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理清八王之乱别说自己懂历史:八王之乱始末

暗夜前的黄昏:高平陵政变之后

司马懿一共有九个儿子,其中最被重视的是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在这场政变中,长子司马师豢养的三千死士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有人认为,高平陵之变是在司马懿和司马师的共同策划下实行的,可见司马师在这个家族中的地位有多高。

司马懿画像

司马懿算是名副其实的高龄了,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他七十一岁,紧接着,在两年之后的251年与世长辞,长子司马师自然而然地接了他的班。然而,司马师有能力夺天下,却没福气享天下。公元254年,司马师借口废掉了当时曹魏的皇帝曹芳,这件事让很多驻扎在边境的曹魏将领相当不满,为了防止事情恶化,公元255年,司马师亲自率军镇压这些表现出不满情绪的将领(毋丘俭、文钦等)。镇压虽然成功了,但是司马师原本就比较严重的眼疾在征伐过程中恶化,甚至达到了眼球从眼眶中震出的程度,就在平定叛乱后的第七天,年仅四十八岁的司马师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

父亲、哥哥的相继离世,让司马昭不得不承担起司马家族的使命。公元264年,高平陵之变后的第十五年,司马昭进封为晋王,紧接着,法令、官制、礼仪的一系列调整制定,似乎为司马昭称帝做好了有条不紊的准备,然而,和苦命的哥哥一样,他同样没有福气登上皇位。公元265年,司马昭突然逝世,禅代的大业只能由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来进行了。

司马炎

而八王之乱的伏笔,似乎在司马炎时代就已经埋好了。司马昭这一系中,有两个孩子值得一提,一位是做了晋国开国皇帝的嫡长子司马炎,另一位就是他的弟弟司马攸。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没有子嗣,于是在司马攸年幼的时候,他就被过继给了大伯父司马师,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攸展示出很高的政治天赋,以至于在当时的政治架构中,他的声望甚至高于司马炎。

古代的瘟疫致死率极高

公元275年,洛阳爆发了十分严重的瘟疫,死者甚多,当时的皇帝司马炎也身患重病,甚至达到几乎病危的程度,好在最后他挺了过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因为当时广泛流传司马炎肯定会病死的说法,在他患病这段期间,朝廷的大臣们都开始讨论下一位皇帝的人选,不可避免的,司马攸被推到了台前,毕竟论血缘,他是司马炎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论名望,他甚至比司马炎更被众人所认可,论功绩,他的养父司马师是高平陵之变的重要功臣,要不是司马师早逝,也轮不到司马昭做晋王,更没司马炎什么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司马炎的太子司马衷是历史上著名的傻子,智力严重缺陷,甚至连冷热都无法区分。

当司马炎康复后,他深刻感受到了弟弟司马攸所带来的威胁,于是下令让他离开洛阳,回到封地,试图将其驱逐政治权力中心,司马攸得知后,悲愤交加,但皇帝之命不可违背,最终在离开洛阳的途中吐血身亡

无尽黑暗:八王之乱第一阶段

让我们将目光移到司马炎的傻儿子司马衷身上,这位曾说出“何不食肉糜”的傻小子早在做太子的时候就不被人们所看好,当时的重臣卫瓘曾跪在司马炎面前,摸着他的座位说,“唉,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可惜了”,言外之意就是司马衷将会挥霍掉司马家族几代人用命换来的政治财富。

在司马攸被除掉的情况下,司马衷自然而然地做了晋国皇帝,然而傻子毕竟是傻子,他根本没有能力处理朝政,于是为了帮助儿子稳定住接下来的政局,司马炎在临终之际让杨骏做辅政大臣。

西晋地图

这个杨氏一族也值得一提,司马炎先后有两个皇后,一个叫做杨艳,一个叫做杨芷,二人是堂姐妹的关系,杨艳是司马衷的生母,而杨芷的父亲是杨骏,换言之,这个杨骏和司马衷还有一层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亲缘关系。杨骏做了辅政大臣之后,由于皇帝太没有威望,西晋的政局似乎又回到了东汉末年外戚专权的那种局面,但问题是,杨骏德不配位,以他为首的杨氏家族根本不具备什么辅政的能力。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却掌握了实权,这让傻皇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觉得格外不爽,在这种日益压抑的情绪中,八王之乱的序章开启了。

“最丑皇后”贾南风

公元291年,贾南风劝皇帝司马衷下达诏令,说杨骏有谋反之心,同时让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司马玮(司马炎第五子)立刻率兵启程前往都城,准备剿灭杨骏势力,一时间,洛阳人心惶惶。

