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译回归英语教学是必由之路

翻译不仅是教学手段而且是检测方法。

摘要:翻译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漫长历史早已证明翻译的教学作用,但目前一种轻视翻译的错误观念值得探讨。本文基于语法翻译法的历史回顾和文献分析,对近年来英语教学忽视翻译的现象提出质疑,认为翻译应回归到中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分析语法翻译法的利弊,笔者指出翻译融入英语教学的做法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目的语,同时建议(1)英语课程标准需要进一步修订,增加翻译技能和英汉对比内容;(2)教材中增加翻译练习;(3)课堂教学将翻译有机地融入到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中,以句子翻译为主要形式;(4)各类考试应增加翻译题型,以期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关键词:翻译;课程标准;语法翻译法;反拨作用

一、引言

中小学英语教学缺失翻译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受到西方二语习得中某些教育理论的影响,教学实践中时常出现某种教学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情形。西方语言教育界轻视翻译的历史长达上百年。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既然谈到翻译回归,这就意味着翻译是外语教学里一直存在的常态,只是最近几十年间翻译逐渐淡出了国内外语教学,似乎翻译不那么重要了。通过历史溯源,我们就会发现,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陈福康(1992:9-10)认为,周王朝与域外民族交往的史实中有关于翻译活动的明确记载,在《周礼》和《礼记》两部古书里,甚至还有当时的翻译官的专门职称“象胥”的记载,说明在我国至少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有了通过多种翻译进行交流的史实。而根据Cook(2010:9)的介绍,语法翻译法始于古希腊时代,即公元前8世纪。从文字记载来判断,中国的翻译历史要比西方早三百年。我国历史上将从事翻译的人称为“舌人”、“通事”,现在一般称为“翻译”或“译员”。这样长的翻译繁荣时期与最近淡化外语教学翻译的这几十年相比,后者只是一瞬间。职业翻译问题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力图诠释翻译如何回归英语教学,或者英语教学如何充分利用翻译活动,藉以全面促进教学。“翻译”一词本来指书面材料,广义指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所涉及的全部任务,书面语、口语或手势语均可(Gutknecht, 2001:692)。翻译是原始文本被另一种文本替换的过程(House, 2009:3)。翻译在这里的解释比较宽泛,有时指一项活动,有时指一种技能,视具体情境而定。尽管翻译遭到打压和奚落,但它无论作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目的,似乎都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英语教学已经出现翻译回归的迹象。从某个角度来讲,翻译回归也证明翻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通过文献分析翻译缺失的原因和回归英语教学的利与弊,指出翻译回归的必要性;翻译本身作为语言技能,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手段和语言技能的检测手段,还是促进这些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有力保障;英语教学需要创新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使其充分发挥翻译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翻译必然回归教学的理由

