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道窥径——经络实质是什么?

1.体表循经线检测

循经感传现象表明,人体体表确实存在着某种与古典医籍记载经络运行基本一致的轨迹,我们人眼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不能说它不存在。很多东西都看不见摸不着,像空气、像电磁波,但是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它们的存在。那经络呢?我们怎么通过客观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轨迹检测出来呢?研究者们注意结合边缘学科,利用现代科学的新技术寻求一些客观的检测方法。1986年体表循经线检测被列为国家“七五”攻关计划,为经络研究中的主攻方向之一。

(1)皮肤电测量

自1958年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就开始对经穴电阻进行了测定。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少人对经络路线的皮肤是否真正具有低阻抗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尽管对于经穴的电学特性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者最后均认为皮肤低阻点的分布确有其循经特点。皮肤电阻测定的资料表明:在经络穴位上呈现有电阻低和通电量高的特点,故又称“良导点”。并在测定中发现:经穴导电量高,非经穴导电量低;气血旺盛者导电量高,气血虚弱者导电量低。认为经穴是人体导电的门户,经络是电子流动的路线。

但是,用皮肤电现象来解释研究经络学说,还有学者持不同的看法,因为实际研究的结果,常因局部出汗、干湿度、温度、测定探头的压力、环境的安静、精神情绪等均会影响测定值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人体,在不同的时间段,测定值的波动也很大。

我也在临床上搞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络皮肤电测定的升级版:经络的伏安特性曲线,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虽然在很多疾病上,可以在大样本统计中有意义。比如,我们曾经系统地研究过腰痛的经络测定,发现腰痛患者的膀胱经和肾经异常最多,而且针刺后这两条经络改善最明显。但是由于在个体上影响因素太多,甚至连情绪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不容易排除干扰因素,没法精准的给出临床指导。所以后来我只会在一些疑难杂症中选择性地使用,所以其实用性就大打折扣。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有人开始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测经络的循经路线。至80年代中期有人将Te99过锝酸钠洗脱液注入健康受试者或患者的穴位(主要是腕踝部穴位),然后以大视野γ-闪烁照相机自动扫描,记录放射性同位素迁徙过程的图象,将示踪轨迹与古典经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轨迹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与古典循经路线基本一致,肘膝关节以上部分也大致吻合。我们科的同事周章玲主任在九十年代前研究过胆囊炎患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胆经的循行路线,观察到针刺前核素迁移轨迹与古典经络吻合率为 78.3% ,针刺后上升为 85.0%。

(3)穴位声发射信号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人率先以弹簧压力计在穴位上施加恒定的压力(500~1000g)激发声信号,以声电换能器在预定的部位接收,发现在该穴所属经脉的循行线上可以记录到相应的声发射信号(低频机械振动波)。近年来有人用4个探头同时记录,对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进行检测,根据上百次观察的结果,本经穴位的声信号出现率均显著高于两侧旁开的对照点,显示了低频声信号循经传播的特点。但由于体内产生低频振动的声源较多,且传导这种信号的基质目前也尚不清楚,故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在体表循行线检测方法的研究中,还有人对皮肤经穴的超微发光进行了研究,测出14条与十四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高发光线,其发光强度与循经感传有一定关系。另有人借助红外成像技术、液晶热像图和辐射场照相术等开展了一些研究,也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经络实质的假说

大量的临床资料观察和实验研究,特别是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证实了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但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种假说。他们都从某一侧面涉及到了经络的实质,但尚需大量的、扎实的实验依据予以验证。

目前对经络实质的看法大体上有以下3种观点:①“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②“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③“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第三平衡系统假说。研究者认为,现代生理学已知的人体平衡机构大约有三:躯体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前二者的反应较快,是以秒计的,后一种反应较慢,是以分计的。按反应速度计,似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系统,它比神经慢、比内分泌快。因此人体有四种平衡系统,其速度与作用是:第一平衡系统骨胳神经,速度100m/s,作用:快速姿式平衡;第二平衡系统植物神经,速度1m/s,作用:内脏活动平衡;第三平衡系统经络,速度0.1m/s,作用:体表内脏间平衡;第四平衡系统内分泌,速度以分计,作用:全体慢平衡。

3.我的观点

在我看来,经络它应该是没有一个具体类似于“通路”的形态结构,要是有的话,早就应该被发现。但是它应该有一些具体的物质基础,现在我们还没有追踪到它,或者说我们还没有清晰地把它们归纳整合到一起。

而古代人更不知道有什么结构形态,而是把它的功能提炼出来,就像我们说中医的五脏六腑,和相对应的西医脏腑是不同的,它是气化的脏腑,是专注于功能的脏腑。

中医关注的不是“经络是什么”,而是经络能干什么、有什么用,我们如何利用它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这就够了。对于老百姓和普通临床医生来说,这就够了,但是对于研究经络的学者来说,穷究其理,苦追其形,是工作,是信念,是让经络更加简单明了,更加实用高效的终极手段。

同道们,我们还需努力,道阻且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的现代研究
经络是怎么来的?世上有种「经络敏感人」
经络核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检测
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南京廖华
什么是针灸疗法?针灸疗法的治疗原理是什么 | 道医网
艾灸 真能给你健康长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