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考重“辅优”,高考重“补偏”,给2022届考生首考的几点建议

中秋来临,国庆就在眼前。一个个节日的过去的同时,高三考生的首考越来越近了。科学规划好首考,认真准备好首考,对考生意义重大。

一、首考时间:

2022年1月的考试时间,考试院还未公布。根据过去两年的规律,首考的时间在1月6、7、8日的可能性极高。具体时间以考试院公布为准。

2021届的首考时间安排如下:

二、首考科目: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

首考的考试科目是四门:外语和三门选考科目。外语成绩采用原始分,满分150分,选考科目采用赋分,这一届开始开始采用1分一赋制。

2次考试机会,成绩当年有效。参加2022年高考的所有考生(含应届生和往届生),外语和选考科目都要重新考试,前一年考出的成绩全部无效。

选考的赋分规则改为1分一赋。

成绩呈现: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0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1分。考生自主确定所选科目有效期内的一次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

赋分规则:根据学生的原始成绩和每一个分数的学生人数,按照下表所示比例,划分为20个赋分区间,第1区间赋分100-97分,第2区间赋分96-94分,第3区间赋分93-91分,以此类推,第20区间为赋分42-40分。然后根据在区间内的具体分数,确定考生的具体赋分。

新规则下,考生赋分会有哪些变化?
大多数考生的赋分平均值会提升1分以上。
赋分100分的考生一般会减少,赋分97分以上的人数相对恒定。

这样的赋分,可以让高分考生拉开差距,成绩优秀的学生,卷面分要分分必争,才能得到更高的赋分。

保障机制:2021年2月明确所有选考科目保障基数为6.5万人
当某一选考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6.5万时,以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今年考生人数接近保障机制的学科,可能性最大的是物理和化学。在2021年11月选课报名结束前,没有人可以知道2022年某一学科的选考人数。建议物理和化学选考的考生一定要尽量参加第二次选考,如果考生人数接近保障人数,第二次考试的考生人数就可能少于保障人数,那么大多数参加二考的考生,其赋分都有可能提升。

三、首考策略:

1、全力以赴考好首考
新高考给了我们很多选择的机会,不同的选择,可以让你走不同的道路。选择很重要,提早获取选择的前置条件更重要。你所拥有的条件越好,你能够选择的道路也就越多,也越好。而选择的条件,就是你的成绩:学考成绩、选考成绩高考成绩
高三第一学期,所有考生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力以赴的学习,考好外语和选考科目的首考。扎扎实实的打好所有学科的基础,不断提升自己。考好首考,对学生来说价值巨大,主要体现在“时间、机会、信心”三个方面。

◆时间:做好时间规划,高考提升空间会更大

高三首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努力突破2—3门学科:首考英语如果分数达到120--130左右,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可以放下;选考科目如果首考达到97--100分,第二学期也基本上可以考虑放下。选考首考成绩满分的学生,第二次考试一般不会再花时间复习重考了的。如果高三第二学期可以放下2--3门,多出来的时间,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剩余的几门,也可以腾出时间用来参加三位一体等考试的准备。
高三第二学期学习2-3门的同学跟学习6门的同学竞争,复习时间翻倍,其竞争优势肯定非常明显;对于一些数学偏差的同学,尤其有价值。有不少偏文的同学,英语有优势而数学偏差,上述策略尤其重要。高三做好时间规划,高考总分提升的空间会更大。这是很多高考成功同学的经验。


◆机会:争取名校三位一体的机会
 首考成绩(外语 选考科目)是这几年高水平三位一体(复旦大学205人、上海交大295人、浙江大学980人、中国科学院大学39人)初审入围的主要依据,2022年5月报名时四门总分高于400分,就可能有机会初审入围。
成绩优秀的学生,首考绝不能暂时放弃某一门!!我们就看到过总分很有优秀的考生,首考因暂时放弃一门,那一门严重拖了后腿,考生错失了参与名校三位一体的机会。
◆信心:信心有时候比黄金重要,马太效应
首考能够获得满意的分数,可以极大增强考生面对高考的信心,信心有时候比黄金重要,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每年都有一批这样的学生:高三首考后,成绩优秀的学生,信心会越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复习会更加努力,最后考出非常优异的高考成绩。


2、多方协同应对首考:

(1)考生:首考重视“辅优”,高考重视“补偏”
高三第一学期考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科正常学习;集中力量应对自己的优势学科,把更多的课余学习时间用于优势学科。
考前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最要紧。
◆优秀孩子:把更多的课余学习时间用于自己的优势学科。辅优的主要方式是自我整理,不要过分迷恋补课的效果。
◆一般孩子:这段时间要补英语和七选三中的优势学科,差一点的学科,用好课堂学习时间。
目标:确定匹配自己的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
自信:自信很重要,自信需要成功来支撑;
坚持:充分利用各种监督力量,同学、家长、老师等;
策略:惜时、基础、均衡、落实。

(2)家长:管理好 “休息、营养、情绪”三件大事
◆休息——睡眠是否充足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不要把睡眠的时间挪作他用,平时作息规律,周末补充睡眠。每周确保有一定的时间给孩子自由自配。
◆营养——保证学习的能量供应。每位学生每天都要保证营养供给,高三女生不减肥。
◆情绪——保证学习的动力源泉。交流和适当的宣泄,是稳定情绪的最好方法。 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压抑在心里。
◆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的焦虑影响孩子的努力。   

(3)老师和家长:陪伴学习,提升效率。
◆在学校里,老师陪伴和监督是提升效率的最佳方法
◆在家时间,家长陪伴是提升效率的最佳方法。陪伴是共甘共苦,一起奋斗,陪伴就是最好的激励。
◆相信每一位同学们都有的上进心和进取心;
◆不要过分相信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每一位同学都想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但有时候拿起手机,时间就悄悄的溜走了!

3、成功高考,需要你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每年的高三,9月份每位同学都非常认真,到11月份,一部分同学开始松懈。首次选考后成绩进步的,接下来会更加努力;首次选考后成绩不是特别理想,部分同学信心会减弱,在接下来的复习中会放任自己,失去追赶的机会;最后填报志愿的时候,发现就差几分而无法进入自己满意的学校,那个时候非常后悔但晚了。
高三学生奋斗过程中不管面临怎样的挫折,坚持到底非常重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努力了,相对周围的同学不一定就会进步,因为其他同学也在努力;但是,如果你不努力,你的成绩你的能力一定会退步。有时候你努力拼搏,感觉没有进步,也可能是你跟你周围的所有同学都在进步,只是没有放在全省比较,你暂时没法觉察。
努力拼搏,总会有收获的;只要基础扎实,考试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奇迹。

4、家长要提早规划要不要走三位一体升学之路
截至2021年6月份,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了除英语之外的学业水平考试,也拿到了学考成绩。学考成绩,是普通类三位一体报考的重要依据,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考成绩,对照2021届的三位一体报考条件,结合自身的平时成绩,大致确定自己有没有必要走三位一体的道路,报考那些学校比较合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高考选科怎么选?A率不够要不要二刷?你来问我来答,安利你吃下这颗定心丸!
2016浙江新高考改革政策分析
什么条件才可以报考浙江“三位一体招生“?54所招生院校招生条件汇总!
二段线上均有机会!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政策解读
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机会:新高考高中学生面临的选择和应对策略
独家丨浙江省高考、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政策解读,2018独家内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