(一)教学类型决定翻译的合理性

我国中小学师生共同拥有汉语背景的英语教学有充分的理由利用翻译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由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这一类型的特点所决定的。翻译具备多种功能,能完成多种教学使命。翻译能促进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扎实的。Widdowson(1978:159)认为,外语学习者知道母语如何用于交际,这样的知识可运用于外语学习中,使用翻译合情合理。外语教学中,翻译是非常适用的教育工具,还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Widdowson,1979:98)。Vygotsky(1986:195-196)认为,外语学习的成功要建立在母语成熟的基础之上,儿童将他已掌握的意义系统迁移至新语言;反向迁移可同时产生,即外语促进儿童掌握更高层次的母语。通过这一过程,儿童懂得自己的语言只是众多系统中特定的一种,并且从更全面的分类中观察语言现象,这些认识有助于儿童提高对语言运转方式的意识。迁移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初期研究阶段,这一理论常和中介语理论交织在一起,包括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等概念。现在研究者和学者已经认识到,迁移理论中的这些概念仍有缺陷,需要继续论证。针对语言教学中迁移的核心作用,Johnson, K. 和Johnson, H(1998:355)指出,语言学习者必定要使用母语知识以便大脑对第二语言的规则形成各种假设。House(2009:62)则进一步指出,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观,母语阻碍外语学习进程,但是当今主流的认知观揭示,母语是外语学习者藉以利用的一种资源;如果我们把语言学习看作是认知过程,那么这一过程自然牵涉大脑的这类活动,即根据母语和外语在形式、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做出比较。母语是第二语言的孵化器(Deller & Rinvolucri, 2002:4)。只讲某种“主义”的理论探讨往往脱离实际,漠视外语教学以学得为上的特殊性。缺少翻译的英语教学往往与国情相违背,教学质量可能要打折扣。包天仁(2014)认为,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多说英语,适当的双语对照和翻译可以使教学更省时省力,更便于理解。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承认语言迁移的前提下,翻译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而且进行两种语言对比的做法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翻译活动不仅便于操作,而且有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Ur(2000:133)认为,外语教师应恰当地使用翻译技巧,其教学价值极高。Aline等(2001:195)指出,尽管语法翻译法不注重口语交际,由此遭到一些语言教育家的轻视,但是语法翻译法仍在许多国家得到认可,原因不外于它适合:(1)非英语母语教师大班教学;(2)学生自学;(3)当今变化的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Thornbury(2002:77)认为,解读词义方面,翻译是最直接的路径。其实,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教师可根据教学意图选择使用,取长补短。比如听说法可以作为加强口语训练的优选;体裁写作法或过程写作法可用于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等。教师在执行某种方法或进行某种活动时,都可将翻译融入其中。Claypole(2008)认为,翻译可融入多种技能和活动,比如确立意图(establish main purpose)、理解细节(understand fine detail)、意义推导(infer meaning from context)、提取信息(extract key information)、准确解码(accurately decode source language)、消除歧义(resolve ambiguities)、感受文化(substitute cultural equivalents)、省略信息(omit superfluous information)、意义澄清(expand for clarification)、释义异同(explain incongruities)、改写内容(adapt content)、检查纠错(check and correct)、核实语体(verify suitability for purpose)、检验理解(demonstrate general understanding)、检验掌握程度(demonstrate mastery of idiomatic usage)、保证准确性与连贯性(balance accuracy against coherence)等。认真思考围绕翻译的争论,Deller和Rinvolucri(2002:4)坦言,我们要向私下携带双语词典并藏在课桌下的学生道歉,中国等一些国家的教师一直有把母语当做必需的教学传统,我向他们致敬。不仅如此,Deller和Rinvolucri(2002:77-92)根据师生的不同语言背景和课堂条件,介绍了二十余种涉及翻译的教学活动。笔者现试举一例,供英语教师参考。

现代英语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活动的形式展开,从表2.1.1的示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翻译可有机地融入到各项活动中。这样的活动不仅兼顾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而且将听、说、读、写的技能综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更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近年来,翻译作为检测手段,在大、中、小学各阶段都出现了翻译题型涌现的新气象。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小学阶段有将划线句子翻译成中文的题型,中学阶段有将句子译成汉语或英语的题型,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主要是汉译英题型,包括句子和段落的考查。201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了局部调整,翻译题由原来的按照汉语提示进行的单句翻译,扩充为150—200字的整段汉译英。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上海卷专门设置有“翻译句子”题型。笔者相信,中、高考没有翻译题的时代即将结束。这些变化必定会对学校教育体制下的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除了融入翻译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翻译形式包括单词解释、英译汉、汉译英这三种形式,而测试和考查形式可以根据汉语意思补全英文句子、根据中英文提示词语补全英文句子、短文中英译汉或汉译英等。这些形式简便易行,便于教师和命题者操作。

(二)英语教学不能忽略翻译功能

一百多年来,欧美的英语教学忽略语法翻译法,禁止翻译,有意无意中翻译的主要功能被忽略。十九世纪末,与“改革运动”同期产生的直接法已经绝对禁止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无论是为了翻译还是为了解释或发表言论,而直接法包括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词汇法、沉默法和全身反应法等(Cook,2010:7)。这时的直接法似乎为了拨乱反正,一律禁止语法翻译法重视的内容。语法翻译法重视的翻译功能,直接法没有科学地加以论证,而是很直接地予以否定。这种无端否定等于抹杀了语言的很多属性和功能,从而导致了直接法处于自相矛盾的境地。翻译的交际功能便是一例。

