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奖作者樊利杰 :不能让评委轻易看出你作品中的“世俗气”!(附创作经验)

樊利杰 1975年3月出生于河南郑州,现居武汉。湖北省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11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书协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作品获第六、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第三届获奖提名,第六届湖北书法黄鹤奖一等奖,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等,荣获“兰亭七子”“湖北省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书法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入展第九、十、十二届国展,以及青年展、小品展、楹联展、册页展、草书展、行书展、扇面展、新人展等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30余次。获2021年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中国文联2020携手铸梦扶持项目。发表文章约60万字。


高清书作选刊




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其一
152cm×46cm


于右任《故山别母图》
175cm×45cm


欧阳中石《白衣天使颂》
194cm×46cm

顾况《山中赠客》 
170cm×45cm


 

陈陶《送谢山人归江夏》
177cm×46cm



自作诗与友人游蠡湖
110cm×34cm

作品集评

樊利杰书法从明清行草取法,尤在董其昌书法上下足了功夫。在学习古人时,也时刻保留着自我。樊利杰认为,学习古人不是为了成为古人,而是要用古人的技法,对于艺术精神的把控能力,转化为表达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他学的不光是技法,还是一种能力,包括对古人、对书法、对万事万物的理解。
——《湖北日报》
 
是书法家,也是媒体人;关注生活艰难的草根艺术者,也与金字塔顶端的书坛大家对话。今年45岁的樊利杰身上有很多亮眼的矛盾,却从不与其梦想冲突。
——《楚天都市报》
 
樊利杰作为当代中青年书家代表,其书法远追魏碑墓志,深尊晋唐帖学,尤得董其昌“秀逸、古淡、率性、圆熟”之风貌,干净爽利中充满空灵圆润,娴静散淡中不失逸致中实。其书法难得于清新脱俗,总有恰到好处的净,妙到分毫的境。
——毛国典(中国书协副主席)
 
在当今不时有奇形怪状身影出现的书坛,樊利杰堪称一支清流。“倾城之爱”将是他艺术生涯的一块里程碑,也会成为2020书法史册受到关注的一个事件。它是艺术的,又是社会的。它会引发众人关于爱的思考,并给一些人带来艺术上的启示。
——王幅明(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
 
利杰君将自己的艺术与爱,献给一座城市,别有一番情调。艺术当随时代,这展览便是鲜活的实践。利杰君是位有成就的青年书法家。他以写董其昌见著,其实路子却甚宽博,既入碑版,又研习河南王铎、福建黄道周、参之唐宋诸家,上溯二王,于二王一源下较大功夫,在善悟中有自己理解,后来驻足于董玄宰。董书秀逸恬静,平淡古远,分布雅致,疏朗匀称,而且讲究用墨,浓淡枯湿,甚得其妙。实际上董其昌就是二王正脉。利杰君钟情王董,大受裨益,先后写出许多的骄人成果。利杰的书法,秉承文人书风,温润典雅,清爽秀劲,萧散精致,疏阔朗韵。用笔中锋为宗,干净利落。结字平和俊秀,屈张适宜。布局飘逸高迈,古淡自然。所以作品透出行云流水般气息,显得神完气足,耐读耐品。书艺达如是境界,可见一位艺术家的身心投入与不懈追求的价值取向。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足见利杰君是个有定力的人。这种定力,无疑来自一颗执着的爱心。这样的爱心,又契合了这次展览的主题。
——葛昌永(湖北省书协副主席)

        扫码进入小程序下单楹联展必备书画用品

 
樊利杰君,以“倾城之爱”为主题,作此书法展,其爱祖国,爱武汉,感恩疫情中之仁善,固不可或疑。而藉此展,倾心倾诚,欲表现其新婚之和美,儿女之亲爱,则真挚而急切,尤可感焉。读那钜制絮絮,或细笔叨叨,无不仿佛其情。自利杰来《书法报》,近二十年。我知他真爱书法,编事极忙,从未间断临池。迄今成绩,有目共睹,所谓天道酬勤么。作为书人,将中怀情爱,小展于书法,讬诸笔墨,而意在书外,不俗。
——陈新亚(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

樊利杰的作品,无论大字小字,整体上貌似写得比较平整、稳妥,没有大的起伏开合,也没有那些刻意制造的强烈的矛盾对比。但是经过仔细欣赏品读之后你会发现,他书法作品的那些细微的变化都是在一种看似若不经意的轻拂徐振的自由挥洒中悄无声息地完成的。那种用笔上的精致细腻,结体上的欹侧变化,行气上的或断或连,墨色上的润中带燥,章法上的舒适轻松,都无一不体现出他驾驭笔墨的娴熟技巧。在樊利杰的创作中,笔尖与纸的时断时连、时疾时缓、时开时合,特别像打太极的感觉,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刚柔相济。外在的那些“花架子”式的东西在他的笔下都摒弃得一干二净,他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那种“内力”,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轻松和快意。因此,他的书法作品能够在各大展览上不断显山露水过关斩将就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傅德锋(著名评论家)
 
