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延,一个有勇有谋、热血忠诚的名将,是谁制造了他的悲剧?

在人才辈出、将星璀璨的三国时代,魏延虽然迈进不了如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超一流武将的行列,也可以和魏国的张辽等五子良将、吴国的吕蒙、甘宁、周泰等知名大将并列。可惜,就这么一个有勇有谋、热血忠诚的名将,最后却冤死在小人之手,并被夷灭三族,结局不得不令人叹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在《三国演义》第一次亮相是在第四十一回,他的第一位东家荆州刺史刘表刚刚病逝,他后来的金主刘备正被曹操追得满世界乱跑。当刘备跑到他驻守的襄阳城下时,他老东家的儿子害怕刘备抢了位置,就不给刘备开门。此时他振臂一呼,带着几百部众砍死守门将士,要迎接刘备这位人人传颂的所谓“仁德之君”进城。

他的这次亮相,就注定了他悲苦的一生,他一心要投奔的“明君”在襄阳城外狠狠地耍了他一次。看着陷入守军围攻的魏延,刘备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还不准猛将张飞入城,并听取了诸葛亮的建议,弃襄阳直奔江陵,全然不顾正在城门口与守军激战的这位热血小将。

为什么这位被很多士族们交口称赞的谦谦长者、仁德之君刘备,会做出如此寒心之举呢?无他,魏延此时只不过是默默无闻的低级将领,且出身寒门。

说魏延出身寒门是有依据的,须知在讲究门第的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每个人特别是当上大官的都会想办法与历史上的名人扯上各种关系,以证明自己血统的高贵、身世的不凡。但魏延后来在蜀国被封为南郑侯、征西大将军,也没见史书记载他生搬硬套地吹嘘家世。况且,从他出场时的职务来看,也足以佐证他出身微末。因为刘表用人,就很看重家世门第,如果魏延是名门出身或者由世家引荐,凭他的本事,不应当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所以当他打开城门的时候,文聘才会来这么一句:“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满腔热血要投奔的金主刘备悄悄地跑了,按说魏延应该感到伤心和绝望,这真是典型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此时,他有很多选择,比如投奔曹操。毕竟曹操风头正盛,一统荆州是指日可待,谁也没想到数月后的一场大火会将他烧得灰飞烟灭。而且,曹操的招贤令是唯才是举,不计较出身,凭魏延的本事在曹操的手下说不定日后的成就也可以与张辽等并列。还可以投奔孙权,孙权占据长江天险,也足以此为屏障抵抗曹操。当然,还可以去西川投奔刘璋,去西凉投奔韩遂、马腾。

但是,魏延还是执拗地想要投奔刘备,他这一根筋的性格也是他日后被冤杀的重要原因。这个时候的魏延很年轻、很热血、很忠诚,虽然史书上没有他的出生日期详细记载,但他死的那年是公元234年,距襄阳亮相隔了26年,而他命中的克星诸葛亮是公元181年出生,也是死于234年,而诸葛亮多次担心他谋反,怕自己死后没人能驾驭他,就安排了计策斩杀魏延。据此推测魏延应该比诸葛亮年纪小,此时最多在25岁左右,甚至更年轻。

他会为什么要死心投奔刘备?因为刘备是汉献帝公认的皇叔,代表着大汉正统。虽然此时的刘氏王朝在那些豪门巨族眼里,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但在朴素的老百姓眼里,却很认同它的尊严,并认为凡是不尊重刘氏王室的都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所以很多像魏延这样的寒门子弟宁死也不愿投降曹操,就是因为他们内心那种对正统的认同和忠诚。“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可见,无论是在任何时期,在任何朝代,真正值得依靠是人民,真正忠诚的是人民,真正的根基是人民。

一心忠于汉室的魏延还是选择要在大汉的土地上流尽最后一滴血,他独自一人去了长沙,投奔了太守韩玄,虽然韩玄能力平平,但还代表着大汉正统,而且他也相信,长沙迟早会由刘皇叔占领,这一天不会等太久。

果然,骄横不可一世的曹操被孙刘联军打得丢盔弃甲,如不是华容道上那位和魏延长的很像的关羽关老爷放了他,可能三国的历史早就改写了。可惜,关老爷不管战争全局因私情放了曹操,事后不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成全了忠义之名。长着同样面孔的魏延杀韩玄、救黄忠、献长沙不仅没有功劳,反而要被诸葛亮斩首。幸亏这个时候刘皇叔出手救了他。救他不是赏识他,而是觉得这样杀降将不利于以后有人来投奔。

每每读到这,一股悲凉之情就会涌上我的心头。三国时代朝秦暮楚的事多了去,刘备自己就多次更换东家。可只是因为魏延无名气、无背景、无家世,就被家世显赫的诸葛亮断定脑后有反骨,非要除之而后快。

按说这个时候,诸葛亮和魏延并无恩怨纠葛,可为什么一见面就要来这么个下马威呢?我想最大的因素还是因为魏延的长相。书上记载,魏延身长八尺,面如重枣。这就有原因了,因为关羽关二爷也是面如重枣。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在关羽关二爷那里多次碰了壁,积了一肚子的怨气。这个不是笔者乱说,细读三国的都知道,特别是华容道故事,诸葛亮一盘好棋被关二爷破坏,他最后杀又杀不得、打又打不得,不得不捏着鼻子忍气吞声。现在见到长得如此貌似关二爷的人,又没有什么家庭背景,还不识东家刘备的起家根底,自然要找个由头出口恶气,也好杀鸡给猴看。