翻译的诸多功能中,交际功能常常被忽略。即便是交际法提倡交际,也没能认识到翻译的强大交际功能。Fotos(2005:662)分析到,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那时的教育者批评语法学习、规则记忆、单句练习的方式,再到上世纪末教育者更多关注交际能力,其间的“改革运动”也以这些理念为基础,还有类似于交际法的自然法兴起于19世纪,这期间通过口语会话来学习语言都被认为是最好的办法,而不是正规的语法学习和语言对比。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翻译是否具有交际功能的论战一直没有停止过。Brown(2007:19)认为,语法翻译法没有语言学、心理学或者教育理论的支持,不能促进交际能力。Dörnyei(2009:273)直言语法翻译法没有任何交际欲望。上述研究者否定语法翻译法的同时,自然也否定了翻译。Gutknecht(2001:692)则坚持认为翻译无疑是一种交际手段。Claypole(2008;2010:80)指出翻译不仅是自觉的学习过程,而且是一种交际活动,与其他教学方法相兼容。House(2009:5,59,65)认为,翻译的本质是提供某种已存在的信息等内容,属于二流的交际,同时具备多种功能,可促进交际和传播,是一种教学手段。因此,外语教学中,翻译活动可用来提高交际能力。Kim(2011)根据大量的教学经验已证明,基于语法翻译法的各种方法能完成交际目的。我们可以把翻译看作是一项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可以是一项教学任务。因为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跨语言和文化的交流,贯穿于听、说、读、写几项技能训练中的“理解”、“叙述”、“表达”等活动都可以定义为具备某种任务性质的活动,所以任务型活动应该包括翻译活动。换言之,具备交际功能的翻译活动可以融入任何教学法当中。

本土英语教师有充分的理由利用翻译来促进教学。翻译功能缺乏理论支持一说只是借口,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是社会、经济或政治因素。Cook(2010:18)认为翻译死亡的实际原因主要是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不容易使用,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不会说学生的语言等,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商业和政治方面的考虑来打压语法翻译法,推崇直接法。自直接法之后,几乎所有的教学法都排斥学生的母语,结果导致翻译被排除在英语教学之外。Medgyes(2001)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非英语母语教师(non-NESTs: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因为师生共同掌握同一母语,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要利用好这一能力。是否使用母语这一尖锐的教学方法问题始终贯穿在20世纪里,犹如一个钟摆,从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直到最近,单语原则(the monolingual principle)还一直占支配地位,主张者绝大多数是英语母语教师(NESTs, native English-speaking teachers),他们因缺乏学生的一语能力而感到无能为力。其后果是非英语母语教师或者处于守势,或者无力或无意愿进行全英授课。然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明智地使用母语的方法重新获得了合法地位。母语回归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开始承认母语是师生间最真实的交流工具。另一个原因是在各种情形下,母语可以作为强有力的教学工具的观念被证实。语言教学发展到今天,非英语母语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意愿将目的语转换为一语,而英语母语教师尽可能地使用学生的语言(Medgyes,2001:439)。

我们不得不承认商业利益在外语教学中的负面影响。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数是当地人,与学生使用共同的汉语来进行日常交流,没有不使用汉语翻译的道理。Lewis(1997)指出:

英语教材出版商宁愿出版全球教材也不会考虑针对某个国家的教材,英语母语教师面对多种语言背景的学生,即使有意愿使用翻译也无能为力,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些强大的商业因素不会顾及教学理论有什么正当理由,这就意味着翻译必然受到谴责。令人惊奇的是有那么多的非英语母语教师竟然被轻易地说服,他们低估自身的能力之后,主动抛弃了一项对课堂教学具有巨大价值的技能(Lewis,1997:61)。

