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蜀汉秘传:刘备与诸葛亮的爱恨纠葛

前言: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刚刚在汉中争夺战中击败曹操两个月的刘备彻底进位汉中王,标志着蜀汉集团此刻几乎发展至巅峰的现状,与此同时,集团内部大规模的封赏,开始了,具体是为:

原来的内统都畿、外为谋主的扬武将军、蜀郡太守法正一举成为汉中王政府第一首脑尚书令,护军将军。

原董督荆州事的关羽被拜授为前将军、假节钺。

原巴西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被拜授为右将军、假节。

原平西将军马超被拜授为左将军、假节。

原征西将军黄忠被拜授为后将军,关内侯。

原牙门将军魏延被拜授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以上,便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集团实权人物的官职升迁,其中,没有诸葛亮,当时,诸葛亮的职位,还仅仅是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那么,军师将军这个职务诸葛亮担任多久了呢?什么时候担任的呢?

答:五年前,刘备刚刚夺取益州时,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这也就是说,五年过去了,当刘备集团再次大胜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有一次升迁了,可是作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的诸葛亮,却是原地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的权限

那么,什么是军师将军呢?署左将军府事又是什么意思呢?军师将军,是为刘备首创的杂号将军职位,说起刘备,他几乎是三国时期首创官职最多的一位君主,比如赵云的主骑、牙门将军、翊军将军加之诸葛亮的军师将军,都是如此。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刘备取成都,以诸葛亮从军事中郎将升任军师将军,所谓的军师中郎将是刘备之前自创的一个职务,给的,就是诸葛亮,负责参议集团最高军事要务,也就是有权参赞、负责集团最高军务,且有权掌管集团内部政务,比如练兵、征调赋税。

比如,在《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担任军事中郎将之后,就有着这样的记载:

“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由此,军师中郎将的职权可见一斑,实际就是刘备集团当时文臣的一把手,集团大管家的位置,而此时的军师将军,则是进一步将军师中郎将的职权从原来的基础上提升,负责区域自然还是参赞军务、兼管政务,军政一手抓,还是刘备集团的大臣一把手的地位。

而署左将军府事的署是代为管理的意思,左将军府事指的是左将军幕府的一切事物。

因此,署左将军府事则是指的诸葛亮代为处理左将军府的一切事物,包括内务、政务、军务,而当时刘备的官职恰恰是左将军,其主要领导机构自然是左将军府。

所以这一刻,了诸葛亮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实权也是相当的大。

可是,再好的夫妻,也会有着相应的矛盾,有的时候,矛盾甚至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婚姻关系只能因此走向支离破碎,而刘备成为汉中王之后,诸葛亮为什么还是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原地不动呢?

因为,当时的刘备,有点变心了。

(二)东州崛起 朝堂之争

从诸葛亮出山便是担任军事中郎将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的五年多的时间里,诸葛亮一直是刘备集团的首要文臣地位,就算是庞统都是无法撼动。

可是,当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十二月,刘备西入益州的时候,诸葛亮的地位开始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因为一个人的出现,那就是法正。

法正不仅极力主张迎接刘备入蜀,还和孟达带来了四千人马,而且他与庞统一起消除了刘备进入益州的心里顾虑或者说压力,这一项,在当时诸葛亮是无法办到的。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二月,刘备正式进攻刘璋,法正、庞统随军参议,在攻打益州的过程中,法正更是屡屡献策,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六月,庞统战死于雒城之下,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刘封西入益州支援,看上去,法正仿佛难以撑起大局。

实际上,直到雒城之后,刘备、诸葛亮两军是一个从北向南、一个由东向西的行进,而且在劝降刘璋、迎娶吴氏联姻吴氏一族的过程中,又是法正的功劳,再一次帮助刘备消除了道德礼仪上的顾虑。

所以,益州取得以后,法正的地位增加了,是为扬武将军领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是杂号,但是寓意很明显,是为昭扬刘备集团的武功,而其次,法正的蜀郡太守是什么职位?

刘备当时的主要领地是益州,益州的州治和蜀郡的郡治都是成都,言外之意就是刘备当时是益州牧,也就是益州省委书记,而法正是成都市委书记,这是成为益州省委常委领导班子的实权性质的人物。

故而,那一刻起,法正便是跻身益州高层了,虽然地位、实权还不如诸葛亮,但是,却已经是以东州派的身份得到了重用。

此后,参与《蜀科》的修订,有着两个东州派,一个是法正,一个是李严,而为了笼络东州派,当时诸葛亮虽然是署左将军府事,可是,署左将军府事,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益州派与东州派双重身份的董和。

这也就是说,诸葛亮虽然是刘备之下第一人,可是,他的权力已经被董和分走一部分,且周围围绕着很多的东州派实权人物,这种手法,虽然是笼络东州派,但是,无疑也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一种变相的分化。

而诸葛亮也明白了,自己的主公,已经逐渐地变心了,变心的另一个现实因素,是湘水划界。

(三)荆州之变 隆中争议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借口索要南郡,刘备谎称,得到凉州后,再行归还,孙权大怒,当即派遣吕蒙率军两万奔袭长沙郡、桂阳郡,这两个郡未作抵抗,便是望风而降,零陵郡虽然起初坚守,可是太守郝普最终被吕蒙诈降。