杨骏的实力着实太差,双方的对峙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很快,杨骏在乱战中被杀,三族被灭,整个杨氏家族正式退出西晋政坛。但是,政变结束后,贾南风发现朝廷大权被司马亮、司马玮、重臣卫瓘和自己的贾氏家族分割,自己不过是分了一杯羹,和之前设想的自己独享大权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于是故技重施,利用皇帝司马衷下达密旨,让司马玮干掉司马亮和卫瓘。事件密谋成功后,贾南风又对外宣称是司马玮自己伪造诏令,这才造成了司马亮和卫瓘的惨死,司马玮知道自己百口莫辩,于是干脆束手就擒,随后被处死。

就这样,贾南风用这种手段先后除掉了杨骏、司马玮、司马亮、卫瓘等一系列政治对手,终于达到了自己独享权力的目的。至此,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结束,八王中的两个(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混沌深渊:八王之乱第二阶段

在随后贾南风掌权的八年时间里,西晋政局相对稳定,而这平静的湖面之下,是无尽奔涌的暗流。皇帝司马衷虽然愚笨至极,但他的儿子司马却格外聪慧,但问题是,司马遹的生母不是贾南风,这就让贾南风难免内心不安,担心这位有能力、有名望的太子会把自己推下台,于是先下手为强,设计处死了司马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件事在当时反响极大,上至官僚,下至百姓,很多人都同情这位可怜的太子,更令贾南风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场漫长而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最基本的操作,而这一次,她居然成了那只螳螂。在得知太子司马遹被处死后,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伪造了皇帝司马衷的诏书,以谋杀太子为由,捉拿贾南风,又联合了忠于司马遹的禁军部队,成功夺取朝廷大权,不久后,贾南风服毒而死。

八王之乱的第三位王司马伦登场了,但他只不过是第二个杨骏,既无能力,又无声望,更糟糕的是,他野心更大。公元301年,司马伦居然废掉傻皇帝司马衷,自立为帝,然而无德之人自然无法赢得天下人的认可,同年,齐王司马冏(司马攸之子)联合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三弟司马孚之孙)、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讨伐司马伦,史称“三王起义”。仅仅四个月不到的时间,司马伦就从皇帝变成了阶下囚,而取代他成为权力中心的,自然是发动政变的司马冏。

紧接着,又是一个屠龙勇者变恶龙的故事,在掌握实权以后,司马冏接回了傻皇帝司马衷,帮其复辟。可是这一次司马衷更像是一个傀儡,司马冏才是真正的掌权人,他远不像他的父亲那般有声望,整日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可想而知,一场血雨腥风的争斗又即将开始。

公元302年,司马冏曾经的老帮手司马颙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联合驻守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企图扳倒司马冏,但没想到司马乂近水楼台先得月,直接率兵杀掉司马冏,将这场争斗范围缩小在洛阳城内,成为了实际的掌权人。这样一来,提议造反的司马颙相当于一丁点贡献都没做,自然也没机会进入权力中心,心中难免产生不满。

西晋的皇位就像是引诱着无数人的毒苹果,司马颙也难以抗拒它的诱惑,接连对司马乂展开刺杀、战争等一系列行动,然而,行为很主动,效果很心痛,司马颙始终都没能打进洛阳,最后,在朝廷担任司空的司马越(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送上神助攻,直接抓捕了司马乂,并交给司马颙处置,最终,司马乂被处死。

自此之后,政局愈发混乱,但处于西晋权力中心的始终是司马越与“三王起义”中的司马颖,直至公元307年,司马越被封为太傅,真正掌握了朝廷大权,而他的对手司马颖、司马颙先后被杀,这场长达十六年的混乱不堪的八王之乱终于就此告终。

从公元291年皇后贾南风动了歪心思开始,十六年来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谁都想进入到西晋权力的中心,但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那个能力和品质。回想东汉末年司马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一门中涌现出不少人才,可等到天下落入司马家手中之后,这个名门望族内部展开了血腥的撕咬与争夺,亲情在权力面前不堪一击,宗族之间最后的一点脸面在皇位面前被撕个粉碎。

如果司马炎可以预知到他死后十几年中天下居然是如此混乱,不知他在听到卫瓘那句“真是可惜了这个座位”时,心中会作何感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晋为什么仅仅维持了三十七年的统治就宣告灭亡了?
“八王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它是最恐怖的权力之争
司马懿家族是如何成功变成“一门奸逆”的?
“五胡乱华”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带你了解八王之乱的详细过程
八王之乱,指的是哪八个王?
八王之乱后八王下场如何?闹得轰轰烈烈的西晋最后结局又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