语言有使用功能,交际功能只是其中之一,英语教师没有理由放弃翻译的强大功能。Whyatt(2010:79)坦言,二语习得还没有搞清楚人类的心智是如何处理两种语言系统的。关于翻译如何促进英语教学的学术探讨远没有结束。至于英语教学掺杂一些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后果,因为已经偏离了学术范围,所以没有必要在此做出分析。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翻译存在的合理性。在外语教学条件下,大多数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有共同的汉语基础,交流不存在障碍。我国英语课堂的班级规模比较大,教师的工作量比较繁重,多说目的语的基础上适当使用母语来翻译的做法已经相当普遍。胡春洞(1990:337-338)认为,随着外语教学新思潮、新流派的出现,实践中的语法翻译法也在逐渐改进,从早期的完全不进行口语训练向兼顾听说训练发展;从完全利用本族语组织教学向适当使用外语课堂用语转化等,但没有改变语法翻译法的根本特点,只要教学条件没有根本改变,语法翻译法“没有人提倡,但又相当流行”的状况将依然存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具备汉语的基础,加之语法翻译法的翻译功能的合理性持续存在,使得翻译活动更容易开展,以促进英语学习。

对翻译无端指责的做法目前还无法撼动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18世纪前,西方的教学用语是拉丁语,用学习者的母语来翻译的做法是18世纪末以后的事情,当时发展中的基本理念是学生必须知晓母语的语法,以便通过翻译、释义和听写等手段学会第二语言(Fotos,2005:661)。人们指责语法翻译法,认为它太古老、太传统。王铭玉(2008:83)认为,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法中最古老而又最有生命力的一派,也是各种翻译法的鼻祖,由于适应性广,简单而便于使用,它至今仍为许多教学单位和外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采用(尽管不断有人指责它有这种或那种弊端,但仍动摇不了它存在之根本);之所以说语法翻译法“最古老”,这是因为它是欧洲古人教授古典语言(拉丁文、古希腊文)的传统方法。然而,简洁、实用的翻译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Howatt(2004:151)认为,“语法——翻译”这样的描述极具误导性,19世纪的评论家们最讨厌语法翻译法的两点是孤立地学习语法和过分地使用翻译。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教师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式,走到“孤立”、“过于”程度的教学法都可能物极必反,仅凭这样的理由来否定语法翻译法似乎有些牵强。出于众所周知的理由,英语母语教师不懂学生的第一语言,自然不提倡语法翻译法,而非英语母语教师因通晓两种语言,具备双语能力,注重跨语言、跨文化教学,恢复翻译应有的功能,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无论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翻译技能可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这已经是外语教学界的共识。尽管语法翻译法饱受诟病,翻译在教学活动中仍然大量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广大英语教师排除重重阻力,验证了翻译技能的重要性。语法翻译法过去一直被广泛使用,今后仍会是这种状况(Theo van Els,et al,1984:147)。类似的言论和判断早在西方“改革运动”中已经出现,英语教师的实践感受尤其如此。Cook(2008)认为:

一个普遍存在的臆断认定翻译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他们更喜欢单语教学。但是,这种臆断不是建立在研究成果之上的,就像二语习得摒弃翻译一样,仅仅是充满信心的强硬陈词罢了。人们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还可假定有众多的原因来证明翻译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翻译给学生提供机会来炫耀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彰显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身份,做到新旧知识相结合,这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过程。与此恰恰相反,单语教学可能使学生失去动力,人为地剥夺了学生的这些机会,还阻断了他们的自发的学习策略(Cook,2008:80)。

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翻译有利于英语教学。教师利用学生母语资源就是利用原有的语言知识,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学会外语。当然,我们仍需进一步研究外语教学条件下,翻译如何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翻译与英语教学相关联的探索必然涉及到翻译的教学地位问题。