虽然最后没杀成,但从此也埋下了祸根,终魏延一生,都被诸葛亮打压、算计。很多喜欢诸葛亮的人可能会觉得笔者乱说,但我只想说,诸葛亮是人不是神,尽管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推崇,但他做人的格局确实值得商榷,特别是用人、容人上,是有很大问题的。

死里逃生的魏延回到自己的营寨,想起白天经历的一幕,委屈、失落、悲痛涌上心头,不由得痛哭起来。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可是,在门第森严、等级鲜明的时代,寒门的眼泪能值几个钱?只有多立战功、出人头地才是对那些世家最好的反击,幸福只有靠奋斗才能赢得,尊严只有靠功绩才能维护。一股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充盈着魏延的内心,激励他悍不畏死、勇猛冲锋。

心态变了的魏延犹如动力十足的发动机,在攻打西川战斗中攻城略地,为刘备奠定蜀国基业立下无数战功,很快就被刘备重用,封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须知此时,被刘备安排独当一面的另一个大将也仅仅是关羽,就连张飞张三爷都靠边站。刚打下汉中这个重镇,大家都以为是张三爷当太守,没想到魏延用他过硬的实力赢得了刘备认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且,这一守就是15年,保证了汉中的安全,保护了西川的安宁。

然而,有一个结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解,并没有随着魏延地位的提升而打开。这个结就是诸葛亮心中的怨气,对关羽的冲天怨气。特别是关羽骄横丢荆州,让本就单薄的蜀国不得不以一州之力对抗强魏,还时不时提防不稳固的东吴盟友。可关羽已经死去,就算不死他也奈不何。不过没关系,有魏延在足以。谁叫你长得那么像关二爷,谁叫你没家世没背景也没有能罩得住的大哥。什么?你有功劳?你当太守了?你也是新兴豪门了?狗屁,我现在是丞相,蜀国我说了算,你只不过是我的一个打手而已,是方是圆由我诸葛亮来掌控。

尽管在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名将去世后,魏延成为蜀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可是他的意见在诸葛亮心中从未引起重视,还不如夸夸其谈的马谡,毫无建树的向宠,心胸狭隘的杨仪。特别是北伐时对魏延提出的奇袭子午谷的计策嗤之以鼻,引发后世激烈争论。当然,冲锋陷阵的时候,魏延还是得冲在第一线。

悲苦的魏延当起了高级打手,尽管他心中有怨言,可在执行诸葛亮命令的时候还是一丝不苟,丝毫没有因受到不公平待遇而产生投奔到其他地方混或者另立山头的想法。因为他的信仰就是保护正统、维护大汉江山。为了这份坚定的信仰,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没有动摇,只是想着除掉小人,继续为重兴大汉江山冲锋陷阵、浴血奋战。

诸葛亮死了,也意味着魏延不得不跟着陪葬。不是我要吐槽这么千百年被后人当成智慧化身的名相,实在是这样的安排太滑稽、太无厘头了。魏延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岂可因丞相一人,而非国家大事耶?”

这样的话,只有热血赤诚的男儿才会脱口而出,只有忠厚耿直的汉子才会随口道来。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恢复汉室才是最重大最紧要的事。这样的人,不懂政治不懂权谋不懂世事,注定会被小人记恨,会被世人误解,会遭受来自各方的责难。所以,尽管他烧断栈道的目的仅仅是想阻止杨仪退兵,意图取得兵权继续伐魏大业。可是,蜀国上下没有人相信他是这样的目的,反而相信杨仪说他谋反的话。

魏延死了,这位悲情的汉子就是死也是死得毫无尊严,被他看不起的小人杨仪踩在脚下,受尽了侮辱,而且就算最后真相大白,也没人替他鸣冤翻案,顶着反贼的名声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掩卷长思,魏延之死固然有性格缺陷的因素在内,比如太过刚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与周围的同僚特别是所谓的名门世家关系不好。但窃以为这不是这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没有朋党,不搞朋党。这在当时讲究门第观念,讲究血统出身的三国时代,是最致命的,也是日后真相大白也没人替他伸冤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搞朋党,在今天来说是很难得的优秀政治品质。可在那个年代,却是典型的异类。细看当时魏蜀吴三国,但凡有名气的,都选择了站队,都是一个群体在战斗。可魏延在蜀国的身份很尴尬,他是荆州人,按说跟诸葛亮是天然的盟友,诸君细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他推荐给后主刘禅的那些所谓贞良死节之人,都是荆州的。可他跟诸葛亮面向相冲,又不肯奴颜婢膝地讨好诸葛亮,自然被排除在荆州集团之外。在益州集团眼里,他又是荆州人,自然也不被以李严为首的益州集团接受。他只有一个朋党,那就是先帝刘备,是他誓死效忠的对象,更准确地说,他的朋党就是大汉王朝,是儒家宣扬誓死捍卫的正统。可在那些所谓儒家子弟抛弃圣人之言,只为名利奔波的时候,唯有寒门出身的他毅然初心不改。

悲哉,魏延!壮哉,魏延!让我读懂你的内心,为你撞响鸣冤鼓,替你讨回沉寂千年的公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被关羽举荐,受刘备和诸葛亮赏识,最后却害死了蜀国名将
诸葛亮为何:爱用赵云却不重用赵云。
诸葛亮用人不如曹孟德
诸葛亮用人得失:爱用赵云为何却长期不用赵云
三国演义之怪现状
诸葛亮用人得失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