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矛盾论的新辨

如何分析复杂事物中的各种矛盾并抓住主要矛盾?伟人毛泽东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在在和发展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产生最终的结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我们在分别考察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后,进而将其放在社会基本矛盾这个综合概念中对这两对矛盾的相互运动进行研究,揭示其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以及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特殊表现,从而从观察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入手探讨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及其规律。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宇宙万象之原在“道”,世界所有哲学的诞生、发展和灭亡都是一个趋近于“道”的探索过程。

但如果把东西方的哲学思想摆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西方哲学明显是“外求”型,恰恰是它的这一特征直接导致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同时使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存在竞争更加显性和激烈。而东方(此处指中国)的哲学是“内求”型,即向“自心”求问追索,整个中国哲学历程是“往回收”的或者称作“往后看”的,是越来越模糊的,越来越形散而神不散的,因而导致人和人之间越来越趋向“宽松”追求“谦让”,这也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没有首先产生科学或者没有积极追随科学的原因。

但不管是西方的“外求”还是中国的“内求”,二者的发展趋势是相同的,即不断趋近于“道”,感觉是似乎是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一张一驰,一宏一微,一严一松,一高一低。

就像中国的哲学里的阴、阳的两个概念,对于生命来说,两者缺一不可。但在生命的某一个阶段,“阴”的因素更重要,另一个阶段,“阳”的因素更重要,它们的重要性是不断地转化的。阴阳,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的双方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这也是朴素的辩证法。

辩证分析法即用对立统一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既要分析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也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其反面;既要照顾事物的内部矛盾,也要注意到非主要矛盾,同时还必须注意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与转换。矛盾方面的统一是基本的,但永远有差别,对立是暂时的,但永不消失。统一是趋势,人就要视条件不同来观察事物的发展趋势。

矛盾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可怕,也不是想象的一无是处。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状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矛盾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社会没有了矛盾,就会停滞不前。

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带来的对立、纠纷、麻烦;也要看到矛盾中也有积极的一面。矛盾能促进的解决,推动社会发展。矛盾具有双重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通于一切事物发展始终,就是进入新时代,也并不是说就没有了矛盾,就解决了所有矛盾;事物发展中,不可能每个都一样的,总有一个占了主动的地位,这就是主要矛盾。而是要“直面”,从事物内部找到主要矛盾,积极面对和化解矛盾,最终把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

矛盾贯穿于一切思想中。人的思想和概念的每一差异都是客观矛盾的反映。正是由于客观事物的矛盾反映到人们的主观思想上,才形成了概念和思想运动。而且人们思想的任何发展,也都是在这种矛盾的推动下实现的。正是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绝对和相对以及真理和谬误等等的矛盾构成了认识的实在内容和发展过程。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解决。要正确分析矛盾,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如果你研究“西安事变”前后的党史时,不难发现,过去,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存与斗争完全是以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为其目标,而相应的生存方式就只能是“打土豪分田地”。而“八一宣言”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存与斗争已经完全转移到了抗日方面,并由于要由此不分党派、不分阶层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敌人也就变了,中日矛盾上升到新的高度,于是共同抗日的策略就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借此创造了决定未来全局的战略的时势,从而提出切合实际的战略方针,目前的任务就是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投入抗日前线,我军也借此实现大发展。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成功摆脱国民党集团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北后,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革命形势,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党和红军面临着新的抉择。一是要确保陕北地区成为党和红军的立足点和大本营。二是党和红军面临在新的形势和情况下应该如何发展,向何方向发展。这个历史性抉择的重担放在了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肩上。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依据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逐步提出了“经营山西”战略。这个战略随着东征的进行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成熟,并成为红军东征的指导思想和行动依据。东征红军将士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灵活机动,初步完成了使命,在75天的战斗中,谱写了光辉精彩的乐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以后在华北地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长期持久抗战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军事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与之相应,也就开始逐步实现了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政策策略转变,团结大多数,孤立少数派,我党极讲究斗争的艺术。中国共产党最擅长政治动员,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动员开始了。

中日之间的较量绝非单纯的军事较量,抗日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是不能干劲全军全民抗日到底的。

怎样去动员?

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团体,靠干部人员,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是经常的。要联系战争的情况,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把战争的政治动员变成经常的运动,这是一件绝大的事,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

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这就需要联合一切革命的阶级、阶层、联合大多数。这就需要注意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毛泽东提出一致对外,打击最主要的敌人--日寇。

党和红军如何打破“围剿”,进而救亡图存,领导同志们的意见并不统一,部分人建议往西边向宁夏求发展;部分人主张往北边向内蒙古发展以背靠苏联;部分人建议向南发展,以抵挡住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进攻,堵住国民党军队进攻陕北的通道以巩固陕北根据地。毛泽东则从政治军事战略高度,经过对上述意见的反复研究、深入比对,认为向北发展目前并不合适,时机未到,宁夏也不可取,向南的方针不可行,它会导致我们不仅要同西北军和东北军作战,更为严重的是还会把蒋系中央军引入西北,进一步加重陕北的严峻局面。应该向山西发展,唯此才是“用战争、用开展、用不使陕北苏区同我们脱离的方针与外蒙靠近”。根本的方针是“东讨,东讨之利益是很大的”。

在西安事变的处理中,如果杀掉蒋介石,那么会怎么样?这一举动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甚至全国人的反对,共产党就成了孤立的状态,没有人们的支持,也许内战一起,中国革命的局面变得不堪收拾。在这紧要关键时刻,善于科学分析的毛泽东敏锐地抓住时局的变化,提出共同抗日的主张,再次显示出了他的高瞻远瞩,引导中国共产党走出革命的低潮,向全国进军,并革命力量不断地发展壮大。

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始终本着科学分析这个原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们好奇的是,为何毛主席会将矛盾问题置于突出的地位呢?正是由于毛主席对中国现实的透彻理解,从而提出“主要矛盾”理论,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模糊不清而又复杂的特征,并力图把这种洞见在其革命策略中具体化。因此,在一个既定时期内,要确定哪种因素或矛盾是占主导地位的,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策略需要。由此可见,矛盾的观念可以让我们洞察社会中的存在与変化,它能使我们感知观念和存在的本质是复杂、相互联系的,而这在不具有辨证思维的人眼里,却是简单、孤立的问题,自然取不到应有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读《矛盾论》
红军初到陕北,地瘠民贫和敌军围困下,毛主席如何做出战略选择?
遇到困难,不要慌,关键是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浅谈《矛盾论》
读懂矛盾论:让你瞬间透析事物的本质,摆脱惯性思维牢笼
毛泽东:矛盾论,你就当是在看一场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