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百大考古发现:消失的古滇国,神秘的石寨山古墓群
userphoto

2023.11.17 云南

关注

消失的古滇国

神秘的石寨山古墓群

陈韫如

今年10月,“全国百名百大考古发现”结果揭晓,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作为云南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选入其中。今年热播网剧《云南虫谷》,紧张刺激的古墓冒险扣人心弦,西南边陲的民族文化引人入胜。历史上的古滇国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古墓里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绝世珍宝? 

 文献中的古滇国

《史记·西南夷列传》是最早记录“滇国”的历史文献,后世史书大多以此为本转录。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知道古滇国的大致方位以及与汉王朝的关系。而《史记》对于古滇国的记载,主要集中在《西南夷列传》,此外零散见于《大宛列传》、《平准书》等篇。《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魑结,耕田,有邑聚。”可知,古滇国的位置大致在夜郎以西,邛都以南。而“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则描述了古滇国与汉王朝之间的从属关系。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益州郡(颜师古注:“故滇王国也”),武帝元封二年开……县二十四(滇池、双柏、同劳等)”其辖区东到曲靖,西达保山,几乎横跨了整个云南。但是《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益州郡地域和古滇国疆域并不完全一致,甚至远超过古滇国所在疆域。同时按《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最大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记载中的 “楪榆”“巂”等今滇西地区本为昆明等滇西民族的地域,也不属于古滇国范围。古滇国究竟在哪里?历史文献记载扑朔迷离,古滇国许多问题都无法直接回答。而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遥远的古滇国在一点一点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晋宁石寨山墓地的发现

古滇国是否真实存在,一直众说纷纭,仅仅依靠历史文献记载似乎无法断定云南地区曾经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古国。直到上世纪50年代晋宁石寨山墓的发现,滇国之谜才逐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奇特的青铜器

1947年一个名叫菲舍尔的德国人在昆明街头购得一批据说来自晋宁小梁王山的青铜器。1953年,一位汪姓古董商拿着几件青铜器找云南省博物馆专业人员鉴定。云南省博物馆的孙太初先生一眼就看出它不是中原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可能是云南本地出土的东西,但不知这些东西的出处。不久,孙太初先生碰见了晋宁籍的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方树梅老先生。方先生说,抗战时期,在他的家乡晋宁县小梁王山一带发现过一些青铜器,这些东西被当地农民当作废铜卖掉了。同时1952年至1953年间,云南省博物馆也在昆明市面上先后购得一些制作精良的青铜器物。这些不同于中原地区,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的青铜器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于是,1954 年秋,学者李家瑞和蔡佑芬即刻前往晋宁展开调查,发现了石寨山古遗址和古墓地,由此开启了石寨山墓地的保护发掘工作。

石寨山墓地的位置,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二)重见天日的古滇国

1955年3月,云南省博物馆派人前往石寨山试掘,从而确认此山为青铜器时代的古墓群。出土文物中有两件铸有纺织场面和杀人祭祀场面的铜鼓型贮贝器,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

对石寨山古墓群的第一次考古发掘就出土了100余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这引起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若沫与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的注意,二位先生在查看了石寨山墓地的出土文物后惊叹不已,并称之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重点发现”。

石寨山地形及历次发掘示意图,图片来源:《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第29页,文物出版社出版,1959年

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云南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对石寨山古墓群开展了第二次发掘。这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考古发掘,“滇王之印”就是这次发掘中发现的。

第二次发掘清理土坑墓20座。其中M6、M7、M10、M12等墓葬,规模大、出土文物丰富、随葬品种类繁多。最让考古人员惊叹的是发现于M6墓葬漆棺底部一枚通体完好,蟠蛇钮黄金质地的“滇王之印”。

滇王金印

图片来源:http://www.kaogu.cn/html/cn/kaoguyuandi/kaogubaike/2014/0723/46930.html

滇王之印以及青铜器的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史记·西南夷列传》关于滇国的记载,还证明了石寨山是“滇王及其亲族的墓地”。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分布示意图,图片来源:《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第32页,文物出版社出版,1959年

此后考古工作者又在1958年和1960年对石寨山墓地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发掘。前后共四次的发掘共清理墓葬50座,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

独特的石寨山文化

滇国的文化特征几乎全是以墓葬的形式表现出来。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造型独特,动物造型居多,尤其是牛。由出土文物可知,滇人对牛极为崇拜,不仅祭祀用牛,而且表现日常活动也常与斗牛、缚牛相结合。云南青铜器上的牛,从春秋时期出现,战国至西汉时期达到高峰,是云南青铜艺术的重要题材之一。

西汉石寨山牛头铜饰物,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451829573_100095337

西汉石寨山铜立牛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451829573_100095337

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动物装饰有着较高的写实性。在滇文化青铜器上装饰的动物,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家养动物,无论是范铸还是蚀蜡,无论是线刻还是镂空,各种动物造型装饰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些动物的本来面貌。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
图源:韫如摄于云南省博物馆

在各类贮贝器的器盖上,则装饰着许多表现人物活动的群雕,如战争、祭祀、 纳贡等。这些群雕以阔大壮观的场面,展示了众多人物的系列活动具有很强的情节性,富于绘画意味,可以称之为“情节雕塑”。

西汉石寨山铜房子模型
图源:陈韫如摄于云南省博物馆

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展示了古滇国的社会历史的面貌。从石寨山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属于石寨山文化特色的力量、动感、野性和奔放的美感。它们藏其体内的基因反映了古滇国人民最真实的信仰和神秘的精神世界。

结语

石寨山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蕴含着浓厚的西南少数民族特点,这对我们认识古滇国社会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消失的古滇国随着田野考古的发掘重见天日,石寨山古墓群的秘密也在发掘研究中逐步被解开。

(向上滑动查看)

参考文献:

[1]司马迁. 史记西南夷列传[M]. 岳麓书社, 1988.

[2]蒋志龙. 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M]. 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2.

[3]张增祺. 滇国与滇文化[M]. 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7.

[4]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M]. 文物出版社, 1959.

[5]吴敬. 滇文化青铜器动物装饰的造型特征与艺术表现[J]. 民族艺术研究, 2011-08-28, 24(4):103.

[6]伍先华. 云南晋宁石寨山滇人青铜艺术论略[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04-30(2):44.

编辑:曾宝栋、陈晓红

审核:张良仁

排版:彭竹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秘古滇国,留下了多少秘密?
云南省博物馆藏古滇国历史文物之一
蒋志龙:探秘古滇国
中国古代未解之谜
云南博物馆 古滇文明
云南深山挖出“存钱罐”,考古队大喜找到国宝,看清后却毛骨悚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