(三)翻译的教学地位不可否定

关于翻译的教学地位,我们仅从西方的教育理论中难以找到答案,需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语言学的使命是研究语言的基本规律,很少研究语言对比和缺乏语境的外语教学。欧洲几个主要语言学派更多地注意到语言的功能和使用,美国的结构主义更注重形式分析和客观描写,转换生成语法则从语言的生物属性的角度去研究语言,而英国的语言学家则更多地注意到语言出现的情景语境,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如果说外语教学一定不能缺少翻译,那么绝大多数英语母语教师则难以担当,他们只能依靠自己流利的母语进行教学,没有能力顾及学生的母语背景和翻译问题。而非英语母语教师因为与学生拥有共同的语言背景,翻译活动更容易开展。英语教学要符合认知规律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王寅(2011)认为: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具备以下几个优点:(1)翻译具有体验性。体验哲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理解和语言等都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翻译活动也是如此,同样具有体验性;(2)翻译具有互动性。“互动”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关键词,翻译也是建立在“多重互动”基础之上的一种认知活动,主要包括现实与主体(作者、读者、译者),主体与源语言,主体与目标语,以及读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3)翻译的有限创造性。人的认知既有体验性,又有差异性和创造性,可以说这里既有唯物主义的观点,又有辩证法的思想;(4)翻译的语篇性。翻译主要以语篇为基本层面来反映整体意义、主旨和风格。译者除应译出语篇的交际功能和语用意义之外,更应强调在语篇层面上各类意义的映射性转述;(5)翻译的和谐性。翻译不仅强调对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的理解,而且还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充分考虑到这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倡导体验认知观统摄下的和谐翻译原则(王寅,2011:162-164)。

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从来就不是西方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而英语作为外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又促成了翻译的主流教学地位。谈到语法翻译法的成败,Aline等(2001:195)坦言,几乎所有研究过二语教学的人都批评语法翻译法,事实上,我们不知道有哪些知名理论家支持这个方法;尽管很多对立的方法对语法翻译法的攻击长达百年,但语法翻译法的生命力更加顽强,并且我们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反对者却不得不承认语法翻译法没有失败,许多学生通过此法学会了第二语言。西方这样的观点极具代表性,其根本是忽略了翻译符合英语作为外语国家的学情和教情。不仅如此,一些学者固有的偏见误导了非英语母语教师对翻译的本质认识。针对西方的异见,许钧(2009)指出:

对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而言,我们注意到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生了一个翻译观念的转变。若考察西方翻译史,我们不难看到具有文化优越感的民族在翻译中往往奉行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译入时“求同”,争取归化之手法;译出时“存异”,采取异化的方法。在“求同”与“存异”的两极,存在着某种殖民主义的心态。译入时的“归化”是一种掠夺,把出发语当作文化战利品来任加篡改。译出时的“异化”则构成了一种“侵犯”,形成了对目的语与目的语文化的一种“殖民化”。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不少翻译学者渐渐认识到翻译观念与翻译原则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应该有所改变(许钧,2009:820)。

以上言论和分析部分触及翻译的本质特征,还从一个侧面说明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历史走到今天,人们已经公认翻译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关于翻译的教学地位问题,还存在着各种观点的争论和交锋。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的探索和发展,翻译问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不应探讨翻译是否有必要,而是应探讨翻译如何促进教学的问题。承认翻译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更多地思考语言教学的理论支持和实践需求。

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属于学校教育体制下的正规教学,学生在汉语的大环境里学习外语,使用翻译有其必然性。我们通常说的在汉语环境里学习汉语,类似于在英美国家英语环境里学习英语,属于单语制(monolingualism)现象。这种现象意味着一个人只通晓并使用一种语言,或者只具有一种语言知识系统,翻译自然没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语言教学界目前存在两个悖论。第一个悖论是要求学生要像学习母语那样学习外语。第二个悖论是学生学习外语时禁止翻译,认为母语会妨碍外语的学习。甚至一些学者提议要用英语思维。这样的提议可能适用于移民到英语国家的人,并不一定适合于我国的中小学生。Ker(2014:5)认为,教师也许能控制学生说的语言,但不能强迫学生用目的语思维,更何况,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策略之一就是使用翻译技能。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出于本能也会经常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不可能刻意忘记第一语言。无论是对内在心理活动,还是外在的客观条件而言,翻译始终存在着。简言之,适当的翻译可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

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翻译不仅是语言知识方面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各项语言技能的检测手段。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这些知识都可通过翻译活动和练习得到进一步巩固。语法翻译法一贯的做法是通过翻译来让学习者掌握语言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针对近年来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的倾向,一改“听、说、读、写”这一惯常提法,在写的技能中加入翻译技能,体现了“五技并举”的教学原则,这是对我国英语教学忽视可理解性输入、过分强调输出的错误教学路子的纠正(李永大,2011:12)。近年来广大英语教师开始重视翻译在教学中的作用,改变过去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已经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

