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评】起笔的角度你注意了吗?

书法,是有时间性的,

写一个字,

从时间上,有了先后顺序,

一条线,

也就出现了开始和结束。


小时候,学数学,

说,线条就是由连续的点构成的。

是连续的,

不是离散的。

连续意味着互相之间存在着关联。


那可不可以这这样说,

起笔影响着行笔,进而影响收笔?

再夸张点说,

起笔悄悄地影响了整篇?


(上面不是诗,下面说正事)


说到起笔,之前有指出很多人找不到笔锋,用笔粗率。

学习书法为什么先要从帖入手,就是因为帖学体系里面的笔法技巧丰富,通过原大和稍大的临摹,来提升手上敏感而丰富的表现能力。

从初学开始,先学最基本最普遍性的笔法技巧,不断做加法,技法过关了,然后找某一家喜欢的深入取法,再去考虑风格的问题。


那么从一开始,我们就得“察之尚精”,才能有“拟之贵似”的可能。其实我们教学的导向不是让大家成为“复印机”,而是把该有的技术学到,能去运用(掌握能力比机械复制高明很多哦!)。


那么就起笔来讲,我们要找到笔锋,还要找到笔锋在哪里入纸的。

先看一位同学的作业


这位同学在进入基础班的学习之前,起笔多类似于“其”字竖画的写法,含糊软弱,在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起笔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而且也能逐渐的将起笔的变化有了笔下的表现,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作为学习,还需要明确不足,改正调整,才能进步,从起笔上,这位同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图所示:


起笔的角度,要认识清楚,不同角度入纸,所表现的形态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帖学笔法多露锋起笔,这位同学的露锋做的不是很好,起笔处多含糊(贤)或者顿成一团(罕),如此在用笔上与临摹原帖就没有了关系。


我们的课程,详细的论述过“八面出锋”的可能性。

一条线的起笔,如果非要说有多少可能,你可以精细到360个起笔角度:


我们不去抠360种起笔方法,我们以横划为例,找出有代表性的起笔角度作为分析。



180°露锋直入


135°露锋入笔,逐渐转笔或切入。


90°露锋顺势进入


45°露锋顺势而入


0°(或360°)逆入



—45°顺势又下而上进入


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和起笔有关系,就是笔势,上一笔收笔的方式会影响到下一笔的起笔,很典型的例如—45°多是因为上一笔的收笔位置在整个字或点画的下面,由下而上。0°、45°和90°也类似。


你不用质疑,是不是只有书谱才会有这样的入笔角度,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是和毛笔的书写相关的都涉及到这些问题,只不过作为二王一路楷行草的用笔尤其讲究这些丰富的变化。


比如下面的作品,分别有楷行草,大家可以分析分析每个字的起笔特点: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大师们的书法,在每一个点画的起笔上都很清楚且丰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先分析到位,再去临摹,然后调整。从无到有,从有到精。


下面给大家一副作品,用来练手,找出里面存在的起笔问题:



另附“贤”、“哲”、“罕”关键笔法点:



(书法指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用笔——笔法
谷鸣:晋唐笔法约束中,捺笔的原理及写法。
入选兰亭奖后,他总结了16条
书法高手,都找到了笔锋!
究竟什么才叫书法!
龟(2159)2020.07.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