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巾之乱,始于桓灵,桓灵帝真的是三国乱世的起因吗(汉灵帝篇)

一本《三国演义》让三国乱世的英杰豪雄跃然纸上,在这些英豪的背后又有哪些隐藏的知识呢?《三国演义》上所记载的故事,又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今天开始我们开启【三国群英】系列,讲述你不知道的三国故事。

汉代,是华夏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汉族”一词也是由此演化而来。三国作为汉代结束的起始标志,演义上说“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说桓帝、灵帝是三国出现的缘由,导致将汉朝的终结。但是这二人真的是汉代覆灭的起点吗?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这背后的真相吧!

汉灵帝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三国演义》开篇对汉灵帝评价说“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史上对汉灵帝的评价一直都不怎么样,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甚至董卓都说“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别的皇帝兴许还干过一些好事能洗一下,灵帝真的是一黑到底了。

【背景】

由于桓帝没有儿子,灵帝作为外蕃入京继位,是章帝玄孙,当时是个侯爵。桓帝时已经对外戚和士族进行了一大波清洗,启用了相当一部分的宦官。到桓帝死后,外戚、士族、宦官之间的竞争激烈,其中士族势力因桓帝时“党锢”而逐渐衰败。

登基时年仅11岁的灵帝无力反抗窦皇后与大将军窦武为代表的外戚把控朝政继位。宦官方面曹节、王甫等人势力也颇为强大。窦武、陈蕃等人密谋打算铲除曹节等宦官,却因窦太后和窦武当断不断,被人告发,反被宦官杀害,自此宦官得势,而朝中有卢植、臧旻、朱儁等忠臣平定叛乱,汉朝政权相对稳定,刘宏也就开始了“自我放飞”。

《后汉书·窦何列传》记载:武既辅朝政,常有诛剪宦官之意,太傅陈蕃亦素有谋。

时,武出宿归府,典中书者先以告长乐五官史朱瑀。瑀盗发武奏,骂曰:“中官放纵者,自可诛耳。我曹何罪,而当尽见族灭!”

武、绍走,诸军追围之,皆自杀,枭首洛阳都亭。收捕宗亲、宾客、姻属,悉诛之,及刘瑜、冯述,皆夷其族。徒徙家属日南,迁太后于云台。

【淫乱】

虽说史上好色的皇帝不少,但能干出刘宏这样的事情的确实不算多。

灵帝基本上继承发扬了桓帝的优良传统,后宫依旧保持数千宫女的水准,对财政造成了极大压力,赋税沉重,当时有中常侍吕强上奏说:“臣又闻后宫采女数千馀人,衣食之费日数百金,比谷虽贱而户有饥色,案法当贵而今更贱者,由赋发繁数,以解县官,寒不敢衣,饥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当时的大儒郑玄,也曾在《周礼》注中为天子精心制出过一份日程表:“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偏。”也就是说,天子要在半个月里和一百二十一个女子同房,跟这比起来,什么时间管理、冠希哥就都不是什么事了,如此操劳,也就怪不得灵帝死的这么早了。

另有一说,灵帝让宫女妃嫔穿上开裆裤,以方便他随时临幸,这是说法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可惜日天在史料中并没有找到相关的描述,不知是后人杜撰还是确有其事只不过没被日天发现。

【荒唐】

作为皇帝,灵帝的一些操作实在是让人看不懂。

《汉纪·汉纪五十》记载: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京师转相仿效,驴价遂与马齐。帝好为私稸,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

这是说啥事呢?灵帝在宫里建了个小坊市,让宫女卖货啥的,体验生活,宫女为了一些宫里的财物更是互相偷窃争斗,灵帝就穿上商人的衣服,在其中吃饭喝酒为乐;又在西园玩狗,让狗穿上冠冕带着绶带,好像大臣一样,有说“狗官”便是起源于此;又喜欢自己亲自驾四只驴子拉的车,到处兜风玩,当时京城以此为时尚,驴子的价格竟然跟马一个价。更是十分贪财,喜欢收集宝物,地方贡献的宝物,他都先拿到自己那,说这是“导行费”,恐怕是最早的乱收费了。

