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集团化办学撬动学校办学活力

今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完善集团化办学机制,加大场地设施资源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统筹力度,帮扶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并进一步指出“对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突出的学校,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通过集团化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需要重点做好:

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资源活起来。通过扩大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充分发挥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让优质教育资源活起来。一是让集团内优质的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活起来。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促进集团内资源多元供给、充分共享,不断提升硬件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二是让集团内的课程教学资源活起来。丰富课程教学资源供给,共建共享集团内优质特色课程资源、优质课堂教学资源、教师教研培训等资源,建设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充分发挥集团内优质课程的育人功能。三是让集团的办学文化活起来。积极发挥集团的文化辐射力,强化文化引领作用,以集团的先进文化和科学的办学理念凝聚集团内各校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促进集团学校内涵发展。

探索人事工作制度创新,让干部队伍活起来。一是让集团内的干部教师队伍动起来。建立和完善由集团总校与成员校之间的干部、教师双向交流互派机制,集团内可以根据学校实际需要灵活安排干部和教师在成员校之间的交流轮岗,积极探索和完善集团内干部教师队伍的一体化培养、培训、考核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集团内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促进集团内干部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二是让集团内教师的编制、职称评聘活起来。探索集团内统筹协调与法人学校聘任相结合的教师编制管理体系,由集团统一组织职称评审,按照集团内核定的岗位设置方案,中初级职称和岗位由具备条件的学校依据标准自主评聘,高级职称和岗位由集团学校推荐或聘用,根据干部和教师在集团内跨校任职、任教的工作表现和实际业绩,可予以适当倾斜。三是让集团内干部教师队伍的薪酬制度健全起来。根据集团内工作特征,科学合理核定干部教师薪酬,充分彰显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工资分配原则,确保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教学需要,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经费投入,充分调动集团内校长、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在集团内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办学优秀的校长加以表彰奖励。

创新学生联合贯通培养,让育人体系活起来。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师资队伍的交流轮岗,是发挥集团整体育人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发挥集团的整体育人功能,还要强化集团育人体系的整体建构,实现集团内部校区之间、学段之间甚至年级之间人才的联合和贯通培养机制。统筹集团内不同校区之间的独特课程资源。鼓励集团内各校在集团总体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基于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资源优势,灵活构建彰显学校特色、符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并完善课程联建共享机制,对于各校相对成熟且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要面向集团内学生免费开放,并积极提供各种便利,满足不同校区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构建跨校区的选课制度,完善集团内学生直升政策。制定集团内学生贯通培养目标,对于同一学区内的集团,在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下,按照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积极探索集团各校间学生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等改革实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和贯通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支持政策,进一步扩大集团化办学的受益面,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一贯制培养开辟发展通道。

完善政策支持和奖励机制,让激励体系活起来。一方面,加强政策和办学条件保障。加大集团内人力、财力、物力等政策和条件支持,探索适应集团化办学需要的人员编制、岗位设置、职称评定、薪酬待遇等制度机制,积极探索集团内部、各集团间、跨区和跨省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和保障措施,切实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有效支撑和保证。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激励体系。注重精神荣誉激励,在教育集团内积极开展优秀校长、干部、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活动,充分展示校长、干部和教师的突出表现;强化专业发展激励,鼓励和保障集团内校长、干部和教师参加培训、教研、学术研究等活动,及时帮助校长和干部改进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诊断改进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完善岗位晋升激励,切实落实集团内岗位职责,把学校发展、专业素养、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作为集团内校长、干部和教师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健全绩效工资激励,完善集团内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对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突出的学校,应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对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给予倾斜;突出关心爱护激励,坚持把解决集团内校长、干部和教师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关怀,切实解决好由于集团内工作流动带来的相关问题,不断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中小学校办学活力的政策建构研究》成果)

《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25日第12版

作者:李红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区域教育】共享智慧,众筹成功 ——济南市市中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与教育品质
【教育系统为何热衷于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
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发布 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市所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校长之声 | 让教育集团成为超循环发展的合作系统
沈 杰:系统思维解决大规模学校的发展之“困”
常态化教师轮岗 均衡化义务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