英语教学要避免误用语法翻译法。有学者认为,上世纪60年代中期,语法翻译法在与听说法的较量中败下阵来。一些人否定语法翻译法的具体理由是:(1)该教学法会加强学生的心译习惯和自觉分析语言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在交流思想时却是必须排除的;(2)主张听说实践,却又用翻译、对比、语法分析等这些在实践时要排除的手段;(3)翻译、对比和语法分析活动过多地占用听说实践的时间;(4)内容繁琐;(5)讲多练少;(6)学生不能开口、不敢开口;(7)虽然学生学到不少知识,但听说能力很差;(8)学生成为实践上的聋哑病号。这些理由似乎有道理,却十分片面,都需要我们一一分析和批驳。其中,理由1—2解释心理认知;3—4说明教法特征;5—6描述师生特点;7—8总结学习成果。然而它们却无视多少代学习者通过此教学法学习外语获得成功的经典范例。那些学成者不仅外语功底扎实,而且汉语也相得益彰,造诣极高。Cook(2010:4-5)认为,翻译遭到反对的理由源于十九世纪的改革运动和直接法,当时一些人偏执地把语法翻译法看作是“恶魔般”的方法;宣扬改革运动和直接法的人需要找到一个旧体制来批判和替代,于是经久不衰的语法翻译法首当其冲,成为这些人攻击的目标。本来任何方法都不是万全之法,恰好批评语法翻译法的人就找到了该法不重视口语等主要缺点,索性将翻译技能一并否定了。正如Claypole(2010:76)分析的那样,疯狂宣传交际法的人走过了头,他们的交际信条导致孩子和洗澡水一起被倒掉,这个比喻里,孩子就是能辅助教学的翻译。现在有些学者试图从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找到翻译不利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理由,却忽略了任何一种理论都要与教学现实相结合这个简单道理。Chomsky(1988:180)警告说,心理学和语言学假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告诉教师应该如何行事,这已经导致巨大损害,并且科学家提出的见解经常很荒唐,还可能导致麻烦。笔者提倡翻译,这并不意味着英语教学简单地回到语法翻译法时代,更不是将教学翻译变成翻译教学,过分注重翻译及其翻译作品反而偏离了英语教学这条主线。英语课堂上,翻译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

语法翻译法本身固有的缺点要克服,这就要求教师扬长避短,多种方法并用,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仅仅十多年前,2000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教学中注意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还要求教学中对于抽象的词语或英语的特殊表达结构,可以适当地利用母语加以说明或翻译(课程教材研究所,2001:476,537)。2000年是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最后一次强调翻译教学。之后,尽管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翻译这项技能被无故忽略。值得欣慰的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26)要求教师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简便易行的翻译方法自然成为英语教师的选择之一。因为翻译活动本身就是在使用语言,不但以学为主,以用为辅,还能做到过程和结果的高度统一。语言学习需要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交织才构成教学过程,而在这个过程里,学习者采纳英汉双语对比与互换的策略,能更快地达到学会语言、进而使用语言的结果。因此,为了能让翻译更好地应用于英语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八点改进意见:

(1) 要充分考虑到翻译的必要性,进一步修订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增加翻译技能项目;

(2) 英语课程标准没有阐述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增加“提倡英汉对比”的内容;

(3) 教材编写者适当增加教材里的翻译练习;

(4) 英语教师要利用师生共同的汉语背景的优势,合理地采纳翻译并促进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

(5) 英语教师兼收并蓄,将翻译融入到多种方法和活动中;

(6) 课堂教学的翻译应以词汇、句子层面为主,语篇层面为辅,以巩固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为主要目的;

(7) 增加中外文化的翻译对比,内容以外国文化为主;

