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级镇历史

                                      山东省聊城市七级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东北26公里,处于山东省聊城市的阳谷、东阿、东昌府三县(区)交界处,古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山东聊城七级镇历史悠久。《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七级镇,在山东聊城市阳谷县东北运河之东,路出聊城市,有古渡。相传唐田真兄弟哭活紫荆于此。”唐时此地称毛镇。山东境内运河开通,穿镇境而过,是运河渡口码头,因修有石阶七级改为今名。元初在此建闸,设官管理,并有兵营驻守,明清相沿。时阳谷、东阿、莘县均于此设官仓转漕,货运繁忙,往来舟船颇多。南方士子进京赶考、官吏进京述职,此为必经之地。文人名士常在此逗留并吟咏诗词佳作。康熙、乾隆皇帝南巡也曾经此。镇城有6门4关和6纵8横14条街巷,势如棋盘,铺面相连,生意颇盛。 

聊城七级古渡在明代即被列为“聊城阳谷八景”之一。七级镇、和阿城、张秋并称为聊城阳谷运河三镇。清代著名学者、大书法家包世臣曾在《聊城闸河日记》中记述自己在道光九年(1829年)六月六日由河北馆陶登舟南下,途经聊城阳谷运河三镇的所见所闻。他写道:初十日由东昌出发,经利和务(即李海务)闸、周家店闸,又“十二里抵七级闸。闸入阳谷境,夹岸俱有市,阳谷、莘、东阿等聊城三县兑漕之水次也。十一日癸酉风略定,连日皆逆风溯流,昨日尤旺,纤挽之劳,几如上峡。十八里铺至阿城下闸。”描述了当时七级古渡的景况。因七级是粮码头,阿城是盐码头,故当时民间俗语又有“金七级,银阿城,铁打的周店”之说。山东省聊城市七级镇地处山东聊城黄河泛滥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小运河(旧时为平杭大运河河道)穿境而过,沿岸地势较高,西部地势低洼,东北部郝林大洼为山东聊城全市最低点,海拔34.5米。山东聊城市属大杨引黄灌区,境内沟渠纵横,引黄灌溉条件较好。土壤类型以潮土、褐土化潮土为主,土壤质地绝大多数为轻壤和中壤土,耕性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产品为小麦、玉米、蔬菜等。近年来,林果业、畜牧养殖业发展很快,逐步形成规模。镇东部为“山东省引黄入卫”工程沉沙池地带,占用耕地10480亩,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生产条件较差,山东省正在进一步改造和开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城运河三镇——七级、阿城、张秋
山东聊城1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导游词范文3篇
阳谷运河三镇
每日人文地图丨山东省聊城市
山东省聊城市聊城植物园荷花竞相盛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