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位画界奇才,150余幅珍贵名画,为你揭开国画中的魅力世界

《从前有幅画》是一本讲国画的书。

它用另类的视角理清了国画的发展脉络,又用戏谑的语言解读了国画的内在秘密。颇有点“意外艺术”的画风。

顾恺之怎么就成“画坛四祖”之首了?

那幅盗版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到底是谁画的?画中虢国夫人又是哪个,她有什么传奇经历?

古人是怎么看待骷髅的?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有什么隐含的寓意?

国画中的留白是谁发明的?如此寡淡无色的山水画到底美在了哪?

……

这本书里用:

10个清奇的角度

20位画界的奇才

150余幅珍贵名画

一一解答了国画中那些蹊跷的奥秘和背后的故事。

堪称让人大开眼界。

01.顾恺之传神

《从前有幅画》是一本讲画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讲画家的书。顾恺之就是这本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亮点。

顾恺之,我们都不陌生,他是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被后世称为是画绝、文绝和痴绝。他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等,早就成为了课本里耳熟能详的作品。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些作品,可以说和现在的工笔画很接近,虽然很少有人能画的如此传神,但临摹到有模有样想必不难。何故他就成了大家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画家之所以称为“家”,不单纯在于画得好不好,也在于对画的钻研和创造。

我们现在来看,顾恺之的画法与画风似乎并不少见,也可以模仿,但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那其实是开天辟地的独创。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从前有幅画》这本书里,有很详细的介绍。我们先来看下同时代的画一般什么样。

与顾恺之同时代的代表画作有这幅东晋的《墓主人生活图》,画作本身人物形象简洁,色彩明快,是当时画作的珍品。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画作的风格颇有点少儿平面画法的味道,像是小孩子拿蜡笔随手涂出来的画,无论是人、马还是植物,展现的都是在二维平面中的状态,丝毫没有透视感和立体感的技巧。

透视和立体感,确实是后来才有的,在那个时代,人们与其说是画他们看到的人和物,不如说画的是他们看到的影像,只是把看到的东西比较直白的呈现在纸面上而已。

但顾恺之不同,就是在这种“儿童画”的时代,他开辟了“工笔画”的画法,用线条来勾勒人物形象,也用线条来制造人物的动态感觉。比如《洛神赋图》中,仙女的衣袂飘飘之感,就是他通过线条创造出来的。

以静写动是顾恺之的独创。也是在顾恺之之后,线条才被活化,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开辟它的新玩法,继而才涌现了铁线描,兰叶描等画技,丰富了国画的形态。

02.绝妙的留白技法

了解一点国画的人都知道,国画是讲究留白的,但是这个留白的境界却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并不是随便留或者想留,就能留出人家的味道。

国画界留白的高手,要数倪瓒,也就是写“天地一蘧庐,生死犹旦暮”的那个元镇。

倪瓒是个很有“洁癖”的人,传言他一生不近女色,不过其实他有个妻子,与妻子相依为命,晚年寄居在妻子的亲戚家中,直至病逝。

他不近女色事虽为假,但有洁癖却可看出一二,只不过这洁癖,也许是精神上的洁癖。

从他的诗中不难看出,他一生寡淡,内心接近空无之境,认为世界不过为客栈,而人生短暂,就连这副躯壳也不归我所有。所以他在四十七岁时就已皈依全真教。

也许正是这样寡淡的性格以及空无的心境,造就了他画面中的意境,使他成为了不可超越的里程碑。“一河两岸三段式”,不见人踪,寡淡无色。浩淼烟波无一波纹,只有一片空白。看上去空无一物,只有茫茫的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但却成就了国画中难以超越的境界。

这是倪瓒人生的写照,心性的写照,那一片空白像是他留给人生的答案。而他的境界以及他的艺术之美,也许只有同频的人才能读懂。

03.国画背后的故事

除了一些技法上,精神上的解读,国画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答案是非常之多,每一幅画背后,都有它值得挖掘和探秘的点。

最近几年,类似于《意外艺术》,《名画大侦探》这样的节目越来越火爆,想必也正是源于这一点。研究古人作画的心理,以及古人画中的奥秘,真的是非常有趣的事。

在《从前有幅画》这本书里,自然也少不了这样有趣的细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两个。

一幅有名的《虢国夫人春游图》现在已经是博物馆展览上的常客了,不仅在于它的技法强大,表现形式很美,其实也在于画中的奥秘。这幅虢国夫人的画像中,一共有9个人物,到底哪一个才是虢国夫人本人呢?结局绝对是最让人意外的那个。

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画,比如李嵩的这一幅《骷髅幻戏图》。这幅图看上去是一本有点惊悚的作品,大骷髅在玩着一个小骷髅,大骷髅的左边是一个母亲在给孩子喂奶,右边则是一个母亲在呼唤和照看向骷髅爬去的小孩。最为惊悚的是,这两个母亲竟然都是笑着的,看不出一丝恐惧。

面对骷髅这么可怕的东西,身为母亲应该是避而不及的,更不会让孩子接近才对,但画中的母亲居然还在微笑,看上去是不是有点惊悚?难道这两对母子也是骷髅?还是骷髅幻化成了人形所以没有被她们认出来?又或者她们根本就不在乎骷髅?

答案其实是第三个,她们根本不在乎。这并不是因为她们不害怕骷髅,而是因为在那个时代,骷髅有其他更深的喻意,而骷髅的喻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幅画的喻意,从而使这样一幅带有矛盾形象和想象与夸张成分的画作,成为了一种传递现实的手段,继而使这幅画作成为了真正的经典。

至于《虢国夫人春游图》以及《骷髅幻戏图》里面的秘密,就待读者自行到书中去发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美术史上的那些扛把子及其代表作(三)
2021吉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古代四大名画
中华十大传世名画:谁能占据榜首之位?
从古画中看到中华文脉的生命力
文献中的风格描述之界定及其特征_陈斌
画是一眼千年的画,笔是望尘莫及的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