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坐无底船过凌云渡时,孙悟空为何急着把唐僧推下河?

《西游记》中取经的师徒四人加上一匹马,都是有所隐喻的,他们组成的取经团队象征着一个整体的人,而唐僧西天取经的经历就是人修行成佛的过程。

比如孙悟空就象征着修行者的心。《西游记》中经常将孙悟空称为“心猿”。教孙悟空本事的须菩提祖师,住在方寸灵台山,斜月三星洞,方寸、灵台都是心的代称,而斜月三星正描绘了一个“心”的字形。可见《西游记》对孙悟空的描写处处紧扣一个“心”字。

佛教和道教都认为人的心神通广大,佛教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凡夫和佛,在心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心悟即是佛,一心迷即是凡夫。所以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角,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但心的弱点是狂放杂乱,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不受约束。可能每个人都有体会,我们每时每刻都有各自散心杂念,一刻没有止息,可能本来在作某一件事,不知不觉就走神了,心就跑远了。因此《西游记》告诫修行者,要将“心猿”带上紧箍,用紧箍咒来控制杂乱的心念,做到一心不乱,才能修得正果,而紧箍咒又被作者称为“定心真言”。

唐僧则象征人的肉身,取经团队中只有他是个凡人。肉身的缺点是软弱,所以要经过八十一难的磨练,才能修得正果。同时肉身受到眼耳鼻舌身意的限制,不能兼听兼明,因此总是冤枉和怀疑孙悟空。

有一句广告词叫:“身未动,心已远”。心可以想去哪就去哪,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是肉体却必须一步一步地走上灵山。

凡夫肉体凡胎,想要解脱,最终必须抛弃肉身,才能超脱尘世,也就是佛教说的“涅槃”或“圆寂”。因此唐僧来到灵山之下,是为山九仞,还差最后一筐土。他必须在凌云渡坐上无底船,脱去肉身,才能上灵山,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走独木桥就不能成佛?孙悟空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真相竟是这样!
如来为何非要收唐僧人事才肯传真经?答案在凌云渡无底船下?
宁可不成佛,八戒也不愿过凌云仙渡,您看接迎佛祖出现后遇何惊奇
成佛的并不是唐僧,真正的唐僧早死在了凌云渡,孙悟空竟是帮凶?
(完结)《西游记》打卡集锦40 | 天津悦读读书会
《西游记》中的百年秘密!(结尾有惊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