,司马睿又借助了江东本土士族的力量,得以在江东立柱跟脚。靠着王导、王敦等北方侨姓士族,以及南方顾荣、贺循等南方士族的协助,最终司马睿建立了存续百年的东晋王朝。

    看司马睿的出身,其实与原本晋室嫡系血脉相隔甚远, 但却能以“延续晋室”的名号,笼络士族力量建立了江左政权。这其实暴露了当时晋室丧乱之际,图谋权位的士族门阀力量,想要借助司马睿宗室身份实现割据一方的目的。

    看东晋历史,其实是皇权被士族门阀左右的历史,即便是司马睿称帝后,也面对琅琊王氏等高门士族的限制。由此来看,当初南北士族推举司马睿称帝,目的当然并非完全为延续晋室,其中实现私利、自保于江东的考量,也占有极大比重。

    司马睿在江左称帝,可以说是另类的“天时地利”。正值北方胡族势大,导致大量北方士族“衣冠南渡”,又恰巧江东有三吴之地等优渥条件。在乱世之中想要图谋一番功业的南北士族和司马睿,一起构建了能够号召天下抗胡力量的江左政权。

    可以说,司马睿在江左称帝建立东晋,是西晋末期司马氏宗室和士族门阀,在乱世寻求的一条出路,并非单纯地延续晋王朝皇统。

    张昌、陈敏、杜弢等叛乱:趁晋室丧乱之际,谋取一线生机。

    除了如张寔、司马睿这般,能够依仗原本西晋时的势力,割据一方的出路之外。面对动荡时局,聚众起义或起兵叛乱,也算是谋取生机的一条出路。

    需要明白的是,但凡起义或叛乱,就会缺少如张寔、司马睿割据时的“名义”。张寔甚至张氏建立的前凉政权前期,一直以晋臣自居,这是前凉得以在河西存续,并未遭到除胡族之外势力明显征伐的重要原因。而司马睿的宗室身份,也是其能够号召北方晋将南下的依据。

    但相比张寔和司马睿谋求出路时具备的“名义”,在西晋末期之后的各地众多叛乱中,如张昌、陈敏、杜弢等人的叛乱,就需要因没有“名义”而遭受征讨。而征讨之人,就是晋王朝统治下的地方势力,包括图谋江东的司马睿。

    张昌和杜弢都是属于流民起义的性质,而陈敏算是身为西晋地方官吏起兵作乱,两者的叛乱其实也暴露了当时西晋王朝的弊端——晋室声望降低,无法节制地方。并且,在乱局之下,即便是晋朝地方州镇长官,也如同陈敏一般,有心趁晋室丧乱之际,谋求权位和前程。

    总体来看西晋末期的各地叛乱,与东汉末期的各地割据势力有着明显的不同。相比汉室倾颓的程度,西晋末期的司马氏仍然能够如司马睿一般,具有号召天下的能力。并且,胡族一时无法南下,这给了晋王朝的延续以喘息的机会。而并非如东汉末期的三国乱世一般,各地割据势力纷纷起兵逐鹿中原。

    在这种局势之下,各地的流民或者西晋旧臣叛乱,也就缺少了“名义”,面对尚有“喘息”之力的晋王朝残留势力,也就是如司马睿那般的“名义”之师,也就无法真正寻得“出路”。不过,虽然张昌、陈敏、杜弢等人的叛乱,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这的确算是西晋末期乱局之中的一次出路的探寻。

    王敦趁平乱而崛起:在平乱过程当中积蓄力量,成为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士族阶层

    在平定杜弢等叛乱之时,琅琊王氏的王敦以“王师之名”,参与了荆州等地的叛乱。而在这个平乱的过程中,王敦得以崛起,进而成为了东晋建立之后的外部方镇权臣。并且,王敦和王导等北方士族,拥立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有功,得以凌驾于皇权之上。而以王敦为代表的的士族门阀阶层,也算是找到了一条乱世之中的另类出路。

    看王敦崛起过程,先是依仗司马睿在江东的名望,得以出师有名,得以都督荆州等地征讨军事;再是获得江东士族的支持,才能够在江左初立阶段,有能力掌控上游数州军事。而王敦崛起过程,也暴露了当时时局的弊病。

    张昌、陈敏、杜弢等叛乱师出无名,即便前期波及数州,终因局限于缺少对叛乱之地的掌控,而同时面对多方征讨。王敦所任征讨部将陶侃等,都曾数次败于叛军,但仍然能够率后方兵力击溃叛军。这与当时叛军多乱用亲近亲属掌控地方,无力巩固后方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不仅是张昌等人以叛乱为出路的局限性弊病,也是王敦得以能够以“王师”讨逆成功的重要原因。

    再结合王敦等士族门阀势力,得以趁乱世掌控外部方镇,成为压制东晋司马氏皇权的阶层,这暴露出了当时司马氏地位的降低。与晋武帝司马炎掌权时的皇权至上不同,遭逢八王之乱、胡族侵袭、荆扬等地叛乱,司马氏皇权地位下降,司马氏皇族不再是能够应对乱局的“扛鼎”势力。

    而如王敦一般能够趁平乱崛起的士族门阀,帮助司马氏建立江左新朝廷,也就顺势成为了压制皇权的尊显阶层。而士族门阀的崛起,以及在东晋成为掌控朝权的力量,都是这一阶层在乱局之中寻找的出路。

    另外,乱局之中留在北方,建立防卫工事以抗胡患的坞堡势力;如刘琨那般依仗晋阳城,号召北方抗胡势力,以及被胡族重创之后,依仗鲜卑之力对抗匈奴、羯等。这些方式都是乱局之中,面对千疮百孔的晋王朝所尝试的出路探寻。


    西晋末期乱局之中,该何去何从?像张氏父子那般,面对败局已定的西晋王朝,保存自身势力,远离司马氏宗亲继续染指西北,从而建立了偏安西北的前凉割据,这是一条相对稳定的出路;而像司马睿这般,拥有司马氏宗室的“名义”,借助南北士族足见江左新朝廷,也算是一条不错出路;但在乱局之中为寻找生机而叛乱的方式,因为缺少“名义”,而更容易被尚有余力的地方州镇击溃;在乱世平定叛乱的过程中,以王敦为代表的士族门阀崛起,又以拥立新帝之功,得以成为压制皇权的尊显势力,这算是士族门阀在乱局之中的出路;当然了,北方建坞堡自保、依仗鲜卑抗胡等方式,也算是一条乱世之中的出路。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文中历史地图仅为示意,实际以朝代历史地图为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朝第一帝”刘裕篡晋建宋,两晋时代宣告结束
    大晋风流泪1:他结束了百年乱世!又把中国,推入了300年黑暗
    两败俱伤的淝水之战——开启了南北朝的大门
    三国最大的赢家是谁?是多头下注的投机客,还是谋国夺权的门阀?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从北府将刘牢之的三次背叛中,探究东晋“次等士族”的出路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