【卖官】

卖官这事是灵帝登基前穷怕了,而且桓帝当时也没给他留下点小金库啥的,于是当上皇帝之后变着法的敛财自己建个小金库,尤以卖官鬻爵为甚。

《汉纪·汉纪四十九》记载:初,帝为侯时常苦贫,及即位,每叹桓帝不能作家居,曾无私钱,故卖官聚钱以为私藏。

这卖官也是有讲究的,首先给各个官职规定不同的价钱,其次如果你是有德才的人,那就打个折也不是不行,当时有个极有名气的官员叫崔烈,赶时髦自己没忍住也花钱买了个司徒当,就给他打了个五折,把自己的名声都败坏了。后来灵帝还有点后悔说卖钱卖少了有点亏。

是岁,初开西邸卖官,入钱各有差;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或诣阙上书占令长,随县好丑,丰约有贾。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然后倍输。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卖官鬻爵的害处毋庸置疑,有钱的人买了官,自然要把钱赚回来,没钱的人买了官,目的就是为了有钱,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受压榨的还是黎民百姓,政治风气更是一天不如一天。

【党锢】

上边我们说到宦官得势,且桓灵帝篇时提到“党锢之祸”,到了灵帝时,有人上书灵帝说宦官坏话,且不说灵帝是否有心压制宦官,以宦官的势力也不可能让士族参他们一本,于是上书请求打压宦官的事情发生之后,灵帝下诏继续党锢了一批士族。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九》记载:有人书硃雀阙,言:“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诏司隶校尉刘猛逐捕,十日一会。猛以诽书言直,不肯急捕。月馀,主名不立;猛坐左转谏议大夫,以御史中丞段颎代之。颎乃四出逐捕,及太学游生系者千馀人。节等又使颎以它事奏猛,论输左校。

而后一步步的,继续党锢了大批的士族,这直接导致了朝廷势力的极端倾斜,宦官越发放肆,残暴乡亲、鱼肉百姓肆无忌惮,加之灵帝在位期间天灾不断,直接为黄巾之乱的爆发埋下了引子。甚至《后汉书》还记载灵帝曾“常云:“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

永昌太守曹鸾上书曰:“夫党人者,或耆年渊德,或衣冠英贤,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大猷者也;而久被禁锢,辱在涂泥。谋反大逆尚蒙赦宥,党人何罪,独不开恕乎!所以灾异屡见,水旱荐臻,皆由于斯。宜加沛然,以副天心。”帝省奏,大怒,即诏司隶、益州槛车收鸾,送槐里狱,掠杀之。于是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悉免官禁锢,爰及五属。

士族在这一时期被打压的相当厉害,直到后来黄巾之乱兴起,朝廷为了用人才不得不启用了一部分士族,解除了党锢。

综合评价

总的来说,灵帝虽然看起来对百姓没有什么压迫、也并不残暴,但其昏庸却是史上一等一的强大,醉心美女享乐、倾心宦官、贪财无度…不一而论。他的做法与作风导致了朝廷政治风气的混乱和宦官势力的强盛,百姓也因宦官的肆无忌惮和卖官鬻爵赋税沉重,苦不堪言,更有当时天灾瘟疫不断,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张角带领的“黄巾起义”。如果说黄巾起义揭开了三国乱世的第一章,那么灵帝无疑是黄巾之乱最大的罪魁祸首。

-----------------------------------------

如果文章有什么错误或者你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希望日天讲一讲其它的三国知识,也欢迎你留言~

-----------------------------------------

我是日天,一个喝水都长肉的胖子,喜欢瞎唠嗑。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请给我一个点赞转发收藏支持下吧!

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建议或意见,也欢迎在文章下发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一手拉开三国乱世的序幕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53---东汉汉灵帝刘宏、少帝刘辩
汉灵帝刘宏
第二次党锢之祸出现的事情经过
秦汉之宫廷政变(八十五)
我的图书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