近年来,老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之后,他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考进南艺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学院系统化的学习给他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他开始在“接近古人”的同时寻找自己的定位与坐标,并将二王的行草书展大书写,在保持“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格调的同时,从董其昌书法中得到新的启发,写出了一番新的境界和高度。观其近作,依然蕴藉,依然洒脱,却又多了几分松活自在,以及“历览前贤”之后所沉淀的一种深度与厚度。
——彭双龙(广东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创作经验谈

·国展创作,需要对之前学习状态有个总结,对当代展览特点进行梳理,既尊重传统,又不忘时代,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投了作品,也投了份梦想,不做最好打算,但从此有了期盼。

·现在的国展,是专项的比拼,如你写行书,是和写行书的人在比拼。这要的是某一领域达到的高度,而不是广度。奥运会上有铁人三项,游泳、自行车、长跑。但运动员把这三项目单个去参加比赛,哪个也得不到冠军。书法中没有“铁人三项”大赛。五体兼擅的人,单个书体付出的精力和感情必然没有专项学习的人多。拿自己的其中之一与别人的全部去比赛,结果可想而知。

   樊利杰第六届兰亭奖获奖作品

·古代留名书史的人物,都是不世出的书法天才,但仔细研究发现,没有一位五体兼擅。米芾的天份,只是把行书写好,草书和楷书则差强人意,赵孟頫能写五体,但真正名留青史的也只是楷书和行书。书法最终看的是艺术的高度。我们不需要成为全才。

·每件作品如果反复书写百遍,虽然看上去毛病少了,但是它最打动人的地方,也一定被消解掉了。

·平常创作,可以拿笔就写,国展作品,则需要提前规划和设计。也就是说,国展创作既要有理性思考,又要有感性发挥。否则诱惑太多了,让你的思想复杂,让笔端有包袱。

·书法形式,如同女人画妆,太艳则俗,太淡则寡。淡而不寡为最佳(也最难)。

·当学习遇到瓶颈时,往往习惯性地换其他范本,如感觉笔画力量不够,就放下所学去练篆书,我觉得,这是逃避。原帖的技法是丰富的,我们没学到是因为深入不够,这需要咬紧牙关集中力量去解决,而不是一看到困难掉头就跑。否则,学任何书体都会遇到困难,都会再次当逃兵。

·书法不是静止的,是运动着的,书写与世间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书法的笔法也符合这样的规律。

·笔顺,使笔画之间的通行变得有规则。笔画之间的流动、字与字之间的流动,产生了通篇的势。笔顺正确,书写自然无碍,气韵由此而生。

·牵线的处理原则:宁断勿连,宁意连勿实连。大字多牵引少游丝。

·读帖,临帖,创作,是学习书法的正路,其实是知识,习惯,本能的对照训练。知识易获得,好的习惯难养成。

·起笔、转折、收笔处,都是调锋的位置,高手作书对笔锋随写随调。调锋无处不在。

·小字重两端,大字还要重视笔画的中段;字形变大,点画自然拉长,单位运行时间也要相应增加,这样才能保障笔画质量。

樊利杰新加坡展 作品

·小字重提按,大字重使转,巨幅字则正侧互用,随圆就方,不拘一格。

·提,是按中提,按,是提中按。书写要时刻保持提的状态,并在此关系下根据需要和程度往下按。

·初学的时候,出于求知欲,出于好奇,往往把那些看不懂或者听不太懂的东西当成知识,去极力汲取。但有些东西,往往是惑人心神的,让简单变得复杂,轻易走进别人编织的圈子里,束缚了自己的眼睛和心灵。

·经典碑帖的起笔,若从侧锋入笔,往往行至中途就已变成中锋,笔画丰富有味。侧锋起笔几乎都有向中锋转换的趋向,切不可一侧到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一|没有展览的时候,书法家樊利杰讲了这些……
河南籍书法家樊利杰——第七届兰亭铜奖获得者,
“倾城之爱”樊利杰书法展开幕,文末送作品集台历!
史上最难兰亭奖,他以董其昌书风斩获铜奖!樊利杰的经历,也许你也受用!
味古·兰亭——樊利杰书法新加坡展
他力捧兰亭大奖,却“单身”一人,守护着那一方书法净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