(8) 各类英语考试中设立翻译题型,使之增强教学反拨作用。

四、结语

翻译在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有充足的理论依据来否定翻译的教学辅助功能。针对翻译如何促进外语教学的问题,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一方面,二语习得理论没能全面阐释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反而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起到了误导效果。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体系,用以指导我国的外语教学实践活动。最近几十年来,语法翻译法似乎被全面否定,尤其本世纪以来,翻译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中的缺失对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加之教材没有重视有关翻译的练习,翻译的辅助教学的作用被严重低估。国内教学界,尤其是广大英语教师已经逐步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翻译的各种策略和活动,这种趋势值得肯定。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翻译能促进英语教学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笔者确信,翻译回归英语教学的趋势将不可阻挡。当然,翻译如何融入英语教学的问题,我们需要实施更细致的实证研究来加以验证,例如,语言教学评价系统如何对翻译做出评估,对教学有哪些反拨作用等。只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外语教学才符合科学发展的精神。本文通过语言教学的历史回顾,分析了翻译一度受到轻视的现象和本质,指出翻译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翻译回归外语教学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本文建议修改现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增加翻译技能及相应的翻译练习,同时建议英语教师注重双语对比,将翻译融入到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当中,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语言运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Aline, D. P., Nagata, H. & Steinberg, D. D. Psycholinguistics: Language, Mind and World (second edition) [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

[2]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third edition) [M]. White Plains: Pearson Education, 2007.

[3] Chomsky, N. Language and Problems of Knowledge [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8.

[4] Claypole, M. Reassessing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in Basic Education, 2008(12): 22-29.

[5] Claypole, M. Controversies in ELT [M]. Birkenfeld: LinguaServe GbR, 2010.

[6] Cook, G. An unmarked improvement: Using translation in ELT [A]. In Beaven, B. IATEFL 2007 Aberdeen Conference Selections [C]. Canterbury: IATEFL, 2008.

[7] Cook, G. Transl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8] Deller, S. & Rinvolucri, M. Using the Mother Tongue: Making the Most of the Learner’s Language [M]. Surrey: Delta Publishing, 2002.

[9] Dörnyei, Z. 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 Fotos, S. Traditional and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 In Hinkel, E.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5.

[11] Gutknecht, C. Translation [A]. In Aronoff, M. & Rees-Miller, J. 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 [C].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1.

[12] House, J. Transl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3] Howatt, A. P. R.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 ed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4] Johnson, K. & Johnson, H.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 Handbook for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8.

[15] Ker, P. Translation and Own-language Activiti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16] Kim, E. Using translation exercises in the communicative EFL writing classroom [J]. ELT Journal, 2011(2): 154-160.

[17] Lewis, M.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M].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

[18] Medgyes, P. When the teacher is a non-native speaker [A]. In Celce-Murcia, M. (Eds.),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third edition) [C]. Boston: Heinle & Heinle, 2001.

[19] Theo van Els, Theo Bongaerts, Guus Extra, Charles van Os & Anne-Mieke Janssen-van Diete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4.

[20] Thornbury, S. How to Teach Vocabulary [M].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2.

[21] Ur, P.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0.

[22] Vygotsky, L.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6.

[23] Whyatt, B. Bilingual language control in translation tasks: a TAP study into mental effort management by inexperienced translators [A]. In Arabski, J. & Wojtaszek, A. Neurolinguistic and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SLA [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10.

[24] Widdowson, H. G.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5] Widdowson, H. G. 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26] 包天仁. 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2).

[27]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8]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9]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国语卷 [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0] 李永大.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学习手册[M]. 北京:全国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研究所,2011.

[31] 王铭玉. 新编外语教学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2] 王寅.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3] 许钧.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与翻译研究[A]. 见:庄智象.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Legitimate Return of Transla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use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despised for decades in the field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levels though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asted over centuries and the use of translation has proved that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echnique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defines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outlines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use of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 bias, confirms that translation accelerate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helps fostering both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finally suggests four steps to address the pedagogic needs of translation: (1) translation as a skill should be added to future-revised curriculum; (2) translation exercises should be contained in course books; (3) sentence translation ought to be involved in various methods and activities; (4) translation assessment is to b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enhance washback effect.

Key words: translation; curriculum;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washback effect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归“学渣”自述:英语从24分到120分!我只是转变了思维!
[转载]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英语与母语的关系
英语启蒙:为什么不能太早学语法?
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语言自然学习法”创新与实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背诵梳理|2.2.2教学流派|背诵逻辑|助记口诀
语法教学的两个极端,英语语法怎样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