短短月余时间,荆州五郡只剩下武陵郡与南郡,主将关羽甚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得知消息后,刘备大怒,亲自率军五万,东出益州,来到南郡江南的公安,并且派遣关羽率军三万,前往益阳与鲁肃的一万人马对峙。

这一刻,荆州地区硝烟四起,战火云集,可是最终,双方没能打起来,因为曹操的威胁毕竟现实存在,双方的解决方案是,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湘水以东的主要以长沙郡、桂阳郡为主的地区归属孙权,湘水以西的主要以零陵郡、武陵郡为主的土地归属刘备。

看上去,双方解决争端,其乐融融,可是,刘备心里怎么会愿意,那可是平白无故丢失两个郡的地盘啊?!那么,这笔账算在谁的头上,不是关羽,而是诸葛亮。

因为,隆中对一直是刘备集团的指导策略,联合孙权也是诸葛亮所一直主张的,现在,孙权不仅首先背弃盟约,自己丢了两个郡,可是诸葛亮也是没有更好地处理办法,这使得刘备的内心自然很是不情愿。

他一向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可是最终隆中对变成了这样,这一层面来讲,诸葛亮的确没有料到,而恰巧此后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之间,黄权、法正先后向刘备建议,守住三巴之地、夺取汉中之地的打算。

与之相比,诸葛亮虽然足食足兵,可是却拓地无谋,因此,刘备逐渐的与诸葛亮的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如鱼得水了。

(四)蜀郡之争 纷扰再起

但是,虽然刘备对诸葛亮有些改变心意,可是毫无疑问,当时诸葛亮的权力与地位还是毋庸置疑的,而汉中争夺战爆发时,刘备还是老规矩,诸葛亮守成都,足食足兵,自己带领法正等攻打汉中。

此时,法正的职位,依旧是蜀郡太守,可是,当时由于他身在前线,且汉中争夺战期间,蜀中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蜀郡太守无法实际安排这些事务,使得上行下效的确有阻隔。

因此,诸葛亮便是举荐时任从事的杨洪,也就是提出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那位,来代替法正担任蜀郡太守。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前线的供给,稳定战争的进程,对此,刘备同意了。

可能大多数人也认为,这只不过是为了工作方便的一个调动,没有太多的别的想法,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只要诸葛亮动的是法正,这就很难不在刘备的心里种下一个夺权的印象。

因此,当刘备汉中争夺大战胜利后,立刻将蜀郡太守杨洪升迁为益州治中从事,进入集团高层工作。

看上去是升迁了,可是蜀郡的肥差还是回到了法正的东州派手里,刘备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是给诸葛亮一个警告,意图相当的明显,所以那一刻,诸葛亮明白,自己,要失宠了。

果然封赏名单出来了,诸葛亮虽然还是军师将军,权力有保证,可是尴尬的是,别人都升官了,他这个保障后勤供应的大功臣,却是原封不动,什么封赏都没有。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诸葛亮的署左将军府事,因为此刻刘备已经是汉中王了,左将军服早就撤销了,诸葛亮的署左将军府事就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官职。

你说他有实权,倒也说得过去,但是想要参与汉中王府的事务,却又名不正言不顺。

因为,当时汉中王府的首脑,是尚书令法正,而法正的护军将军,也具有着监军的权力,就是说,在那个时候,诸葛亮的地位,真的被法正取代了。

那是一个尬境,诸葛亮明白,他没有办法,他也不知道刘备对自己的冷漠,到底回到什么程度。

(五)晴天霹雳 重归于好

可以说,刘备对诸葛亮的冷淡事实存在,如果法正一直存在,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可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刚刚成为汉中王尚书令不到一年的法正病逝,时年四十五岁。

紧接着,上庸等东三郡在接着关羽败亡丢失荆州后,也是相继丢失,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张飞遇害,而第二任尚书令刘巴也是病逝,后将军黄忠、庲降都督邓方、梓潼太守霍峻等等在那几年相继去世,整个刘备集团领地缩水、甲兵丧失、人才凋零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地步!

这一刻,局势堪危,尤其是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刘备伐吴,夷陵大败,不久后马超病逝,刘备也是奄奄一息,整个刘备集团包括刘备本人,悲哀到了极点,环顾左右,人才凋零,太子年幼,稳定局势的,就只剩下一个人了,那就是,诸葛亮。

所以,在一连串的现实的晴天霹雳之下,刘备痛定思痛,再一次看出了诸葛亮的能力与重要性,因此,章武二年八月至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驾崩,丞相诸葛亮的权力地位再一次回来了,真的又回来了。

紧接着,他接受了刘备的托孤,在此后的十一年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兴复汉室,耗尽了自己最后一滴心血!

故而,可以说,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如鱼得水的君臣,其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也是存在着相当的悲欢离合,甚至一度逐渐的濒临支离破碎,但好在,一个及时悔改,一个忠贞不变,千载之后,那对明君良臣的典范,依旧萦绕在我们心中,这就,足够了。

文:信陵小司徒

图: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三国志》 晋 陈寿

2.《三国史研究》张大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与魏延之死
刘备自称汉中王,麾下二十四功臣
法正和诸葛亮,他俩在蜀汉的地位谁更高?
刘备心目中地位最高的两位重臣,超过关羽、张飞甚至诸葛亮
【10月8日】诸葛亮,一直不明白,他的一生都有故事,还是他度过了有故事的一生
法正和诸葛亮相比,谁在蜀汉的地位更高?你看刘备怎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