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州过年习俗(禹城篇)

一、春节

农历十二月除夕至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由于节后串亲拜年和娱乐活动,多延续到元宵节。春节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节前即做充分准备,备足食物佳肴和礼品,制做新衣,购置烟花爆竹,还彻底清扫房屋庭院,贴对联挂年画。新丧户当年贴蓝对联。正月初一零时,家家争先祭天地,吃团圆饺子,放鞭炮,先拜祖先、长辈,尔后村民互拜。唯新丧户上午闭门不出。正月初二起按亲疏关系,走亲串友拜年,礼品是象征性的。唯独对舅父、姑母必须礼重而实,且不留“回奉”。正月初四为女婿去岳父家拜年之日,礼品重,但新婚3年不留,还得增添年糕。工商业多至除夕停业,最早正月初六开市。农民时置农闲,恣情娱乐,集资搞文化娱乐活动,常至二月始务农活。

解放后奉祀祖先之举拜年串亲访友仍延续不断。节前的环境卫生大扫除依旧,贴春联年画的内容已不再是避邪祈吉,而是歌颂共产党、社会主义和赞美劳动致富等奋发向上的题材,并增加了敲锣打鼓慰问烈军属,为其送礼品贴春联的新活动。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备置,服装裁制,均较前丰盛。80年代电视普及,除夕之夜全家在电视前看“迎春晚会”甚为普遍。初一拜年仍盛行,亲戚不拜年视为“不走动”,意味亲戚关系停止。特别是亲戚公务人员皆以走访形式进行。机关团体和少数农村有些举行团拜的,但团拜后关系密切的仍不免串户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春节例假3天。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解放前主要为灯节,户户燃灯,竞赛灯型,各寺庙点长明灯,城隍庙还于彩灯上写谜语供观众猜测,农民常将灯散放荒野路旁,官府商店则燃放烟火吸引观众。文娱活动也各以精彩节目竟技斗巧,是一年中最喧闹的节日,故有“闹元宵”之称。至于吃元宵,仅为上层人家,农民一般吃饺子。解放后仍有赛灯活动,但规模较小,并曾中断多年。80年代,县文化馆组织文娱活动于元宵节汇演。还举办灯会,仍不失为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城镇居民食节日元宵较农村普遍。

三、添仓日

农历正月二十五和二月初二两次,农民于日出前在本宅内外以柴草灰作圆,谓“打囤”,外画梯形以示高大。正月二十五圆中撒小麦,谓“打囤底”,予祈麦丰;二月初二撒秋粮,谓“填囤尖”,予祈秋丰。此俗古今皆然。

另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迷信说法,人们多于是日理发。农村家家油炒大豆,谓之“蝎子爪儿”,食后不为蝎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过年走亲戚,礼品收的越来越多,留下吃饭的却少了,是为啥?
为什么现在农村过年走亲戚,有些人放下礼品就走了?是因为忙吗?
“外国年”被叫停,对于农村人来说是好事吗?看看老农怎么说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农村,不可不知的元宵节七大“忌讳”,看完有数了
🏮牛年庆春第二篇🏮, 张灯结彩闹元宵
农村人过年,真的需要走亲戚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