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教授:殡葬制度由土葬改火葬,这是把人当垃圾,他为何这么说

墓者,从土,从莫,二者相结合,代表“在黄昏时刻下葬”。对于死亡这件事,中国人特别看重,不仅表现在观念形态上,更表现在实物形态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帝王。自他们登基那天开始,就在关注自己死后的墓地,所谓“上行下效”,老百姓们亦是如此。

其实早在距今约1.7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了“丧葬活动”的意识,他们会在死者的遗骸周围撒上赤铁矿粉,并将他生前使用的一些器具作为他的陪葬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丧葬活动愈发规范,特别是进入封建社会后,人们对丧葬活动有了严格的规定,而古人最讲究“入土为安”,故而土葬成为最主要的传统丧葬习俗,这种习惯延续至今。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不断上涨,土地资源变得愈发宝贵,墓地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于是乎火葬渐渐成为主流。时至今日,除了一些农村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推行火葬制度,江西省甚至提出,到2020年底之前,全市火化率达到100%。火葬已经成为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有话要说。

吴飞教授认为:现在中国的殡葬改革是把人的尸体当成垃圾在处理。我们不应该抛弃土葬。那么他为何会这样说呢?

首先,他认为,丧礼乃培养爱敬之情安立世道人心,如果传统丧礼彻底消失了,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受到巨大冲击。《礼记》上书,在家庭有冠、婚、丧、祭四种礼,其中丧礼和祭礼是最重要的。它表达了生人对故去之人的敬意,也正是因为这种敬意,才培养了中国人的真诚情感。

其次,推行火葬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节省土地的目的,因为大部分人在亲人被火葬后,还是会把他的骨灰盒放进棺材里,然后立起坟头。而且中国几千年来,都是采用土葬,难道我们看到处处是坟了吗?

吴飞教授还举了许多例子,比如上世纪90年代,我国某地强推火葬,老一辈根本不能接受,甚至在推行火葬之前,就选择自我了结,这样就能土葬。这样的事情,无论对谁来说,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的火葬制度,根本就不尊重死者,根本没有怀着爱敬之情,一心想着如何快点将过世之人处理掉。以前这些地方还叫“殡仪馆”,现在也只能叫“火葬场”了,故去之人的尸骸,于他们而言和“人体垃圾”有何区别?所以在吴飞教授的眼中,火葬场无异于大型垃圾场,让人难以接受。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孟子》《礼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教授:提议恢复土葬,现在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处理
殡葬制度由土葬改为火葬,北大教授:把人当垃圾,为何这么说?
北大教授:没了传统丧礼,如今的殡葬制度是把过世的人当垃圾处理
北大教授吴飞:应当恢复土葬,火葬就像把人当垃圾一样焚烧处理
北大教授吴飞:丧葬礼仪土葬改火葬,这就是把人当垃圾来焚烧处理
火葬模式正在推行之际,北大吴飞教授却提议恢复土葬,你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